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的飲食習慣裏,美酒與佳餚在筵席中具有同樣舉足輕重的地位。如果說最初的食物是滿足人類基本的生存需要,那么酒就是人類對於味覺享受的一種追求。它來自於自然的饋贈,經無數匠人的精心釀就。

時至今日,酒不僅僅被用來佐餐,更被人們當作情緒的寄托。中國白酒種類衆多,在歷史瀚海中被燦爛悠遠的文化澆灌,最終形成獨具魅力的中國酒文化,五糧液所倡導的“和美文化”,則是完善的一種表達和追求。

“和美”不僅僅是指傳統文化的追求,同時也諳合最理想的飲酒風度。在中國白酒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如何處理人與酒、社會與酒之間的關系,有着恆常的價值觀——何爲酒德?唯酒無量,以不及亂爲度。從周公、孔子到諸葛亮、蘇軾、戴名世等古代先哲,都倡導飲酒有節。

按照具體的酒量、財力和勞作時間,適量飲酒,以不及於困亂爲度。這是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對“酒德”言簡義明又身體力行的論斷。

如今,這樣的酒禮、酒德逐漸成爲文明的美德風尚,流淌於民俗文化之中,理性飲酒也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在你來我往間如何把握“度”,適量飲、健康飲?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與重視。而對於致力偉大的酒企,在全社會倡導“適量飲酒,快樂生活”也成爲一項長期的產業使命。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凡大善用本,其次用末。”作爲中國白酒龍頭酒企和濃香型白酒典型代表,五糧液在爲美好生活而釀造的同時,也始終積極倡導理性、適度、健康的飲酒態度,推廣理性健康的酒類消費新風尚。

今天的有識之士,並不反對飲酒,更多是對於節制的告誡和提醒。現代文學家梁實秋所寫的散文《飲酒》,可說是當代著名學者中正確評價飲酒的珍品。他十分贊賞孔子的酒德觀。不爲酒困,便是高手。《菜根譚》所說“花看半开,酒飲微醺”的趣味,才是最令人低徊的境界。

而這一如五糧液“和美”文化在酒德方面的呼應,群處時的和光同塵,獨處時的和而不同,都盡融於一杯之中。飲而有“度”,唯酒無“量”,平“衡”和諧,這樣的“度量衡”應是酒的真諦,中國酒文化的精華——以酒爲媒,實現平衡和美的飲酒體驗和人生追求。

“酒”作爲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在中國人的交往中佔有獨特的地位。從古老文化中孕育出的酒禮酒德,也在時代的變遷中表現爲健康、理性的飲酒風尚,以一脈相承的形式弘揚中國白酒精神文化。

自2015年中國酒業協會酒與社會責任促進工作委員會成立以來,五糧液已連續多年在全國各地舉辦理性飲酒宣傳活動,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向廣大消費者科普和傳播理性飲酒意識,向全社會倡議科學理性飲酒、健康文明生活,獲得了社會大衆的積極參與和響應。飲之以“理”、飲之以“和”的酒及酒文化,已經成爲傳揚的人類社會文明、道德風尚最佳的媒介之一。



標題:最“和美”的飲酒風度 杯中自有生活的“度量衡”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5434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