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繁花》中,李李(辛芷蕾 飾)有這樣一句台詞:“做天下生意,吊四方胃口。”作爲王家衛首次執導的電視劇,《繁花》自开拍以來,也吊足了“四方胃口”。

終於,《繁花》千呼萬喚始出來,1月2日即將在江蘇衛視幸福劇場播出。該劇電影級的質感、多线並行的敘事方式、鮮明濃烈的色彩對比、意味深長的台詞旁白,無不凸顯了導演王家衛強烈的影像風格。

展开全文

關於緣起: 《繁花》呈現的是我哥、姐的生活

《繁花》改編自著名作家金宇澄同名小說,原著曾獲“五個一工程”獎及茅盾文學獎,講述了上世紀90年代初滬上弄潮兒女的起伏人生。

爲何決定把《繁花》作爲自己的首個電視劇作品,王家衛有自己的道理。“我哥、我姐一直在上海,我還有二十多個表兄表姐。他們跟《繁花》裏面的人物基本上是同一代人,我很想知道他們經歷了什么,所以我決定改編這本小說。”

劇版《繁花》由胡歌、馬伊琍、唐嫣、辛芷蕾領銜主演,共同演繹小人物在時代浪潮下抓住機遇、施展才華的故事。胡歌飾演的阿寶白手起家,通過十年奮鬥變成了寶總,成功過,也失敗過,留下一段傳奇;馬伊琍飾演的玲子八面玲瓏、有情有義,與阿寶一起开了一家煙火氣十足的餐廳;唐嫣飾演的汪小姐,與阿寶在時間的洪流裏齊頭並進;而辛芷蕾飾演的李李,則是憑一家時髦飯店攪動整條黃河路。

關於原著:

每個人心裏都有自己的《繁花》

王家衛曾在拍攝特輯中提到,《繁花》全書31章,但沒有連貫的故事,“表面是飲食男女,裏面是歲月和時代變遷。如何下手?簡直千頭萬緒。”

王家衛直言,自己不可能去復制原著:“我只講我能講的,我想講的,我講得好的。文字有文字的優勢,影像有影像的優勢。”一番取舍後,他將重點放在了阿寶身上。“作爲一個劇來說,最有起伏、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應該是阿寶。在原著裏面,阿寶有兩個身份,一個是60年代的工人阿寶,還有一個是90年代‘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寶總。是什么讓阿寶成爲寶總,一夜之間成爲時代弄潮兒,書裏面沒有提過。雖然原著‘不響’,但電視劇可以補白,相輔相成。我們沒有能力完成足本的《繁花》,我們肯定會給出一個你在原著裏看不到的阿寶。”

文學作品改編成影視作品,如何滿足書迷想象?王家衛的建議是帶着《繁花》看《繁花》。“每個人心裏面都有自己的《繁花》,我跟你們一樣,只是一個讀者,我的解讀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對於沒看過原著的觀衆,這個劇集只是蛋糕中的一塊,看完之後覺得意猶未盡,再去看原著”。

關於拍攝: 用電影語境拍攝電視劇作品

作爲享譽國際影壇的導演,王家衛在拍攝《繁花》時,突破了傳統的電視劇制作手段,用獨特的電影語境拍攝手法、鮮明的色彩變化,加上大量旁白穿針引线,給觀衆每分每秒都是大片的觀劇體驗。通過精心構建的鏡頭語言和富有張力的敘事節奏,王家衛呈現了一個“繁花似錦”的世界。

王家衛並未使用傳統的线性敘事手法,劇情呈現上不僅多线並行,而且加入不少閃回橋段。故事一开始,便是已成爲寶總的阿寶遇上一場車禍,而後通過閃回,講述了阿寶如何勇闖股市變身寶總的過程,速寫般勾勒出主角的成長縮影。派出所裏關於車禍原因的調查,主要角色一一登場,在交叉式剪輯中,車禍案“真兇”逐漸揭开神祕面紗,劇情也迎來第一波高潮。蒙太奇手法的運用給觀衆留足了想象空間。

爲了更好還原90年代的風土人情,劇組進行了數年的籌備工作,不間斷地搜集各項資料和田野採風,大到城市風貌變遷,小到日常衣食住行,無不極盡考究。在展現城市景象的同時,也不忘雕琢時光留下痕跡,將觀衆帶入90年代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氛圍中,正如阿寶那句:“時光如⽔,把⼈和事帶來,⼜⼀並帶⾛了。”

1月2日起每晚19:30鎖定江蘇衛視幸福劇場,一路《繁花》盛开!

星標在看



標題:每晚都是王家衛導演作品?鎖定江蘇衛視《繁花》,就對了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6767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