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勾兌,喜愛白酒的朋友應該多少了解一些,之所以大家害怕或是避諱,不僅有歷史原因,還有人們對白酒的高期許有關。

影響一瓶酒質量好壞的因素很多,糧食等原料的優劣、水源及微生物氣候的好壞、酒曲質量的高低、釀酒師傅對整個流程掌控的適宜與否,這些都可能造就或者毀掉一瓶酒,說的更誇張一些,哪怕是同一個地區同一個酒廠,不同季節、不同窖池、不同批次釀造出來的酒都有可能不同。

白酒和和葡萄酒的釀造十分類似,某種程度上講,一瓶好酒是可遇不可求的,但作爲一種商品,不能寄希望於偶然、運氣,因此需要從工藝流程上加以升級和改進來保證產品質量的統一。

所謂勾兌,至少涵蓋了兩種工藝的白酒:

一種是“酒精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精一水”的液態法白酒;

一種是“糧食酒”,也就是“酒勾酒”的固態法白酒。我們要討論是後者。

首先我們先看一個問題:什么樣的酒才算是好酒?

展开全文

一般認爲,好酒首先應該是安全的,其次應該是相對標准的,再次則應該是口感變化多樣的,香氣層次豐富的,下咽醇厚柔順的,飲後能夠帶來舒適體驗的,這樣的酒才算是好酒,至少是大多數人能接受的好酒。

那么,酒勾酒有沒有必要?在這個問題上,也有兩個不同的聲音:

一些人認爲,白酒原漿才是中國酒的本色,也更爲傳統;

另一觀點是,白酒定型需要勾兌來實現(這裏說的定型是指風味風格)。

接下來們說說勾兌的意義。

勾兌是一項技術活兒,既有科技含量又有經驗科學,而事實上,勾兌的意義不僅可以讓產品質量得到統一,更在於對產品質量更大程度的提升。

白酒的口感香氣來自本身含有的醇、酸、酯、醛、酮、酚等微量成分,它們之間的量比關系,決定着產品的風格。勾兌,主要是將酒中各種微量成分,以不同的比例兌加在一起,使其分子重新排布和締合,進行協調平衡,烘托出基礎酒的香氣、口味和風格特點。

而勾兌中的調味工藝,就是對勾兌好的基礎酒進行的最後一道精加工或藝術加工,用極少量的調味酒,彌補基礎酒在香氣和口味上的缺欠程度,使其優雅細膩,完全符合口感要求。

另外,勾兌起到成本控制和產品等級劃分的作用。

白酒是消費品,考慮盈利與市場競爭,不同等級的白酒用到的基礎酒和調味酒的風格、質量也不同,成本、價格自然也就各異。

早期的白酒勾調完全是憑經驗完成,隨着技術的發展和色譜儀等設備的出現,白酒勾兌變得更加精確和可控,調酒師們可以更容易的調配出差異更細微、口感更多樣的白酒產品。

對於更愛原漿酒的朋友來說,原汁原味兒的“純天然”應該是追求的關鍵。

必須說明的是,老熟的優質原漿酒,相對來說會更加內斂低調,入口也很醇和,香氣熱烈但不會特別綿長,或者說風味會較於單一,不同批次的原漿酒帶來的感受也不同,可能更多在於其“純粹性”。

但是,出於成本的考量,市面上的原漿酒一般貯藏時間較短,大批量的原漿酒對酒廠來說是不劃算的“买賣”,而小批量分批次,又不會有很多的效益,所以大家選購的時候,還是要多留意,盡量選擇比較有品質保障的酒廠或品牌。



標題:勾兌於好酒而言,不僅是品質的統一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75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