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2日刊 | 總第2331期

隨着春節假期的結束,打工人們开始復工,2024春節檔電影混战也落下了帷幕。

根據國家電影局2月18日發表的數據,我國2024年春節檔電影票房高達80.16億元,創造了新的春節檔票房紀錄,觀影人數達到了1.63億。

與電影市場的多方混战不同,電視劇市場在春節期間可謂是《南來北往》一枝獨秀。

登陸央八黃金檔,首播第一天收視率就破3,要知道當年的爆款《人世間》开播第21天才破3,這無疑是非常優秀的成績;

开播14天愛奇藝熱度破9500,成爲國民爆款,同時還穩坐雲合數據榜首;

展开全文

微博話題閱讀量高達19.93億,抖音話題播放量破百億,相關劇情被觀衆津津樂道,引發了不小聲量的討論。

《南來北往》以高收視、高口碑拉爆電視劇春節檔,實現了“躺贏”。

但這可不是偶然,是“蓄謀已久”。《南來北往》自籌備之日起就做足了萬全准備,對打贏春節檔勢在必得。

與以往的年代劇不太一樣,《南來北往》的底色是溫暖、治愈的,又帶着東北人特有的插科打諢,不時幽你一默。作爲一部輕喜劇,《南來北往》不會有時代壓在肩上的沉重感,反而是給人昂揚向上的希望。

《南來北往》將觀衆們帶回那個淳樸又充滿希望的年代,年輕人也許只覺得新奇,但是父母輩看劇時卻會被劇中的糧票、布票、二八大槓、收錄音機勾起最深處的記憶,回想起自己意氣風發的青蔥歲月。

“小南北”帶給父母們的情緒價值直接拉滿,爲春節團聚的家庭帶來了新的樂趣,是家庭和睦氛圍的助燃劑。

之所以能達到這種效果,當然是因爲從劇本到制作再到演員,《南來北往》都拿出了最大的誠意,做出兼具時代價值與觀衆喜愛度的優質作品,而非只顧圈錢的“產品”,能夠領跑春節檔,自然是意料之中。

1

聚焦乘警題材新穎

大時代下的小人物

《南來北往》的首個創新點就是題材,拋棄了年代劇經常使用的設定,如村幹部脫貧、企業家創業等,聚焦鐵路乘警這個新鮮題材。

說到乘警,大部分人都會將其與乘務員混淆,甚至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職業。乘警從屬於鐵路公安系統,是正兒八經的公務員,主要職責是依照國家法律法規,保護車上乘客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因此不少人對此充滿了好奇,《南來北往》憑借新鮮的題材設定就吸引了一大波觀衆,佔盡了先機。

爲了寫好七八十年代的鐵路乘警,劇組和編劇高滿堂組織了兩次採風活動。第一次去到濟南鐵路公安局,與局裏的老公安進行交流,加深對鐵路公安的理解,收獲了不少故事和素材,完成了第一版劇本。

後來高滿堂則是又找到了幾個原型人物,聊了聊他們的家庭生活,火車上發生的丟包、丟孩子的案件是如何破獲的,以及四十年來上車下車的乘客的故事。回來後高老師不斷修改打磨,到最後拍攝時,用的已經是第五版劇本了。

高老師認爲,如今公安題材劇走到了一個需要擴展、开拓、再提高的階段,不能整日在案件裏纏繞着,包括緝毒、掃黑等等這類常見套路已然持續很多年了。

所以在創作這部戲時,寫大的案件不多,更多的是一些小案件,例如盜竊等,同時也刻畫了很多溫暖的、帶有時代特徵的故事。

劇中的人物群像同樣讓人印象深刻,除了馬魁、汪新、馬燕外,愛美又伶俐的姚玉玲、憨厚勤勞的牛大力、絕對不讓話掉地上的蔡小年,一句“遠看像要飯的,近看是拾炭的,仔細一看機務段的”能讓觀衆從年初笑到年尾,簡直太形象了。

