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能不能煮着喝呢?

答案是能!

尤其是冬天,更適合煮。

而且,茶煮着喝,並不是什么新鮮事,也不是當下有些人所說的“時尚”飲法。

實際上,早在千百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是煮茶來喝。

這在茶聖陸羽的傳世名作《茶經》中,就有專門的論述。且在唐宋時期,煮茶不僅是一種喝茶方式,還發展成了一門茶藝。

只不過,現如今的“煮茶”與當時的“煮茶”,並不完全是一回事。

唐宋時期爲什么會有煮茶,與當時茶葉制作特點及人們的品飲習慣有着密切關系。當時的茶葉主要是制作成團片狀,即“團茶”。制作工藝比較粗糙古樸,茶葉比較苦澀。

當時的煮茶,首先是要把茶葉搗碎,再加入蔥、薄荷、鹽等調料一起煮着喝,有如“茶粥”一般。因此,當時煮茶是爲了喫茶,而不是喫茶。

現在的煮茶,一般情況下,主角肯定是原茶,例如:老白茶、老普洱,也可以添加一些諸如蜂蜜、紅糖、生姜等輔料。而且,茶葉壓根就不用搗碎,而是直接在鐵器、陶器等器物上煮。現在的煮茶,雖說在茶藝方面還保留一些傳統,但更多考慮的是健康養生意義上的煮法。

尤其是在寒冷幹燥的冬季,燃薪烹茗或直接用電熱水壺加熱,喝上一杯適合用來煮茶喝的茶葉,既讓人渾身舒暢,從內到外散發出一股暖意,驅溼止寒,預防感冒;又不失爲冬日裏的一件樂事。

當然,話說回來,煮茶也不是隨便煮。注意這兩大關鍵事項,可以讓茶葉煮着喝更放心,更健康,不要等好茶被煮壞了才後悔。

關鍵在於:一看水質,二看茶葉。

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被奉爲茶書圭臬的《茶經》就說:“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雖說如今我們無法按照茶經的說法一一嚴格對照,因爲每個人的泡茶條件不一而足。

但水質是關系健康喝茶的第一道門檻,不得不重視。最好是選擇礦泉水或者純淨水。如果沒有條件,選用自來水,也最好提前靜置一段時間,消除下自來水裏的氯氣。

另外,有些地方的水質太硬,本身就非常不適合用來煮茶,例如我國西部地區,水質太硬,含有過多礦物質,茶水很容易出現沉澱物。

此外,也並不是所有茶都適合煮茶。比較嬌嫩的綠茶、黃茶、白茶等需要用衝泡方式,才能品味出茶葉的原味和層次感,煮茶反而“嫩茶熟泡”;重發酵或後發酵的茶類或者陳年老茶,如:普洱熟茶、陳年老普洱、老白茶、陳年老鐵等,倒是適合煮來喝。



標題:冬季這樣喝茶,比泡着喝更有味道、更利於健康,你知道嗎?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7444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