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主演的電影《我本是高山》火了,但有點黑紅的意味。電影於11月18日、19日啓動兩天點映,加上之前的首映禮和路演,電影口碑發酵很快,但伴隨着稱贊聲,也有不少質疑的聲音。

衆的批評和質疑原因比較一致。比較有代表性的,如這位網友發帖,指責電影有一些“雷點”,比如電影表現女孩不學習,原因是女孩貪玩,逃學逛街上課睡覺。以及胡歌飾演的張校長丈夫,時不時的出來一下等等。

而也有“課代表”總結了電影的四大問題,如感情戲莫名其妙,女性配角扁平、蹭女性熱點,以及原型是學生父親酗酒家暴,改成了母親酗酒家暴等。

展开全文

翻看豆瓣短評,同樣有大量網友指責電影將原型的酗酒爸爸改成了酗酒媽媽,甚至喊話男導演“滾遠點”。

本來隨着輿論發酵,節奏已經被帶動起來,大量根本沒看過電影的網友也人雲亦雲,跟着批評電影,在這樣的情況下,片方要做的是穩定情緒、統一口徑,理性解釋和輸出,然而11月19日下午,隨着編劇的發聲,再次掀起了批評電影的超高聲浪,“我本是高山編劇回應”上了熱搜。

編劇怒懟批評電影的網友,質問對方“男人都死光了你們就开心了?”甚至還帶上了對方父親。

另一條回應則是通篇用了感嘆號“我絕不把這世界讓給我鄙視的讓你!平庸的溝壑!卑微的懦夫!”

其實在這樣的輿情下,硬剛網友是不理智的,用這樣的語氣、這樣的措辭更是錯上加錯。很快,“六公主回應我本是高山爭議”衝上熱搜。中國電影報道發長文聲援電影,但長文的第一句就是批評編劇“電影《我本是高山》編劇的回應是失態的,這無疑給影片本就復雜詭譎的輿論氛圍火上澆油、雪上加霜。”

接着話鋒一轉,“六公主”指責從9月份开始就有網友开始挑起性別對立,湧現不少惡意評論,並評價《我不是高山》是一部動人的影片,本身是用電影藝術的語言生動講述張桂梅校長故事的優秀作品。

“六公主”無論是從媒體身份,還是從對電影的了解以及電影主創的接觸,都有資格寫下這樣的評論,因爲就在11月19日,中國電影報道還在跟進電影的路演,在當天的路演直播中,用張桂梅老師的出鏡,打了所有抹黑電影的網絡黑子們的臉。

直播中,主持人藍羽和張桂梅老師對談了很長時間,張桂梅老師非常健談,談到了她和學生們的相處,帶領鄉鎮幹部爲修路的事情奔走,還回憶了自己當年在一部電影裏客串過一個角色,遺憾的是那部電影最終沒能上映。對談的最後,藍羽也對張桂梅老師出現在電影路演上表示期待。

之後張桂梅老師也出席了電影路演,和學生們一起觀看了電影,現場朗誦了誓詞,大家還爲她唱了《紅梅頌》。很顯然,作爲電影原型,張桂梅看過電影並愿意接受中國電影頻道的採訪、愿意出席電影路演,足以說明張桂梅老師對電影是認可的、滿意的,這樣才會愿意幫助電影宣傳、爲電影打call吧!張桂梅老師出現在直播中,等於扇了網絡黑子們的耳光,告訴他們,閉嘴收手吧!不要再通過這部電影挑起性別對立了,你們選錯了战場!

說回電影本身,《我本是高山》到底怎么樣呢?

看過影片之後,負責任地說,這是一部人物塑造精准、劇情感人至深的電影,後半段的一個多小時,我一直在不停流淚,甚至哭到脖子都溼了。看到張老師爲學生們奔走哭了,看到學生們挑燈學習、爲了高考努力哭了,看到操場上學生們爲山英聲援哭了,看到最後張桂梅老師出現的彩蛋也哭了……

不否認也不用回避,電影確實有戲說的成分,也有諸如網友指責的父親酗酒家暴,改成了母親酗酒家暴等問題,甚至張桂梅和付春盈因爲孩子生病對話的那場戲,張桂梅拒絕劉雅瑟飾演的付春盈請假,不同意她帶孩子看病的橋段讓我覺得有些不近人情了。但瑕不掩瑜,這些小的瑕疵,並不影響電影的感人至深,只要足夠感人,就已經是一部好電影了。

《我本是高山》將於11月24日正式上映,希望挑起性別對立、不斷給電影挑刺的觀衆收手吧!不要再爲黑而黑了。



標題:《我本是高山》風波升級後,張桂梅力挺電影,扇網絡黑子一記耳光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5368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