今日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4月份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是出口帶動的工業生產擴張。同時,出口增長以及設備的更新和技術改造升級也促進了制造業投資的快速增長,這兩者共同緩解了消費疲軟和房地產市場調整帶來的不利影響。

在各個主要經濟分項中,只有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單月同比增速超過了前期數值,4月份的增長率爲6.7%,而前期爲4.5%。相比之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單月同比增速爲2.3%,低於前期的3.1%。此外,固定資產投資的累計同比增速爲4.2%,也低於前期的4.5%。

2024年以來,出口的增長趨勢相較於去年有所回升,成爲今年經濟增長的一個關鍵動力。去年全年出口金額同比下滑4.7%,而今年前4個月同比增長了1.5%。

預計出口也將成爲下半年宏觀經濟環境中的一個重要因素。WTO預測2024年全球貨物貿易將增長2.6%,這一預測值明顯高於2023年的-1.2%[1]。

4月份,出口對工業生產的推動作用尤爲顯著。季調後工業增加值環比增速爲0.97%,是近10年以來的次高點(2020年同期是最高點)。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7.3%,比上月提高了5.9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指出,有出口的39個大類行業中,31個行業出口增長,增長面接近八成。

從行業分布來看,工業生產增速提高相對較快的是裝備制造業,4月增速是9.9%,比上月加快3.9個百分點。其中,汽車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金屬制品業的同比增速分別較上月提高6.9、5、4.6、4.4個百分點。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月同比增長2.3%,前值3.1%;環比增長0.03%,環比增速處在處於近十年歷史區間的較低水平(近十年的環比增速波動在-0.02%到1.06%之間)。

國家統計局指出,假日錯月帶來的高基數因素,影響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回落超過1個百分點。不過,即便剔除基數影響,社零增速也略低於市場預期(萬得一致預期是4.6%)。

同比增速偏高的主要是食飲、體育娛樂用品、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中西藥品、通訊器材;偏低的是汽車、建築及裝潢材料、家具、文化辦公用品。另外,1-4月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8.4%,前值10%。

需要特別指出兩個點:一是餐飲類、娛樂類、服務類消費仍明顯好於商品消費,但同比增速均有回落趨勢,同時,化妝品和服裝鞋帽的消費增速也出現明顯下滑;二是大部分耐用品的消費增速保持在較低水平,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的同比增速也有明顯回落(4月4.5%,前值5.8%)。

即便商品價格有所下調,但商品消費市場的復蘇仍需依賴於“以舊換新”等政策的進一步推動。

1-4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4.2%,前值4.5%;季調後的環比增速是-0.03%,近十年的增速波動區間在-1.37%到3.36%之間。其中制造業的表現繼續優於基建,而房地產投資繼續成爲拖累。

基建投資增速(狹義口徑)呈現回落,同比增長6%,前值6.5%,這主要是由於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發行速度較慢、南方部分地區遭受雨澇災害等因素的影響。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1-4月,扣除房地產开發投資後的民間投資增長7.2%,而一季度的增速爲7.7%,表明4月份出現明顯回落。當前工業產能利用率較低,同時物價水平處於低位,盈利空間受限,進而影響了企業的投資擴產意愿。

在此背景下,制造業投資繼續高增長。累計增速是9.7%,單月增速是9.3%。

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兩個方面的支持:首先,技術改造的推動,制造業技術改造投資累計增長了8.5%,高技術產業投資累計增長了11.1%;其次,設備更新的需要,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累計同比增長17.2%,增速快於全部投資13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爲2.2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金屬制品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紡織業的增速保持在較高水平,並且較上個月有所加快。大部分裝備制造業,如通用設備、專用設備、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的增速也維持在較高水平,但相較於上個月有所下降。

房地產繼續處於調整階段。房地產开發投資完成額同比下滑9.8%,降幅較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其中,施工、竣工、新开工面積增速的降幅均有小幅收窄。

但是,銷售端的困境更加突出。

商品房銷售面積的累計同比降幅達到了20.2%,比上月擴大了0.8個百分點。

4月份,70大中城市中,各能級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的價格指數均出現明顯下跌。

盡管政策頻繁出台,但其對銷售的提振作用有限,這主要是因爲市場供求關系出現了顯著變化。新房和二手房的庫存壓力較大(當前新房的去化周期近26個月),同時,居民在需求端的預期也相對疲軟。

這正是近期政策層面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並特別關注“去庫存”的關鍵原因。

總的來看,4月份國內經濟呈現穩步復蘇的態勢。然而,由於社會預期整體偏弱,導致居民消費持續低迷,房地產市場表現不佳,企業經營面臨較大壓力。面對國內大循環的不暢,經濟基本面的支撐主要來自於出口驅動的生產活動以及政策引導下的制造業投資。

考慮到目前產能利用率和產銷率相對較低,同時M1和M2余額的增速差異較大,這一經濟運行的邏輯可能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繼續存在。

不過,也存在一些積極的信號首先,超長期國債等廣義財政政策的加速落地將爲基建等領域提供支持。其次,近期關於首付和貸款利率等需求端政策的出台,以及未來供給端收儲政策的預期加快實施,都預示着房地產市場政策的創新和調整空間正在擴大。


注:本文來自紅塔證券於2024年5月17日發布的《如何理解4月經濟數據》,分析師:楊欣



標題:如何理解4月經濟數據?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0835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