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將至,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去火氣、健胃氣”的藥茶方,過年時煮上一杯,也算是提前給大家送去的新年“舒心福”了。

這份茶飲的配方出自近代名醫張錫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書中記載一位四十歲的婦人,總覺得“脅肋疼痛”,反復求醫治療,湯藥喝了不計其數,始終沒有治好,以至於喫飯都沒有胃口。幾經輾轉後,找到了名醫張錫純,想尋個治療之法。

張錫純認爲婦人是“肝氣不舒、胃氣不降”的病症,她總是愛生氣,這就是肝氣鬱滯的典型表現,肝鬱日久自然就會克制脾髒,進而出現食欲減退,納食不香的症狀。張錫純沒有用柴胡、白術之品來疏肝健脾,而是選用了生麥芽12克以升肝氣,生雞內金6克以降胃氣,生懷山藥30克以培養髒腑之氣化,防其因升之降之而有所傷損。就是這樣如茶飲般簡潔、清靈的方子,十余劑,婦人的病症就完全消失了。

其實在張錫純使用生麥芽的醫案中,還有這樣的記載:一位三十余歲的婦人,柔柔弱弱,語聲低微,看起來一派“氣分虛弱”的表現,卻平素愛生悶氣,張錫純僅用一味生麥芽30克,煎湯飲之,這位婦人服後就覺得氣機順暢了。

疏肝理氣生麥芽

展开全文

▲麥芽藥材

麥芽就是大麥的成熟果實經過發芽、幹燥而成的谷物。清代名醫陳修園在《神農本草經讀》中說:“凡物逢春萌芽而漸生長,今取幹谷透發其芽,更能達木氣以制化脾土,故能消導米谷積滯。推之麥芽、黍芽、大豆黃卷,性皆相近。而麥春長夏成,尤得木火之氣,凡怫鬱致成膨脹等症,用之最妙。人但知其消谷,不知其疏肝,是猶稱驥以力也。”意思就是,經過發芽後的大麥得到了足夠的舒展,可以更好疏導鬱滯的肝氣,消導谷物的積滯。

炒麥芽茶來消食

▲炒麥芽

當喫得太飽不舒服時,大家都會想到的大山楂丸、健脾丸、焦三仙,而這些藥物中都包含着麥芽的身影。《調燮類編》認爲:“大麥性平涼,助胃氣,爲面勝小麥,而無燥熱;今人喜小麥,而諱言大麥,豈知衛生哉”。《本草綱目》言麥芽:“消化一切米面諸果食積。”如果說生麥芽可以疏肝理氣,那炒麥芽則更善於健脾消食。年關將近,俗話說“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在喫了這些米面薯芋類的食物後,不妨給家人們准備上一杯炒麥芽茶,用“原湯”化解“原食”,恢復脾胃元氣。

麥芽還是回乳良藥

除了上面提到的作用,麥芽還是一味“回乳”的良藥,哺乳期女性需要格外注意。《得配本草》中記載麥芽:“入足陽明經。除痰飲,化癥結。治一切米麥果積。治婦人乳祕成癰。”《滇南本草》中記載麥芽:“治婦人奶乳不收,乳汁不止。”

麥芽的回乳作用在於劑量,小劑量催乳,而大劑量回乳。有回乳需要的媽媽們可以用120克生麥芽或炒麥芽煎湯煮水服用。

免責聲明:

本公衆平台凡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所採用的非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均標注來源,由於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果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認爲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請及時用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採取適當措施。

更多精彩推薦

1

二十四節氣 | 小寒:趕上“冬三九”的最

後十天,溫補氣血,固護元氣,提升腎

2

食療養生 | 分享6種天然護肝食材,常見

且易得

3

養生知識 | 感冒高發期,教你如何預防

END



標題:食療養生 | 去火氣、健胃氣,新春將至,送您一杯舒心茶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7933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