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娛樂原創

文|方正 編輯|樸芳

創5的風正在刮向泰蘭德。

如果以後要編撰內娛秀綜史,《創造營亞洲》應該是無法被繞過的一頁,這檔由WeTV(騰訊視頻國際版)出品、在泰國落地制作、國際選手比例拉到50%以上的秀綜,明顯迥異於過往所有創系秀綜。

2月3日,《創造營亞洲》正式上线WeTV並在首頁大篇幅宣發,與此前大家想當然認爲的內娛搬運節目不同,導師團裏泰國人佔4/5,泰國選手佔到所有70位參賽選手的31/70,整個節目“泰味”十足,且聚攏中日韓、東南亞、印度、美國等各地小姐姐把節目的國際化程度拉到頂峰。

秀綜出海,是近兩年最撩撥三千秀粉心的一件事,去年TVB攜手優酷國際版合制的《亞洲超星團》在香港“換皮”復活,秀綜出海終於從傳言變爲現實。

而不到兩個月,混雜多國語言、國際化更徹底的《創造營亞洲》就在今春再度襲來,是時候對如今的海外秀綜模式做一番深度觀察了。

泰味選秀很international

當70位來自於不同國家的女孩整齊劃一地唱跳起來,幾句“Hey,summer dream!summer dream!”喊得響亮,看慣內娛秀綜的觀衆立馬就咂摸出這味道的不同。

展开全文

無論是這首全英文主題曲《SUMMER DREAM》,還是節目裏被反復cue到的主題口號“It's our time! ”,亦或是全片英語、泰語爲主的混雜語言系統,都昭示着《創造營亞洲》是一檔相當international的獨特秀綜。

“泰味”是節目帶給人的第一印象。

讓我們先拆解下這個節目英文名CHUANG ASIA THAILAND,CHUANG無疑代表的是鵝廠創系綜藝模式,ASIA表明節目影響力走向全亞洲的野心,而THAILAND則是節目此番落地執行與率先服務的市場區塊。

立足泰國,走向亞洲,構成了該節目某種精神內核。爲此,我們看到《創造營亞洲》的聯合出品方找來了泰國主流電視台ONE31、播出機構GMMTV、Have Fun Media、411 Entertainment旗下4Venture等,節目的首要服務目標是要讓泰國本土觀衆“买單”。

爲何選擇在泰國落地,犀牛君認爲,這與泰國近些、年日益成長爲包容全世界文化的娛樂勝地有關,如今的曼谷日常吞納全世界遊客,多元文化交融的此地孕育出了最熱情好客的粉絲文化(王嘉爾泰國演唱會熱度一度衝上內娛熱搜),這都爲節目從泰國出發制造一支“全新亞洲女團”奠定了多維度基礎。

而所謂泰國的就是世界的。

看罷首期《創造營亞洲》,泰國風情是撲面而來,31名泰國小姐姐統領了這季觀衆的審美認知,像這次初舞台首個登場的The Little Wishes組合,可愛元氣的氣質裏也都夾帶着一股泰味,下一步泰式元氣即將席卷全球了嗎?

而導師方面,除了由來自中國香港的王嘉爾佔C位,其余四位吳翊歌、羅傑夫、李永欽、鄭乃馨盡數出產於泰國本土,盡管四人還達不到Lisa那般國際影響力,但在中韓等國男團女團出道的好幾位絕對是泰娛TOP級唱跳藝人。

因此,以泰國爲中心基站,《創造營亞洲》猶如曼谷的微型化身,主打一個歡迎全亞洲乃至全世界練習生英才前來成團,秉持的是一個很大膽的選角理念。

據悉,《創造營亞洲》節目組歷經半年從幾千人中選出了70位學員,除泰國學員來了31人外,中國選送了19位,剩下學員被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印尼、美國等國家瓜分,international成分超越以往任何一季。

WeTV出海暗藏深意

《創造營亞洲》爲何呈現如此樣態呢?

WeTV這次的出海恐怕暗藏深意。

事實上,早在幾年前,《創造營2021》就已然吸納了超四分之一海外學員,最終選出的限定男團INTO1有5位均爲外國人,拓展了內娛市場多元偶像土壤,也讓內娛秀綜的國際化操盤和後續運營有了落地經驗。

換言之,其實此次《創造營亞洲》的項目策略延續了此前的創系思路,只不過這次嘗試邁的步子更大。此番項目創制的核心思路是,中國的WeTV輸出“模式”,再交由泰國本地團隊負責“執行”,並由王嘉爾公司白米範負責成團女團在全亞洲範圍內的市場運營,可謂是一次“中泰兩开花”的歷史性合作。

而平台層面的战略考量則更超前。

要知道,騰訊視頻從2019年就开始積極布局出海業務,WeTV(騰訊視頻國際版)推出後相繼落地於泰國、印尼、越南、印度等多個國家,這些年內娛爆款《陳情令》《星漢燦爛》《狂飆》等都在泰國乃至東南亞圈攬不少劇粉,《陳情令》的肖战王一博、《你是我的榮耀》的楊洋、《錦心似玉》的任嘉倫都曾被親切稱呼爲“中國老公”。

時至今日,WeTV在泰國乃至東南亞市場的覆蓋度、影響力都已有目共睹。而據此前WeTV海外業務負責人李凱晨採訪時透露,繼出海第一步輸出華語劇集,扶持做本土劇集(泰劇、印尼劇、馬來西亞劇)後,第三步就要开始做綜藝了。

實際上,《創造營亞洲》區別於此前國內綜藝模式賣到海外的項目,它是真正意義上進行綜藝IP對外輸出、整個制作由WeTV主控的項目。

由此來看,如今WeTV出海暗藏的深意,是看到了長視頻平台增長遇阻向外拓展市場的迫切需求,並尋求給toB綜藝產業帶來更多商業夥伴。

可以看到,這次《創造營亞洲》招攬到的冠名商是全球知名旅行品牌“Trip”,其招商總體量據說破了泰國本土綜藝的一個贊助費記錄,這證明此出海模式有繼續在全球其它市場“落地”的可能。

秀綜回潮還要時間

所以內娛秀綜回潮了嗎?

目前答案還是不確定的。

一來,秀綜出海歷經了《亞洲超星團》《創造營亞洲》這兩役,該“生意模式”已然跑通與成形。下一步《超星團》會否有第二季、創系模式會否繼續產出“免籤國家”新加坡篇、馬來西亞篇,都令內娛觀衆相當期待。

二來,因這些出海秀綜的播出平台base在中國香港乃至海外,國內觀衆較難看到,內娛觀衆對這些節目的關注顯然遠遠不及過往,多年前這股101系秀綜狂風似乎已再難吹回神州大地。

這就涉及到綜藝模式過時的問題。實際上,必須承認,連101系秀綜誕生地韓國都遇到了該類節目制作瓶頸,何況是國內制作方。更棘手的是,這些出海秀綜的熱度乏力,其實與綜藝觀衆厭倦了101系選秀模式關系密切。

看回韓國,今年韓國开年比較受關注的一檔綜藝,是去年底开播平均年齡60歲的音樂類真人秀——《Golden Girls》。節目由JYP娛樂的老板樸振英發起,這種“高齡選秀”似乎確實比延續太多年偏同質化的101系秀綜更具話題號召力。

所以說,秀綜出海面臨的前路還長路漫漫,到底要以怎樣的姿態輸出內娛先進的綜藝制作理念去海外“开花結果”,綜藝人們還需繼續打开腦洞。



標題:《創造營亞洲》:秀綜回潮不易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8013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