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尋沁人酒香,探黃酒文化”爲主題的學術社區活動在學生綜合服務樓105舉行。食品科學技術學院張秀豔副教授爲同學們科普黃酒的歷史文化、發酵技術及品鑑方法,同學們現場體驗輕松有趣的溫水熱黃酒,並對熱黃酒進行DIY調制和品鑑,尋覓沁人酒香,感受黃酒魅力。

世界上現有的常見釀造酒種類有啤酒、葡萄酒、米酒還有日本清酒以及我們今天的主角——黃酒。張秀豔老師向同學們介紹起黃酒的相關知識,“大家都知道黃酒和清酒的原料都是米,那它們有哪些區別呢?黃酒釀造起源於中國,日本引進黃酒釀造後對黃酒的發酵劑和工藝進行調整,於是得到了清酒。”地域、原料與工藝的不同,形成了各色各樣的黃酒風格。張老師隨後從啤酒、果酒、黃酒三種發酵酒的生產原料出發,詳細介紹了啤酒酒花、果酒發酵過程二氧化硫的添加以及黃酒中曲的重要性。

張秀豔老師講解專業知識

隨後,張老師又向同學們具體介紹了黃酒品鑑的方法,主要分爲四個步驟:第一步是觀色,“由於南北方存在原料、曲黴菌群等差異,黃酒有淺黃、深褐色之分,通過視覺觀察時應舉杯齊眉,一看顏色,二看清濁度,三看色澤亮度,四看流動性”。第二步是聞香,分辨是否有曲香、原料香和焦香。張老師補充道:“對於普通人來說,只要聞香後使人心情愉悅,就算是好的黃酒”。第三步是品味,主要分爲六味,即甜、酸、鮮、辛、苦、澀,要求六味協調,滋味要有醇厚感。第四步是回味,是對前三步的總結。張老師介紹道:“同學們剛开始品黃酒,主要關注滋味是否有甜味和酸味,中間階段留意是否有回味,最後就是喝完的總體感受,大家可在接下來的品酒過程中慢慢感受黃酒的色香味”。

展开全文

合作熱黃酒

隨後,同學們迫不及待的开始溫酒品評,現場氛圍十分活躍,大家品嘗後紛紛發表觀點,一致表示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觸到此類黃酒的味道,體驗很是新奇。品評完畢後同學們开始進行熱黃酒DIY調制,同學們選取紅棗片、枸杞、生姜等養生幹貨,橙子、檸檬、蘋果等新鮮水果,肉桂等馥鬱香料,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黃酒之中充分混合,开始“沉浸式”水浴溫熱,一時間活動空間酒香四溢,大家的身子也暖和了不少。資源與環境學院羅子瑤同學表示,黃酒加入話梅溫熱後,酒精揮發,酒的澀味兒明顯減少,保留了一種混合的酸甜口感,十分溫暖,回味無窮。

“通過這次活動,我對中華民族的酒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原來熱黃酒和熱紅酒相比,更有一番風味。”文法學院王雨薇同學談道。

張秀豔老師與同學們合照

張秀豔老師希望大家以此次活動爲契機,提升對黃酒等傳統釀造酒的關注度,學習如何品鑑黃酒,將感官和情感融合在一起,領略其中的人文內涵,了解我國源遠流長的酒文化的深厚底蕴,重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與傳承。

來源 | 研究生科學技術協會

編輯 | 鄭好

校對 | 吳昊

審核 | 鎮志勇



標題:學術社區|師生共探黃酒文化、尋沁人酒香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7094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