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是生活中常見的藥食同源藥材,其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溼,健脾寧心的功效。臨牀常用於治療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症。

下面介紹茯苓的功效與食用禁忌,再分享幾款茯苓藥膳給大家。

茯苓的功效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處在生活以及工作的雙重壓力之下,睡眠質量會受到一定影響,容易出現失眠、睡眠淺或者多夢的現象。這種情況下就可以適當服用一些茯苓食療,對改善睡眠情況有着非常顯著的效果。

具體而言,茯苓的功效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茯苓利水滲溼、健脾安神的功效十分顯著,可以幫助我們排出體內的溼氣,改善脾胃虛弱。

2、茯苓能夠健運脾氣,促進中焦運化,有助於把體內溼氣排出體外,並且可以平衡水火氣血運行,滋養五髒六腑。

展开全文

3、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茯苓含有卵磷脂,有助於降血脂、抗腫瘤和抗衰老。

4、茯苓還可以改善代謝障礙,有助於控制血糖,安神的效果有利於改善睡眠質量。

茯苓的食用禁忌

外感發熱及熱病火盛,陰虛而無溼熱、虛寒、氣滯的人慎用或禁用茯苓。如果是腫瘤患者,應該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服用。心腎不交導致的失眠者不宜多用小孩、孕婦、哺乳期婦女不宜多用

分享6款茯苓食療

1、茯苓粳米粥

將適量粳米和茯苓粉一起煮成粥,然後調入適量白糖食用,具有健脾寧心的作用,適用於失眠、心神不寧等人群。

2、四神豬骨湯

用幹淮山30克,茯苓30克,芡實30克,蓮子30粒(可帶芯),陳皮6克,豬骨300克,一起煲湯。此湯膳具有健脾、養顏、祛溼的功效。

3、茯苓薏米餅

用茯苓、薏苡仁、白面粉各30克,白糖適量。以上材料研成細末和勻壓成餅,蒸熟。此餅具有調和脾胃、促進飲食之效,較適合小兒食用。

4、茯苓赤小豆粥

茯苓搭配赤小豆和粳米一起煮粥可以利水消腫、健脾除溼,適用於水腫尿少等人群。先將適量赤小豆浸泡一段時間,然後和大米一起下鍋煮粥,粥將成時加入適量茯苓粉攪拌均勻,再煮幾分鐘即可。

5、茯苓枸杞茶

准備茯苓10克,枸杞子5克,紅茶5克。將枸杞子與茯苓共研爲粗末,加入紅茶,用开水衝泡即可,如將茯苓、枸杞煮沸煎水,衝泡紅茶效果更佳。此茶飲有健脾益腎、利尿通淋的作用,適用於慢性腎炎、少尿、尿痛、尿道炎等。

6、茯苓包子

【材料】茯苓50克,精白面1000克,豬肉500克,生姜15克,胡椒粉5克,麻油10克,紹酒10克,食鹽15克,醬油100克,大蔥25克,骨頭湯250克。

【做法】將茯苓去淨灰渣,剝去殘皮,用水潤透,蒸軟切片,然後加熱煮汁,每次加水約400克,加熱提取3次,每次約煮1小時,3次藥汁合並,濾淨,再濃縮至500克待用。用藥汁合面,揉和成團,堆置發酵。將豬肉絞碎,與調料混合做餡。再用鹼水揉面團,壓成20個面皮,包入餡料,做成生坯,放入蒸籠內用旺火蒸15分鐘即成。供早點食用。

【功效】安心養神,益智健脾,除溼化痰,利水消腫。治脾虛溼盛所致泄瀉、水腫、驚悸失眠等症;對神經衰弱,貧血,結核病,咳嗽痰多,食少無力,皮膚粗糙等病均有補助治療作用。

來源:新會市中醫院、養道有方、廣東中醫藥

編輯:程煥映 溫嘉林

責編:陳廣泰

猜你喜歡

【圍觀】把水果做成菜?廣東人是怎么想出來的!

【健康】車釐子降價,可以狂炫嗎?有人“喫進急診”?這類人要慎重!

【健康】喉嚨腫、吞刀片……攻擊嗓子的新病毒來了?

↙請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官方網站!

點個【在看】收藏起來!



標題:【養生】茯苓利水滲溼、健脾寧心,分享6款食療方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7853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