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在兵團連隊生活,每當母親燒火做飯時,我總要選一兩個洋芋放入竈膛,讓帶火星的柴灰覆蓋,等上半個鐘頭,就可以喫上又香又甜的燒洋芋了。

那燒洋芊的皮焦黃香脆,裏面的洋芊又面又甜,真是好喫得無法形容。

到了冬季,把菜窖稍微漏點縫,讓洋芋稍微受點凍,那樣的洋芋燒起來喫,真是甜得膩人,我次能喫掉好幾個。

那時候.每人每月的糧油都是定量的,很多人家都不夠喫,這時的洋洋芋可起了大作用。

洋芋糊糊、洋芋絲洋芋片、洋芊塊等等,大人們變着花樣豐富我們的餐桌。

我們從入秋收獲洋芋开始,一直喫到第二年夏天到了春夏期間,人們儲存在菜窖裏的洋芋,都長了長長的嫩芽,可大人們仍舍不得扔掉,仔細地用菜刀將芽剜掉,將就着喫。

當時的情景至今我還記憶猶新。

彈指一揮間,幾十年過去了。如今,煤氣竈和天然氣取代了柴火爐子。到了冬季,人們喫的全是新鮮的蔬菜,兒時燒洋芋的快樂再也找不到了。

但我對洋芋依然有着特殊的感情,我也時常去集市上买幾個洋芋,炒上一盤酸辣洋芋絲,然後細細品味,回想過去。

編者後記:洋芋對於我們來說,不是主糧卻勝似主糧,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家家戶戶的飯桌上,總會經常看到它的身影,到飯點了,挑幾個,變着花樣來喫:幹洋芋片、洋芋坨坨、洋芋絲絲、洋芋粑粑...制作好一道好“洋芋菜”的精髓在於土豆的選擇,這來自田野裏的土豆,生長在新疆兵團連隊肥沃的土壤裏。

時光過去多年,一些人,一些事,一些鄉音,在奔忙的時光中愈發暗淡,唯有這故鄉的洋芋不能忘卻。

這不僅是一種艱苦歲月的回憶,一種原鄉原味的牽腸掛肚,更是一種故土難離的悠悠情節。



標題:【洋芋記事】小時候,焦黃香脆,又面又甜的燒洋芋是我的最愛,至今難以忘懷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5210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