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電影市場,可以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

年初的春節檔票房高達67.66億,僅次於2021年的78.43億,成爲史上第二熱春節檔。

《流浪地球2》和《滿江紅》兩部40億+級別的作品,讓人嗅到了疫情後市場復蘇的氣息。

年中的暑期檔迎來觀影熱潮,票房高達206.21億,遠超2019年的177.78億,是史上最熱暑期檔。

35億+電影有《孤注一擲》《消失的她》,20億+電影有《封神第一部》《八角籠中》。

就連題材冷門的《長安三萬裏》也突破了18億,讓人感嘆電影寒冬過去了。

然而,夏天過後,隨着經濟下行,電影市場也受到影響。

隨之而來的國慶檔遭遇重創,整個檔期票房只有27.35億,僅比情況特殊的22年國慶檔多了12億,堪稱史上最冷國慶檔。

之後市場萎靡不振,國慶檔後僅有一部電影邁過5億門檻,之前的短暫繁榮,不是觸底反彈,而回光返照。

展开全文

等待中國電影的,或許不是溫暖的春天,而是漫長的冬天。

年終本是收獲的季節,此刻我們卻感受到了壓抑的氣氛,但也不必太悲觀。

目前全年票房已經突破526億,最終這個數字最終應該定格在530億左右。

雖然距離2019年642億的巔峰相差甚遠,但整體依舊呈現一個上揚的趨勢。

更讓人欣慰的是,現在的電影市場更加理性。

巨星效應減弱,水軍退散,電影的口碑效應,越來越重要,這種盛況實在讓人感到歡欣鼓舞。

依舊,按照以往我們年底總結的慣例,皮哥以豆瓣分數爲參考,票房影響力爲輔助,加上大多數觀衆的看法,從今年國內院线上映的近百部電影中,挑選出了評分口碑最好的前十部,形成了這份“十佳電影”名單。

下面,我們就從第十部說起:

NO.10

《孤注一擲》(中國)

7.0分丨38.48億

如今,回頭再看,《孤注一擲》的成功,幾乎是很難再復制的。

它集齊了衆多“小概率事件”。

首先,創作者眼光犀利。

今年爆發的“緬北電炸”事件,他們早在2021年就提前捕捉到了。

其次,“運氣極好”。

這部電影,2021年殺青,沒急着上映,直到今年6月才定檔。

這個時候“緬北電炸”剛好在國內發酵到了最頂點。

《孤注一擲》就這樣搭上了快車,不早也不晚。

還有一個,營銷做到了現象級。

《孤注一擲》开啓了短視頻營銷的新紀元。

那段時間,只要打开短視頻,一定會刷到電影相關內容,想不關注都難。

其中王傳君演的詐騙頭目“拜佛殺人”動作,更是被全網模仿。

三個因素哪怕少一個,這部電影票房都不會如此大爆。

《孤注一擲》本身拍得也引人入勝。

孫藝興飾演的潘興如何被虐,後期又如何逃生,大學生如何從天之驕子淪爲賭狗,給人十足的沉浸感。

但電影技法和故事情節談不上多么高超。

影片勝在時效性,很多人就是通過看它提高了防範意識。

據說《孤注一擲》上映後,緬北的詐騙生意一夜入冬,這真是功德無量的事兒。

雖然票房很高,但因爲題材太過垂直,這類電影的壽命可能不會太長。

幾年後,幾十年後,當“緬北電詐”的話題過去,“荷官在线發牌”成了歷史。

到時候電影就會變成一部加長版的《今日說法》。

NO.9

《八角籠中》(中國)

7.3分丨22.07億

《八角籠中》講述了一個“污點英雄”的故事。

失意的中年男人向騰輝,帶領一群山區窮孩子用拳頭打出了一片天,也讓自己陷入了輿論漩渦。

能看出來,影片明顯在模仿《我不是藥神》。

都取材自爭議人物事件,主角轉變有着相似的處理,還有熟悉的“飯局散夥”戲。

影片整體很工整,該有的起承轉合、笑點淚點、熱血格鬥、甚至藝術表達,全都有。

不過,從整體品質來看,《八角籠中》和《我不是藥神》還是有着一定差距。

故事節奏有一些問題,末尾一些情節的設計有點生硬,演員的選擇也被詬病。

連王寶強的好兄弟陳思誠提到這部電影,憋了半天,憋出一句“一部完成度極高的作品”。

但有一點是公認的,《八角籠中》是一部真誠的作品。

真誠本該是電影基本的屬性,但在當下卻是稀缺品。

這些年,我們看到了太多的不真誠。

電影市場繁榮時,主持人、歌手、作家一窩蜂打着“愛電影”的旗號湊熱鬧。

電影市場衰落後,全都作鳥獸散。

王寶強參與了整個過程。

他初次執導《大鬧天竺》時,剛好處在電影風口期,恰好突然遭遇的婚變,又爲他增加了不少支持。

可惜他辜負了大家的信任,7.5億票房和豆瓣3.7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時,爛片大賣遍地都是,王寶強完全可以置之不理,繼續以演員的身份發大財。

