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晚間,電視劇《他從火光中走來》在愛奇藝多集上线,正式开啓了首播模式。這部電視劇由黃景瑜、張婧儀主演,講的則是舞蹈女演員和男消防員之間的愛情故事。基於目前已經可以觀看的幾集內容來講,我認爲,這是一部爛俗套路太多的電視劇,缺乏基本的敘事真誠,劇作質量很差。

《他從火光中走來》的爛俗套路問題,至少分爲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劇情大走勢上的套路。第二個方面,是具體橋段敘事上的套路作業問題。我們不妨逐一論述一下。

劇情大走勢上的套路,是這類消防、救援題材們的通病。消防救援題材,曾有一些大陣仗、大場面的院线電影作品,講的是救援和災難之間的對抗關系,這是很有價值的。但是,這類題材來到電視劇作品當中之後,基本上就剩下一個套路了,讓男消防員和女主角搞對象,除了搞對象,這類爛俗的電視劇搞不出別的套路了。

《他從火光中走來》开局的劇情,還不愿意亮明自己的這個爛俗的搞對象的套路,但是,隨着更多劇情的出現,這個套路,已經遮蓋不住了。實際上,這類打着消防題材去搞對象的電視劇,還不如一些大大方方搞對象的懸浮劇呢,至少,後者不會打一個很大的旗號出來。這個爛俗的路數,已經被大量類似的電視劇玩壞了。《他從火光中走來》屬於生不逢時,套路玩盡,只剩尷尬。

展开全文

具體橋段上的套路化,更是這部電視劇令人尷尬的地方。該劇在小橋段當中,套路化的內容此起彼伏。比如,男主消防員肯定要救了女主,女主就一定要心懷感激,還上門感謝去了,最終,不過是爲了搞對象服務。再比如,消防員當中,必須要出一個代表,和自己媳婦通電話,從而證明,消防員們很忙,沒時間照顧家庭。該劇第2集當中,便出現了這個情節。

再比如,男主的救援行爲,一定要有爭議,即便是沒有爭議,也要強行塑造爭議才行。劇作當中,男主角地震救援,差一秒就把地下的孩子救出來了,結果,被同事們給拉上去了,不讓救援了。在救援面前,救援者的安全更重要,還是被救援者更重要呢?這類題材,天天往外邊扔同樣的這么一個主題,就顯得寡淡無趣了。

沒有爭議,也要強行塑造爭議。比如,男主角樓頂救援,跟一個醉漢拼酒,繼而,成功營救了這名打算輕生的男性。這種拼酒營救的方式,有個什么爭議呢?簡直可以當作救援的案例了嘛。可誰知,就是有一個穿藍衣服的站出來,批評男主角的救援方式,還要求他們注意點等等。這其實是典型的爛俗套路敘事,缺乏基本的真誠感。

《他從火光中走來》這類消防救援題材,屬於較爲典型的書齋式創作。早前,咱們的扶貧劇作品當中,也曾出現過這類千篇一律的敘事套路,編劇們坐在書齋當中,根本不去實地調研,就靠着憑空捏造,來完成一部電視劇作品。這種書齋式的創作,注定了這類題材故事的千篇一律——這類題材,最終走向都是男女主角搞對象,除了搞對象,它們也不會別的了。

書齋式創作最掣肘的地方,還不是故事的千篇一律,而是塑造出來的角色,不鮮活,是死的。角色爲什么會出現“是死的”這種局面呢?因爲角色沒有鮮活的生命感,沒有真實的靈魂感。如果編劇或者這類小說的創作者們能夠真正深入一线,就會發現,大量的消防員有着自己真實的喜怒哀樂——這些真實的喜怒哀樂,才是最值得形成故事的,這種真實前提之下,才會讓角色鮮活起來。

寫真正消防員的喜怒哀樂,而不是搞青春偶像劇式的談戀愛和職業訴苦,才是這類電視劇的當務之急。消防類的電視劇,如果依舊是《他從火光中走來》這么搞,早晚會喪失最後的觀衆好感。我想,這部電視劇,敘事如此不真誠,估計也就只能剩下粉絲們自嗨了。普通觀衆,顯然會厭倦非常的。

在一個劇本都不合格的狀態之下,《他從火光中走來》是談不上聊什么演員們的演技表現力的。劇本,劇本,一劇之本,劇本不過關,演員再努力,也沒啥用。一並,該劇當中,張婧儀是沒睡醒嗎?爲什么總是一副萎靡不振的樣子呢?這種樣子,不太適合呈現鮮活的角色吧。劇本角色已經夠不行了,張婧儀還如此掣肘,就不妥了。

綜上,《他從火光中走來》這種爛俗套路的電視劇,應該成爲業內警惕與反思的對象。電視劇創作,一定要真誠,不能如是搞。(文/馬慶雲)



標題:《他從火光中走來》首播,全是爛俗套路,缺乏敘事真誠,質量很差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3431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