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會喝嗨的時候,經常是各種酒混在一起喝,你敬我一杯白的,我回敬你一杯紅的,沒一會又仰頭幹掉三杯啤的……平時人稱“千杯不醉”,照這種喝法,沒喝幾杯就不行了,就算是酒神恐怕也難以招架。

爲什么酒一喝雜了就容易醉呢?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醉酒是怎么一回事:

醉酒原理

一個人是否喝醉,取決於其血液中乙醇的濃度。

當血液中乙醇濃度在0.05%-0.1%時,人處於暢快的微醺狀態;達到0.3%時,人就會口齒不清,走起路來重心不穩,搖搖晃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喝醉酒了;如果超過了0.7%,人就可能因酒精中毒而身亡。

而乙醇在人體內的分解代謝有三種途徑:肝髒、皮膚和呼吸系統。其中,95%的乙醇需要通過肝髒來代謝,過程如下:

一個成年人分解酒精的速度約爲10-12g/小時,大概相當於一杯355ml的啤酒或148ml的紅酒(個體差異除外)。

展开全文

也就是說,只要我們在喝酒時做到:1、少喝高酒精度的酒,2、循序漸進,慢慢喝,不豪飲,是不會那么容易喝醉的。

二氧化碳加速酒精吸收

但如果這個時候,二氧化碳出場了,那上面兩點你當我沒說。喝過啤酒的人都知道,倒啤酒時,上面會有大量的白色氣泡,跟香檳的氣泡除了外觀形態上的不同,它們本質其實都是一樣的——二氧化碳。

網上盛傳,一杯啤酒加上一杯白酒被稱爲“深水炸彈”,能輕松放倒一個彪形大漢。我沒對此事考證過,如果你感興趣不妨找個大漢試驗一下。但二氧化碳的確具有加速酒精吸收的強大威力,能夠迅速升高血液中的酒精濃度。

注意了,這裏提升的僅僅是酒精的吸收速度,人體內對酒精的分解速度是沒有變化的。這就相當於工作量增加了,但是人手卻沒有增加,那肝髒不得加班加點地拼命幹活才能完成任務啊!

這就導致體內來不及被分解的酒精堆積得越來越多,滲透到血液裏,隨着血液的流動影響到身體的每一個器官,尤其是大腦。從开始的“正常工作”到“微醺”,最後直接“斷片”了。

釀酒原料不同

酒混着喝之所以容易醉,還跟釀酒的原料有關。葡萄酒是用100%的葡萄汁發酵釀造的,啤酒和白酒則多數由谷物發酵而成。不同原料發酵所產生的化學物質不同,當乙醇遇到與它化學結構相近的物質,如甲醇、丙酮等,就會對神經系統造成相似的化學反應。容易傷害腦神經。

釀造工藝不同

釀酒工藝也是酒忌混飲的原因之一。白酒是蒸餾酒,啤酒和葡萄酒都是發酵酒,因此這幾種酒的性質和成分不一樣。白酒除了少量的雜醇油外,主要是乙醇,而啤酒和葡萄酒中還包含很多其他的物質,如二氧化碳、氨基酸、無機鹽、維生素、多酚等抗氧化物質等,其中有些物質也會促進乙醇的吸收,所以將這些酒混合飲用更容易喝醉,而且醉感明顯比光喝一種酒要來得更快更難受。

酒精含量不同

除此之外,各種酒的酒精含量不同,一會兒喝低度數的啤酒,一會兒喝高度數的葡萄酒、白酒,身體對這樣急速的變化難以適應,直接down機了。

1、啤酒中的二氧化碳會加速酒精吸收,肝髒分解代謝的速度跟不上。

2、不同種類的酒釀造原料和工藝不同,相互之間會產生化學反應。

3、各種酒的酒精含量不同,身體反應不過來,直接罷工了。

經常混着喝酒,給肝髒造成的負擔過重,久而久之還可能會誘發肝硬化等疾病。所以,各位在酒桌上要堅持“從一而終”哦!



標題:酒混着喝爲什么容易醉,賣酒的人都不知道,竟然是這些原因!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7079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