可他太實誠了,主動領取了金掃帚獎,並向觀衆道歉。

“我欠觀衆一部好電影。”

如今他帶着《八角籠中》“還債”。

在市場和其個人能力都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偏要和自己較勁兒。

最終王寶強沒給觀衆再次失望的機會,22億票房,也完全配得上。

下次如果他再做導演,應該不會再有投資方臨時撤資了。

NO.8

《保你平安》(中國)

7.7分丨7.00億

萬萬沒想到,當年拍《煎餅俠》的大鵬,現在竟然成了金字招牌。

以前的大鵬常在河邊走,鞋也沒少溼。

他聲稱刀郎的歌讓中國音樂倒退,他拍攝《屌絲男士》瘋狂打擦邊球,拍攝《煎餅俠》更是讓人一言難盡。

《煎餅俠》後,大鵬沉澱下來了,爲人變得謙遜,作品質量也明顯提升。

《縫紉機樂隊》拍得可圈可點;

他主持《演員請就位2》,在陳凱歌、爾冬升等大導演面前,拍攝了《花木蘭》片段,贏得了滿堂彩。

而一部《吉祥如意》直接讓他翻身,不僅拿到了金馬獎最佳短片,更讓人看到了他的藝術追求。

此外他出演《鋌而走險》《受益人》《第八個嫌疑人》,一步步從“樣樣通,樣樣松”的五技鼠,變成了能與胡歌分一杯羹的影帝。

大鵬心態變了,人也自信從容很多。

這部《保你平安》是大鵬最心平氣和的一次表達。

《煎餅俠》裏,他聒噪;

《縫紉機樂隊》裏,他熱血;

《吉祥如意》裏,他懷着緬懷長輩的私人感情;

《熱烈》裏,他戴着“亞運會宣傳片”的鐐銬。

這部《保你平安》是他最放松的一次。

影片講述的是網絡暴力和造謠,大鵬當年就是這些事件的始作俑者,這一次他拿自己开刀,勇氣可嘉。

好友柳巖一直是網暴受害者,大鵬這幾年一直和柳巖捆綁,但這一次他沒找好友,應該是出於保護心態吧。

本片在技法上是成熟的商業類型片。

故事節奏順滑,笑點淚點兼具。

可惜缺少點個人標籤。

不過這不是大鵬不會,而是他在有意藏拙。

“上躥下跳”的大鵬不見了,《保你平安》標志着大鵬走向成熟與低調,成爲觀衆喜歡的一名導演。

NO.7

《封神第一部》(中國)

7.8分丨26.33億

《封神》背後的故事比電影本身更精彩。

十年磨一劍,烏爾善拍出了中國版的《指環王》,原計劃2020年初上映,劍指30億+。

結果出品公司出現內訌,隨後又陷入洗錢風波,整部影片的上映計劃被無限擱淺。

一部史詩巨制被嘲諷爲“掛歷電影”——只有海報,沒法上映。

連烏爾善自己都心灰意冷,做好了十年還債的准備。

好在《封神》最終在這個夏天和觀衆見面了。

豆瓣評分7.8分,票房大賣26億+。

烏爾善拿着過期的舊船票,登上了豪華客船,靠的就是影片本身的質量。

《封神》的優點很多。

比如烏爾善堅決不使用小鮮肉,“質子團”全都用新人,從全國海選,並且進行嚴格訓練。

比如故事不是照搬《封神演義》,而是刪繁就簡,給觀衆提供了一個“易讀版本”。

再比如服化道的審美在线,對待非常考究,一批歷史博主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封神》的硬傷也不少。

比如費翔、李雪健的口音略微出戲,黃渤的姜子牙扮相似土地公,雷震子的特效太五毛。

但在皮哥看來,《英雄》之後,《封神》時隔20年重塑了,國人對於中國式古裝大片的想象。

即使特效有些過時,即使存在漏洞,但它的大片氣質讓人熱血沸騰。

26億,對於別的影片已經是優秀的成績。

對於《封神》三部曲,只是打響觸底反彈的第一槍。

用烏爾善的話說,第一部票房好一點,才有錢給後兩部做特效。

目前第二三部已經處於制作流程中,封神IP已經形成。

續作很有可能創造新的票房神話,我們拭目以待。

NO.6

《三大隊》(中國)

