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夏天是看海的好時節,但冬天去看海也很合適!最重要的是,海鮮正是最鮮美的時候!今天一起來看看浙江海鮮王國——象山,一起來探祕它的美食密碼吧~

冬季十六碗

在對鮮味的極致追求下,象山人又根據時令食材發展出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版本的“海鮮十六碗”。

每年冬天的“冬季十六碗”中,應季的海鮮是象山人最喜愛的,倒篤活寶蟹、抱鹽大鯧魚、番薯面黃帥總會讓人贊不絕口、嘖嘖稱奇。

展开全文

象山是中國梭子蟹之鄉,優質的品類,豐富的貨源讓這裏成爲了品嘗梭子蟹首選理想之地。除了休漁期,梭子蟹幾乎霸佔了象山人的各類餐桌,做法也相當多樣,經典的、創新的,七十二般變化,各個美味。在象山話中“倒篤”是倒立的意思,倒篤活寶蟹是把蟹腳朝上豎起來蒸,這樣的做法最大的保留了梭子蟹本身的味道,蟹香味美。

扁平狀的鯧魚,從外形看就呆頭呆腦,不太聰明的樣子。由於它呆頭呆腦,忘記了身體已變得扁平,碰到專門用來捉它們的流刺網以爲也能鑽過去,結果越鑽卡的越緊,呆頭呆腦的上了餐桌。當然這都是餐桌趣談,抱鹽大鯧魚上桌的氣勢不比黃魚弱,一條魚佔滿一個盤,順着肌理大塊喫魚肉的體驗也相當過癮。

黃帥學名黃姑魚,與大黃魚、小黃魚等同屬石首科。如果說雪菜是黃魚的搭檔,那黃姑魚的伴侶就是番薯面了,農家自制的番薯面晶瑩剔透,久煮不斷,吸盡魚湯的精華。彈牙的口感與魚肉的細嫩相互衝擊着味蕾,相互襯托着最精華的部分。

象山海鮮面

@象山味道

一碗地道的象山海鮮面需要三種“鮮”——食材鮮、湯頭鮮、氣味鮮,三鮮合一才稱得上正宗。

在象山,幾乎所有的海鮮都能入面:梭子蟹、黃魚、蟶子、魚膠、花蛤、薰魚、皮皮蝦……沒有什么不能和面條組CP。面條也有普通麥面、米面、手工面可供選擇。所以,在象山喫的每一碗海鮮面,都可以有無數種不同的搭配。

但不管放哪種海鮮,不管是哪種組合,海鮮和面在這一碗中彼此交融,湯頭甘美、鮮香至極。吸飽海鮮湯汁的面條被吸溜進口的那刻,味蕾得到極大滿足,說幸福感爆棚也不爲過。

/石浦魚滋面/

@寧波喫客

除了盛名在外的海鮮面,來到象山,還有一種面非嘗不可——石浦魚滋面。

許多人第一次喫的時候,滿腦子疑惑:這個面的口感好奇特,魚又在哪裏呢?“是魚不見魚,叫面不是面”,魚滋面和我們常見的面條還真不一樣。

@象山味道

它是將新鮮的馬鮫魚肉剁成魚糜,捶制成一張薄潤的魚肉面餅,上蒸籠蒸熟,再切成面條狀。配以大白菜、肉絲、胡蘿卜絲等勾芡便成一碗無比鮮美的魚餈面。喫在嘴裏軟嫩爽滑,魚肉的鮮甜充盈整個口腔。因爲原材料考究、制作工序復雜,出了象山很難見到,所以這份美食必須安排上。

糯嘰嘰點心

大衆點評@土豆不是泥

象山,也是一個隱藏的糯米星人的天堂:米饅頭、夾沙糕、紅頭團、蘿卜團、麻餈、青團、筍團……這裏有着好多好多糯嘰嘰的小點心。甜口的糯嘰嘰,鹹口的糯嘰嘰,油煎的糯嘰嘰,蒸煮的糯嘰嘰,一日三餐、一年四季從不間斷。象山人對糯嘰嘰的愛,絕不會少於對海鮮的情感。

/ 象山米饅頭/

@象山味道

正宗的象山米饅頭由米粉發酵制成。因爲是純手工制作,每個米饅頭形狀不完全均勻,大小略有不同。剛蒸熟時,通體雪白、小巧玲瓏。

@象山非遺

米饅頭冷熱皆可食用,冷卻後的米饅頭口感特別柔韌富有彈性。一口下去,Q軟彈牙,粳米自帶的甜香與發酵後產生的酒香形成一種奇妙又絕佳的味道組合。在口腔內一股腦兒四散开來,讓人忍不住一個接一個,停不下口。

冬季的象山食物

最是新鮮美味

不僅溫暖每一位食客老饕的胃

也溫暖着每一位象山人的心

來源:象山味道

一審:周衍欣

二審:金旭

三審:方子龍



標題:象山這些美食,讓你的冬季“鮮又美”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6000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