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電視劇《歡樂家長群》在芒果TV播出至第6集。在最新的兩集劇情當中,一年級三班的班主任老師督促家長們趕緊選出“家委會主任”這個所謂的“職務”,並且告知各位家長,“家委會主任”這個“職務”是幫助老師幹一些輔助性工作的。繼而,劇情內容當中,選出了一個所謂的“家委會主任”。

注意,我這裏,對“家委會”和“家委會主任”這幾個字眼,都打上了雙引號。我認爲,無論是“家委會”還是“家委會主任”,存在都是不合理的,它們都不應該有一個名字。

《歡樂家長群》到這裏,已經給自己結結實實地挖了一個巨大的坑,這個坑,如果劇情內容後續無法填平的話,那這部電視劇便注定是一部典型的竊取熱點話題的懸浮劇了。它給自己挖的什么坑呢?

劇情內容當中,這所小學的校長和所有任課教師,都認爲“家委會”和“家委會主任”有存在的必要——劇情當中告知觀衆,“別的班都已經選出了家委會主任”。“家委會”和“家委會主任”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嗎?顯然,到這裏,《歡樂家長群》需要通過劇情的方式,進行自圓其說了。

該劇第一次的自圓其說,是學校要召开運動會,班主任老師把這個消息發布在了群組當中。繼而,“家委會主任”开始給各位家長安排任務,又是准備水果,又是准備綠豆湯,又是准備銘牌和口號等等,並且,還有家長請的攝影師要進入校內給學生們拍照,還有家長來現場維持秩序等等。

展开全文

老編不才,有不少在各校任教的同學。我廣泛地問了一下。大家都回答了相同的內容。首先,校外的食品,是斷然不讓家長送入校內的。其次,校外人員,是很難進入校內的,即便是开運動會。更是有同仁告知,學校开運動會的時候,是最容易出事兒的時候,家長們肯定是不讓進去的。

我咨詢的這些同學當中,包括《歡樂家長群》當中呈現地點北京的同學。顯然,在該劇當中,第一次呈現“家委會主任”的任務,便非常懸浮了。學生家長們熬制好了綠豆湯,送到學校運動會的操場上去,是斷然不可能的。如果這部電視劇的編劇和導演強行說可能,那請告知一下,編劇採風的時候,發現哪所學校可以校外送入校內綠豆湯。

校外食品不入校,這是常識。編劇和導演不能老搞書齋創作那一套!話說,編劇和導演但凡有個孩子上個正常一點的學校,他們都應該知道,現在的學校,是不允許家長往裏邊送綠豆湯的。誰硬洗地,說能送,就請告知能送的那所學校具體名字。

同時,學校开運動會,校外人員能進入這件事情,都是不可想象的。家長們還維持秩序,拍攝照片等等?搞什么呢?現在的校園安全,是校長們最重視的。別說北京,十八线小城市的中小學,家長們進得去嗎?哪位家長在孩子开運動會的時候,能進入學校,給孩子拍照了?誰說能,請說學校具體名字。

我素來認爲,“家委會”和“家委會主任”是毫無存在必要的。這個東西,不過是幫助老師們收一下錢的工具和工具人罷了。而老師們爲什么在一些相對合理的收費當中,不敢自己收費呢?比如說,班級要打印一下試卷,確實會產生幾塊錢或者十幾塊錢的費用。這個費用,爲什么班主任不敢自己收呢?

原因也簡單,就是班主任怕事兒,腰板子不直,沒有了曾經師長們的脊梁骨罷了。這個時候,這個“家委會”和“家委會主任”出現了,皇帝不愿意幹的事情,總是會有太監來幫着幹的。一部對社會負責的電視劇,對於“家委會”和“家委會主任”一定要持有否定與批評的態度。不然,它就需要解釋這個玩意兒存在的合理性。

顯然,在《歡樂家長群》這部電視劇當中,編劇用老師的口吻告知觀衆,這所學校,老師們動員,讓每個班都組織了“家委會”和“家委會主任”。既然如此,這部電視劇就需要去展現,這個“家委會”和“家委會主任”有什么真正的用處。顯然,到目前爲止,觀衆們光看到這個“家委會”和“家委會主任”作妖了,沒看到它們有啥用處。

有什么用?這是《歡樂家長群》需要自己填平的坑。我擔心,這部電視劇的編劇和導演,缺乏真正的校園採風,也並不了解國內的校園生活,創作出來的電視劇,蹭着熱點,搞着懸浮。所以,這個坑,他們填不平。話說,該劇當中,學生們參加一個運動會,每人要搞上百元的水果補充營養。編劇和導演,又犯了國產懸浮劇的老毛病了吧?一百塊錢,能买多少個蘋果,編劇和導演知道不?

想撐死每一個孩子嗎?就是換成榴蓮這種很貴的水果,每人一百,也夠每個孩子“喫一壺”的了吧。懸浮劇,都沒這么懸浮的了。(文/馬慶雲)



標題:《歡樂家長群》6集過後,給自己挖了大坑,若填不平,必成爛劇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7825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