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比坐過山車還玩得刺激的茅台,6月份前腳制霸A股,後腳緊跟着就被摘掉了“國酒”帽子,緊接着價格又一路狂飆到部分地區接近3000元每瓶。不知道茅台自己內心是否風起雲湧,反正酒礦君看得是心驚肉跳。

五糧液也沒闲着,上半年,第七代經典限量收藏版以1399元定價首發,同一天,五糧液股票收盤時總市值達到4269億元,創下111.99元每股的歷史新高,從此之後一路螺旋上漲。

6月份以後,白酒抱團集體漲價,黑馬品牌谷小酒聯合小米有品發行千元白酒“宋境萬裏”。可以說今年的白酒江湖分外熱鬧,不管是老牌還是新銳,不少酒企都在群雄角逐中留下了自己叩問江湖的一筆。

展开全文

面對如此酒林盛世,酒礦君不由想起了昔年的白酒老大—汾酒汾老大。汾酒的衰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且不說其他,只用最直觀的數據來說話,當前汾酒675.09億的總市值,比起茅台的14757.18的驚天總市值,真的連個零頭都不夠。

要知道,30年前的汾酒可是白酒江湖毫無爭議的“大哥”,1985年汾酒產量超過8000萬噸,佔全國白酒年總產量的一半;1988年,產量突破1萬噸,市場依舊供不應求。從那以後汾酒一路引吭高歌,連續6年蟬聯全國白酒銷量第一,一時風光無兩,無人敢於爭鋒,江湖人稱“汾老大”。

如此這般叱吒風雲的汾老大又是如何跌落“神壇”,眼睜睜看着後來居上的瀘州老窖、五糧液、茅台先後坐莊白酒”老大”寶座的呢?

和今年這個秋天一樣,八十年代末期也經歷了一次白酒集體抱團集體漲價,我們正是從那時开始告別了喝十塊錢茅台的時代。當然。作爲汾老大,漲價必須得體面,從2.8元漲到4.8元再到6元、又到15元、一直到30元每瓶。

那時候汾酒的漲價和今天茅台的漲價有點不太一樣,如今的茅台咱普通老百姓只是當個“稀罕物”喝,當年汾酒的漲價可就不能這般理解了,

面對白酒市場“歇斯底裏”式的漲價狂潮,爲了百姓的小酒桌,1988年底國家出台政策,對當時的十三種名酒作出“統一降價”指示。作爲白酒江湖老大哥,汾老大率先響應號召,將30元每瓶的汾酒直接降價到15元每瓶!酒礦君插句話:這一波很帥,有那么點“大哥”的意思。

可沒過多久,市場又發生變化,政策也相對放寬。其他名酒紛紛借着這股勢頭價格“直上青天”,而汾老大卻沒有借此重回價格“巔峰”,從此黯然離开“高檔白酒”江湖。

有人說汾酒是爲了以低價佔有更多市場份額,也有人說是爲了踐行在《山西日報》上對消費者做出的“汾酒降價一步到位”的承諾,。

各家說法已無證可考,但當年汾酒的降價策略的確對它後來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隨着日子逐漸富裕,大家生活條件逐漸改善,越來越對高檔消費感興趣,汾酒一流的品質,三流的價格反而不太受廣大消費者待見,畢竟太便宜了,送禮、高檔酒局有點拿不出手。

不過價格親民不是錯,“面子”上的事兒罩不住,咱老百姓日常喝還是美滋滋的。但1998年山西特大毒酒案把汾酒也帶進了“溝”裏,這事兒壓根兒跟汾酒沒關,是徹徹底底被流言給害了。

毒酒烏龍事件後,汾酒又鬧出“貼牌酒”事件,從此一步步離白酒江湖老大地位越來越遠,如今,已不當大哥好多年。



標題:白酒汾老大是怎樣把自己玩“壞”的,猜得到开頭猜不到結尾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3749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