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事情,都應掌握一個度,否則過猶不及,飲酒也是如此。

飲酒是一件看似簡單卻並不是那么簡單的事兒。我國古代很早就認識到過量飲酒對人身體、對社會的危害。於是有了《酒德》、《酒警》等倡導在品味美酒的時候,盡興時勿濫飲,醉飲。更有“好花乘看半开時,好酒宜在半醉中”提倡文明、適量飲酒的形象描述。有帝王“酒助禮儀社稷康,色育生璽重綱常”的詔示天下。大禹避酒勤朝政就是一個經典故事。

夏朝开國君王大禹因治水有功,帝舜將天子之位禪讓與他。但是也因爲國事操勞而十分辛苦,巨大的壓力,使得他喫不下飯也睡不着覺,正當他因病體不支,不能全力爲百姓謀事而感到愧疚的時候,共工又引洪水前來作亂。禹的女兒眼看着父王每天繁忙國事,感到十分心疼,便與服侍大禹膳食的儀狄相商,請其到山裏獵得一些山珍美味,給父親滋補身體。

有一天,儀狄來到深山打獵,意外地發現了一潭發酵的汁液,並散發出一股奇特的芳香。儀狄十分好奇,便小心品嘗了一下,一嘗之下,感到全身筋骨活絡,一種舒適、奇妙的感覺令其大爲驚奇,想不到自然神工竟是如此奧妙,儀狄靈機一動,將此汁液盡數收集,帶回朝中獻給了大禹。大禹被這醇厚濃鬱的味道深深吸引,於是胃口大增,精神百倍,體力也很快恢復,不久便率領衆人前去迎战退敵了。

儀狄看到酒液在大禹王身上的神奇作用,受到很大鼓舞,決心自己嘗試釀酒。經過努力,研制出了一套人工釀造技術,讓更多的人都能品嘗到如此甘美的瓊漿。此後,儀狄在幾個夥伴的幫助下,不斷總結經驗,深入探究,反復試制,終於釀造出了各種不同口味的美“酒”。

大禹王率衆打敗了共工凱旋以後,爲了犒賞有功將士,決定大擺盛宴,用此絕妙的飲品來款待、犒賞英勇善战的勇士們。勇士們喝了這純美香甜的汁液,都覺得通體舒泰,飄然若仙。於是,大家都不由开始貪戀這人間美味,愈喝興致愈高。大禹即興封儀狄爲“造酒官”,專爲朝廷造酒。孰料想由於貪杯,大禹喝得酩酊大醉,酣睡不醒。第二天早朝時,大家遲遲不見大禹的蹤影,直到日上三竿,才見大禹匆匆而來,面帶愧色地說:“酒雖然好,卻使我荒廢了朝政,後來的國君如果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一定會有因爲飲用美酒而亡國的。”

《战國策?魏策二》對此有着詳細記述:“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

儀狄堪稱造酒高手,所造之酒也堪稱美酒,又是禹的愛女讓儀狄精心爲禹所造,禹卻從這酒的甘美之中,嘗出了酒的巨大危害:“此物誤國”,遂成爲禹標志性的爲人從政之風。據《古文尚書?虞夏書?五子之歌》載,爲了讓子孫與自己一樣,對酒的危害高度警覺,禹還把戒酒和戒色、戒奢一起,寫進了祖訓,警告道:“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彤牆,有一於此,未或不亡!”

做任何事情,都應掌握一個度,否則過猶不及。飲酒也是如此,推杯換盞間若不加控制就容易在不知不覺中過量甚至超量飲用,酒精得不到有效分解,導致醉酒後比較難受。正如孔子所說,“唯酒無量不及亂”,飲酒要自我控制,適量而不爲亂,亂就是失去常態,亂則影響健康。大禹避酒勤朝政的背後深意演繹的是酒本身是有利於身體健康的產品,當人們適度飲酒才能發揮正面健康之角色,人們飲酒要揚酒之利,避酒之害。



標題:逝川醬酒:“理性飲酒”從儀狄時期就开始了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7127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