7.9分丨預測破6億

《三大隊》被認爲是2023年賀歲檔的救市之作。

豆瓣觀衆評分7.9,對大多數國產片都是一個值得驕傲的分數,可對它來說,有點低了。

原著裏,程兵是孤身追兇,基調是殘酷且肅殺的。

電影裏做了一些改變,曾經的隊友們又回到身邊,悲情之上多了一些男人之間的浪漫。

不過這種浪漫在現實面前,注定是短暫的,是倒計時的。

陳思誠對張譯角色的處理,也來了次“先立後破”。

還是演警察,但之後又迅速打碎,甚至讓他完全墜至人生最低點。

張譯的白發,以及臉上的疤痕,也是這種“破碎”的外化體現。

而電影中程兵不顧勸說獨自遊到對岸的情節,又讓這個人物得到了升華。

電影最後半小時,張譯用震撼人心的表演,給了網上質疑最有力的回擊。

《三大隊》講述了一個警察十年追兇的故事,而本片的主題曲《人間道》也大有來歷。

劉歡當年演唱《便衣警察》的主題曲《少年壯志不言愁》,這首歌在本片中出現了三次,引發了一代人的情懷。

而他又演唱了本片的主題曲,新歌舊曲同時唱響,達到了情感共振。

這首歌的詞作者唐恬,是個抗癌鬥士,和癌症抗爭了12年,她的經歷和主角十分相似,寫出的歌詞也很契合主題。

這首主題曲無疑爲影片增色不少。

NO.5

《我愛你!》(中國)

7.9分丨4.28億

一個內地導演拉着一群香港演員,在廣州拍出了久違的港味兒影片,這就是觀看《我愛你!》的感受。

韓延導演是很有人情味兒的導演。

他的作品,無論是親自操刀的《送你一朵小紅花》《滾蛋吧!腫瘤君》,還是監制的《人生大事》,都有一個永恆的母題——生死話題。

這部影片,表面上是講述老年愛情,其實根兒上還是談論生死,四個在羊城生活的底層老人相處攙扶共度夕陽紅。

倪大紅的角色是蘇大強的延續,但少了點無賴,多了點仗義和可愛。

惠英紅的角色就是她自己,撿破爛,錯過年輕戀人。

這都是她經歷過的事兒,本色演出特別戳心。

可惜她光有提名,沒拿到金雞獎影後。

梁家輝在本片發揮不多,他向導演推薦的葉童,則大放異彩。

葉童演了一個失能老人,在零台詞和有限的表情下傳遞了無限的溫情與感動。

可惜葉童與金雞獎女配失之交臂。

《我愛你!》的觀感像極了陳可辛的《甜蜜蜜》,是一部難得的兼具內地煙火氣和港味的佳作。

同樣是港星影帝影後雲集,一邊拍出了《我愛你!》,一邊卻只能拍《掃毒3》,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港片想要崛起,一定要和內地電影人多合作,融合才是出路。

NO.4

《長安三萬裏》(中國)

8.3分丨18.24億

2023年電影圈最大的驚喜。

追光十年誠意之作,用一部動畫電影,給萎靡的中國電影,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某種程度上說,它比《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鬧海》更讓人振奮。

影片描摹了唐代詩人群像,選取李白和高適的恩怨爲切入點,帶觀衆進入了繡口吐出的半個盛唐。

近三個小時的影片,包含了近20多首中學生必備古詩,真正達到了寓教於樂的效果。

據說假期當中,很多家長帶着孩子觀看了影片,影廳亮燈後,走廊裏傳來了朗朗的背詩聲。

而影片的熱映也讓西安、洛陽等地的旅遊着實火了一把。

皮哥觀影結束後,就帶着熱乎勁兒,去西安感受了一下大唐不夜城。

可惜受限於時長,本片票房最終沒能突破20億。

但是追光動畫辛苦耕耘十年,在錯過多個風口後,終於拍出了一部裏程碑作品。

他們是國畫之光,未來中國動畫的真正希望。

NO.3

《流浪地球2》(中國)

