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專稿(山今/文)對於國產漫改劇來說,劇版《異人之下》頗具代表性。

改編自國漫頭部IP、邀請到彭昱暢&侯明昊&許宏宇加盟,它明顯是“消費升級”後的漫改劇,其用心的制作也獲得了不錯的口碑。

停播近一個月,復播後的《異人之下》熱度不升反降,平台站內熱度突破9500,且已經連續兩天登上貓眼全網熱度榜TOP2。

成績不錯,但離爆款有點遠,其在社交媒體上的討論也未成破圈之勢。

《異人之下》的成功與失敗,映照着漫改劇賽道的升級與焦慮。頭部項目湧現,漫改劇看似走上了康莊大道,但困境仍然存在。

01 破壁難,破圈更難

早上8點空降、播出4集後停播近一個月,《異人之下》的开局並不順利。如此背景下,復播後的《異人之下》拿下突破9500的平台熱度,頗爲難得。

這或許得益了劇集不錯的口碑。

《異人之下》在很大程度上尊重了原作,原作中大部分名場面都被較好地呈現在了熒屏上

盡管人氣角色王也的出場被提前至第一集(動畫中王也直到羅天大醮即異人演武大會才登場),但改編程度合理,並沒有出現因爲角色/演員人氣高而過分注水加戲的情況。

在保持快節奏的同時,許宏宇也做了一些不錯的劇作加法,讓故事更清晰明了。比如通過一場飯局提前介紹了全性四張狂的能力特點,爲後續異人演武大賽後,全性攻打龍滸山做了鋪墊。

展开全文

《異人之下》在口碑方面的成功,提供了信心,也輸出了一些值得借鑑的經驗——尊重原作或許是頗爲可靠的改編方向。

在《異人之下》外,網飛近期釋出的《海賊王》真人版也因尊重原作獲得了不錯的口碑。值得一提的是,這兩部劇都得到了原作者真情實感地背書,其中《海賊王》作者尾田榮一郎的參與度頗高。

實際上,類似《一人之下》《海賊王》的人氣長篇連載,原作架構就已經較爲完整,且故事本身經過了觀衆和市場的考驗,尊重原作自然性價比最高的思路。

但不能忽視的是,《異人之下》仍然存在爭議。而它所面臨的困境,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漫改劇的普遍困境。

最直觀的問題是如何安全地打破次元壁。包括《異人之下》在內的大部分漫改劇,都被質疑選角不合適、像廉價cosplay、中二、尷尬……

次元壁之厚,讓很多漫改劇都面臨“地獄开局”。《異人之下》《海賊王》前期均因選角問題不被原作粉接受。如今豆瓣8.6分的《棋魂》,前期也曾因造型問題被貼上“毀童年”的標籤。

太像Cosplay的問題,實際上很容易通過更符合三次元的造型設計解決。

比如《一人之下》的諸葛青爲藍發,而劇版改爲了更貼合現實的黑發。劇版《狐妖小紅娘》對人物造型也進行了改動,沒有百分百還原原作,但較符合古偶審美,其已曝光的造型也獲得了不少觀衆的肯定。

至於更本質的風格問題,周星馳早在90年代就給出了一種解法——無釐頭。當浮誇到極致時,就會成爲一種新的風格。尾田榮一郎在接受採訪時,就談到周星馳的《少年足球》讓他看到了漫改真人的可能性。

近幾年在國內有一定聲量的口碑漫改作品,如《我是大哥大》《銀魂》,也保持了極度浮誇、無釐頭的風格。《異人之下》的做法更折中,導演實際是將二次元的誇張轉化成了輕喜劇元素。

只不過,無釐頭不是萬金油,並非每位導演都能掌控好尺度,也並非每部漫畫都適合改編成誇張的喜劇風格。就目前而言,國產漫改劇還未尋到確鑿的“破壁”方法論,仍需探索。

在內容之外,漫改劇更深刻的困境是破圈難。

盡管熱度可觀,但《異人之下》距離成爲爆款仍有距離。不僅是它,即便是《棋魂》此類有經典IP加持、口碑高達8.6分的作品,也未能成功破圈。

高口碑、頭部IP、知名明星,仍未治好漫改劇的“爆款焦慮”。

觀察世界範圍內的熱門漫改劇,不難發現它們在題材和類型上進行了升級,融入懸疑、驚悚等類型元素,並着眼更現實、更當下的社會問題,比如正在韓國熱播的漫改劇《超異能族》和《國民死刑投票》。

從市場角度看,國產漫改劇談春天到來或許還爲時尚早。後續烏爾善導演的電影版《一人之下》、楊冪龔俊主演的《狐妖小紅娘》能否成爲破局之作,值得期待。

02 漫改劇,進擊中

盡管行業還在等待爆款,但不可忽視的是,漫改劇賽道整體是向好的。

實際上,IP潮剛興起的那幾年,漫改劇並不受平台青睞。

據不完全統計,在2015年到2021年期間,國產漫改劇只有不到30部,口碑熱度雙豐收的作品更是鳳毛麟角。這些漫改劇以青春、校園、愛情題材爲主,多爲輕量級的腰部IP,如《甜蜜暴擊》《快把我哥帶走》等。

原因來自多方面。一是難拍,安全地打破次元壁已經不容易了,而漫改劇還面臨着更爲嚴格的原作粉審視。

現實層面的原因或許更重要。彼時的二次元受衆有限,且國漫行業本身未培養出具備影響力的優質成熟IP,發力網文IP顯然是更好賺的生意

變化出現在2020年前後,漫改劇第一次迎來了消費升級。

從IP到制作預算、幕後主創,漫改劇一路向S+進擊。被選中的IP升級爲成熟的頭部IP,如《狐妖小紅娘》《一人之下》;主創陣容方面,也吸引了頭部流量明星、知名導演的加盟,如楊冪、迪麗熱巴、烏爾善等。

不僅如此,各大平台也开始重點發力漫改賽道。

愛奇藝專注漫改的“蒼穹計劃”,截止今年已成功孵化十多部漫改作品;快看漫畫搭上阿裏影業的大船,旗下漫畫作品影視化有條不紊地進行;騰訊旗下有騰訊動漫,其在2020年還收購了專注動漫IP孵化的百漫文化,不缺漫畫IP儲備。

優酷則在2020年宣布劇集方面重點布局漫改劇賽道,今年播出了頭部項目《異人之下》。

漫改劇進擊的背後,與各大平台構建IP矩陣的需求有關。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IP產業鏈逐漸成熟,各大平台不再只追求IP在單賽道的利益最大化。從網文、漫畫、動畫、到真人版乃至线下,打造全產業鏈的文娛產品,才是他們的野心。而作爲文娛產業鏈中的一環,漫改逐漸被重視是產業成熟的必然結果。

另一層原因,則來自年輕群體的消費能力。

據CIC灼識咨詢數據顯示,到2026年,二次元內容產業規模預計達到近1200億元人民幣。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曾在蒼穹計劃發布現場說:“動漫是未來,它天生充滿想象力,它持久的年輕態、生命力和商業變現是最強的。我們需要看到年輕用戶群,要服務於年輕人。”

漫改劇的潑天富貴,或許還在後頭。



標題:彭昱暢《異人之下》復播熱度不降反升,但漫改劇仍難成爆款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3243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