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溫靜導讀2024《遼視春晚》一經播出,就再一次收獲了觀衆的如潮好評。《遼視春晚》已成爲遼寧的新“地標”,《遼視春晚》選擇用多樣化的設計語言,賦予舞台更多的藝術想象力,不僅營造出置身於萬家燈火、喜慶祥和的大氛圍,更讓晚會的舞美與視效高度契合,引人入勝。

主編溫靜導讀2024《遼視春晚》一經播出,就再一次收獲了觀衆的如潮好評。《遼視春晚》已成爲遼寧的新“地標”,《遼視春晚》選擇用多樣化的設計語言,賦予舞台更多的藝術想象力,不僅營造出置身於萬家燈火、喜慶祥和的大氛圍,更讓晚會的舞美與視效高度契合,引人入勝。

來源:CMNC—主編溫靜

2024《遼視春晚》一經播出,就再一次收獲了觀衆的如潮好評。除了讓人津津樂道的精彩節目,這台晚會的舞美設計同樣讓人眼前一亮。

事實上,一台品質優秀的晚會,在更爲適配的舞美設計的烘托下,不但能讓節目的情感表達實現錦上添花的效果,還能更好地營造整體氣氛,帶給觀衆更強的代入感與沉浸感。年年創新設計,年年花樣翻新,在觀衆眼中,每年《遼視春晚》的舞美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句話概括,就是恢弘大氣的感覺!這么多年看下來,從不會讓人覺得審美疲勞,就是年年都有熟悉感,年年又都不一樣,已經有了自己的專屬風格。”

1

舞台結構靈活多樣,

爲節目表達錦上添花

對於每年《遼視春晚》的舞美設計來說,中國年的標志性元素都是必不可少的,今年更是令人嘆爲觀止。結合環繞式LED顯示屏和穹頂結構的精巧設計,整個演播大廳被打造成了一個巨大的燈籠形狀,營造出喜慶、大氣、色彩濃鬱的總體氛圍。在舞台設計方面,不僅有佔據了大面積的主舞台,還有從觀衆席中延伸出的副舞台,兩個舞台相對而設並且相互貫通,依據晚會節目的不同類型與形式,主副舞台搭配使用或單獨使用,不僅賦予藝術表達更大的發揮空間,也讓嘉賓的表演方式更加靈活多變。別出心裁的設計感延續多年,儼然已經成了《遼視春晚》的特色之一。

展开全文

歌舞《朝陽花开》

在今年的晚會上,一首《朝陽花开》唱出了遼寧人對家鄉的向往。伴隨着前奏響起,演唱者海泉與高進從觀衆席中間的副舞台出場,而鏡頭調轉,主舞台上呈現的則是由八人組成的“理想人聲”阿卡貝拉合唱團,如此的出場方式,讓整個表演有種超越時空的“對話感”,仿佛他們的眼前正是歌詞中回頭看見的家鄉。給許多觀衆留下深刻印象的歌曲《遼寧是個好地方》,艾熱、早安、威爾三位國內頂級說唱歌手各具特色的演唱風格,讓人耳目一新。他們身後是精彩的街舞技巧和情景再現,整個主舞台都洋溢着喜慶、熱烈的青春氛圍,當畫面回到副舞台,觀衆則會看到由一支搖滾電音樂隊和dj帶來流行時尚的熱力表演,瞬間點燃了全場的激情,這正是舞美結構多維立體功能性的最佳體現。

2

360°環繞屏幕,

多樣設計語言有多樣驚喜

基於整個演播廳的巨型燈籠框架,晚會大膽應用360°環繞視覺結構,實現了一屏通用、一屏百變的靈活效果,讓舞美結構更加飽滿豐富。比如,由哈薩克斯坦歌手迪瑪希演唱的歌曲《萬裏夢同心》,唱出了“相知無遠近,萬裏尚爲鄰”的國際友誼,在360°環繞大屏上,隨着音樂節奏緩緩“流淌”的是一條熠熠生輝的金色道路,它發源於山川之間,蜿蜒而下越來越寬闊,仿佛中國倡議“一帶一路”建設的美好前景,當流光溢彩布滿整個演播廳,觀衆也瞬間就沉浸在這如夢似幻的美好氛圍裏。

歌舞《萬裏夢同心》

通過特殊視效的應用,晚會將虛擬場景與現實舞台充分融合,讓觀衆體驗到意料之外的新視角和震撼的視覺效果。今年晚會的“打开方式”充滿新意,一位紅衣背包客沿着雪道快速滑下,兩側閃過遼寧的地標建築,盡頭是外形爲巨型紅燈籠的晚會現場,這寓意《遼視春晚》已成爲遼寧的新“地標”,當鏡頭穿梭進現場的那一刻,晚會也由此正式拉开序幕,觀衆驚嘆“好家夥,‘嗖’一下晚會就开始了,太驚豔了!”還有开場舞中,釋小龍站在鼓面之上,一套拳腳功夫打得虎虎生風,衆多武者舞動起波光閃閃的金扇,好似龍的鱗片,瞬間勾勒出一條巨龍,隨着釋小龍的動作在他頭頂呼嘯飛過,全域多維的視覺效果讓整條龍看起來活靈活現,不僅貼合龍年主題,觀衆也因巨龍的雄姿英發而倍感振奮。

在一場具有合家歡屬性的聯歡晚會上,新技術的使用不應喧賓奪主,妨礙節目的情感表達,與晚會的整體調性相悖。相較於那些簡單粗暴的“炫技”,《遼視春晚》選擇用多樣化的設計語言,賦予舞台更多的藝術想象力,不僅營造出置身於萬家燈火、喜慶祥和的大氛圍,更讓晚會的舞美與視效高度契合,引人入勝。

3

差異化個性體驗,

構建全新觀演關系

對於觀衆席的安排,《遼視春晚》也同樣做到了年年有新意、次次有驚喜。今年,晚會在觀衆席增設了多個家庭表演區,作爲營造春節氛圍的演出場景,生動地展示出過年喫餃子、貼春聯、放鞭炮等兒時記憶中的幸福時刻,將晚會的年味瞬間提升,也讓電視機前的觀衆置身其中,感同身受。

小品《老公寄存處》

與此同時,今年的晚會也更加注重觀衆的節目參與感,在小品《老公寄存處》中,郭冬臨坐在觀衆席間闲話家常,從節目的开始就將觀衆帶入到情節中。在相聲《故鄉情》中,馮鞏、王振華、潘斌龍三位演員在讓表演更具貼近性的同時,也讓觀衆更加近距離地體驗着演出的魅力。

相聲《故鄉情》

無論是熱烈的歌舞,還是詼諧的小品相聲,現場觀衆都是表演的一部分,因爲他們在錄制時給出的真實反應,帶入到電視機前的觀衆視角,恰好成了最好的氣氛助燃劑,熒屏兩端,同頻共振。

曹禺先生曾說,沒有舞台美術就沒有戲劇。舞台美術既是一種藝術,也是一次與觀衆的對話,它的本質是情感的表達與抒發。既有品質過硬的節目內容,也有兼具創意與態度的舞美設計,二者相輔相成,成就了專屬於《遼視春晚》的品牌魅力,更賦予其長久的生命活力。



標題:靈活多變富含巧思,2024《遼視春晚》用創新展示遼寧新形象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7987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