8.3分丨40.29億

對《流浪地球2》的誇贊,我們已經說得太多了。

國科幻的裏程碑作品,特效硬核,編年體敘事讓人驚嘆,劉德華、寧理的表演相得益彰。

作爲一部電影,《流浪地球2》無疑取得了巨大成功。

不過本片在金雞獎上受到的“待遇”,卻引發了一些爭議。

不算多的3項提名,最後拿了最佳錄音獎,和“評委會特別獎”。

評委會特別獎是一個非常設獎,去年這個獎也頒了,給的是《我和我的父輩》。

所以很快網上就出現了一種聲音,認爲金雞獎沒有給予《流浪地球2》足夠的尊重。

其實這事倒也沒這么嚴重。

《流浪地球2》作爲一部特效類科幻大片,在金雞獎的體系中,頂配榮譽就是“最佳故事片”。

這個提名確實也給了,只是在評委會投票競爭中,《封神第一部》成了最後的贏家。

這也沒什么好意外的。

在這種學院獎中,《封神第一部》這類敘事更宏大的史詩電影,顯然更受推崇。

而且,《流浪地球》第一部已經拿過這個獎項了,連着給也不太可能。

或許是考慮到《流浪地球2》的品質及影響力,最後另外頒發了“評委會特別獎”,當成一種缺憾的彌補。

相比行業榮譽,觀衆口碑才是最硬的,與其爭論這些,不如把《流浪地球2》來回多刷幾遍。

期待3年後亮相的《流浪地球3》。

NO.2

《蜘蛛俠:縱橫宇宙》(美國)

8.5分丨3.57億

這部作品不太適合列入大家理解的漫威電影序列。

因爲它是一部動畫電影,和漫威電影受衆完全不一樣。

本片豆瓣評分高達8.5分,原因有二。

其一,它的故事夠復雜。

不是傳統超英電影的爆米花劇情,玩起了時空穿越和祖父悖論的高級概念。

而且講述方式深入淺出,是一部拍給成人看的動畫片。

其二,它的畫風十分酷炫。

代表了好萊塢動畫工業的天花板,讓人目眩神迷。

本片的遺憾也有二。

其一,主角又是黑人臉,好萊塢的政治正確已經矯枉過正了。

其二,中文版片尾是鹿晗唱的主題曲,實在太違和了。

NO.1

《奧本海默》(美國)

8.8分丨4.49億

諾蘭在網絡上已經封神。

無論是國內的豆瓣,還是國外的IMDb,都對他極度推崇。

因爲他概念玩得高級,故事講得層層疊疊,最後還能自圓其說。

盡管情感濃度低了點,但是年輕觀衆不在乎這個。

可是在專業評審眼裏,諾蘭不過是個熟練的花匠,距離大師相差甚遠。

諾蘭出道這么多年,沒有拿過一個有分量的導演大獎。

諾蘭自己也在糾結。

最近兩部影片,他就走了兩個極端。

《信條》裏,他把概念玩到了極致。

但電影本身足夠空虛,撐不起這么高級的概念,因此口碑較差;

但《奧本海默》相反,他是拍給奧斯卡評委看的。

盡管故事依舊分成三线敘事,但相比他過去的作品平易近人了很多。

頗有噱頭的原子彈爆炸戲份,也被他刪減到了幾乎沒有。

他就是要告訴大家,我丟下自己最擅長的武器,專心拍一部人物傳記影片。

奧本海默是原子彈之父,他爲了世界和平,制造出了可以毀滅世界的原子彈。

諾蘭爲了證明自己會拍電影,放棄了所有擅長的元素,他是真的懂奧本海默。

明年奧斯卡,諾蘭或許會真正迎來封神時刻。

好了,以上就是2023年中國電影市場十部最優秀的影片。

因爲我們是根據豆瓣評分及題材等,綜合影響力進行評述,所以不少熱門影片未能入選。

比如《消失的她》、《無名》、《熱烈》等。

其中最爲典型的,就是《消失的她》。

雖未上榜,但這部影片對於2023年的中國電影,卻意義非凡。

是它憑借一己之力在沉寂的6月電影市場上轟开了30億的票房天花板,炒熱了大盤。

史上最強暑期檔能成,它的功勞佔一半。

但它是一部翻拍片,本身帶着原罪;它是燒腦電影,但只有爽,缺乏回味,因爲一回味就都是漏洞。

這些因素造成了它的口碑不盡如人意。

喜憂參半的2023年也給我們如下啓發。

市場看似回暖,但短暫“詐屍”後,很快又躺平。

漫長的寒冬即將來臨,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在這種大背景下,觀衆對於院线電影質量的要求,自然也會無限拔高。

如果還是把觀衆當傻子,只想着撈錢,那即使擁有再厲害的演員陣容,可能也只是“一日遊”。

今年這十部影片的口碑成功,以及共同攬下167億票房的事實,也驗證了這一道理。

觀衆的審美標准,已經在加速提升,爛片已無市場。

以上就是皮哥心中2023年十部佳作,你最喜歡哪一部?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標題:2023年“十佳電影”,它們用167億票房,證明:國內爛片已無市場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6613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