有大院裏的叔叔嬸嬸,車廂內的同事朋友,哪怕是出場只有一兩集的火車乘客,每一個仿佛都是真實存在的人物,讓觀衆印象深刻。

不管是乘警汪新,還是做生意的“小溫州”、丟孩子的“老瞎子”、把錢藏在饅頭裏的王國富,整部劇聚焦的都是小人物的悲歡喜樂、成長與改變,從細微處落筆,更能引發觀衆的共鳴。

2

實地取景+置景拍攝

帶來最強沉浸感

年代劇的第一要義就是要讓觀衆有沉浸感,《南來北往》在這方面做足了努力。

爲了真實呈現四十年前的時代場景,劇組前後轉場三次,先後在濰坊、青島、廣東江門和遼寧進行拍攝。

劇中的車站、供銷社等,都是在濰坊坊子區實景拍攝,那裏的舊場景和老建築都保持得非常好,大片的80年代的平房、街道,一百多年的火車庫、維修車間都是保存完好的。

車廂和大院雖然是搭的景,但也處處可見劇組的用心。

爲了更好呈現火車前進的狀態,劇組派出了兩個小分隊在全國各地的公路上拍攝了“火車兩邊”移動的景,包括春夏秋冬和南北方的不同的景,收集了火車快的、慢的、起步的大量的素材。

《南來北往》拍攝的一大難度就是群戲,車廂內的場景都是劇組按照老照片還原的。那個年代的綠皮火車一節車廂最多能承載四百人,或坐或站,我們甚至能看到有些人躺在座椅靠背上,那種擁擠的年代感撲面而來。

劇中的不少細節,比如將處理案件的地點定在餐車,都經過了認真地考察。乘客只有單獨花錢購买火車上提供的餐食,才能前往餐車就坐,並且餐車的开放時間也是有規定的,因此乘警們大多會選擇在餐車處理案件。

每家每戶所用的家具物件,也都是劇組專門在網上淘的舊家具,而不是現代物品做舊。爲的就是展現出最真實的八十年代,讓觀衆沉浸式看劇。

3

新老演員齊上陣

衆星雲集飆演技

想要在春節期間這樣合家歡的時候成爲劇王,必須得讓全家男女老少一起心甘情愿不換遙控器看一個頻道。因此,最基礎的門檻就是得讓全家人在看這部劇的時候,都不覺得裏面的演員討厭或者不熟悉。

《南來北往》很明顯做到了這一點。先說觀衆朋友們心中“小南北”的主心骨——丁勇岱

網友曾經這樣調侃丁勇岱老師:流水的兒子鐵打的爹,春節限定大家長。

看見他那張臉,好像就覺得真的見到了你們家的大家長,他有一些爹味兒,有些說一不二,不喜歡別人質疑他的權威,但是又有原則和豐富的人生經驗,爹得並不讓人討厭,反而更加可靠自然。

而這些特質,都與劇中的“馬魁”無限契合——因過度執法被冤枉入獄,十年間不斷爲自己申訴,最終真相大白回到工作崗位,依舊保持着雷厲風行的作風。

面對徒弟汪新,他表面上嚴厲冷漠,但也會在別人面前誇獎徒弟的果敢能幹,儼然一副嚴父模樣。

而《南來北往》之所以敢說自己輻射了全部年齡段,是因爲還有着新生代的實力演員白敬亭、金晨擔當門面。

白敬亭前年憑借爆款《开端》實現轉型,开始進入正劇領域;金晨在《孤注一擲》中的美女荷官形象也十分深入人心,兩位的泛人氣都有目共睹。

配角陣容同樣不容小覷,長長的演員名單中,隨便一個名字都是耳熟能詳的實力演員。

倪大紅飾演的老瞎子,一开始還以爲就是個無賴,但其實是女兒被拐走、哭到失明的可憐老人;胡可飾演的王素芳,是馬魁的妻子,也是最信任馬魁的人,十年間一個人把女兒拉扯大;就算是只有半集劇情的王國富,也是王迅這樣的知名演員。

《南來北往》整部劇下來大概有五十多位客串演員,相當於四部戲的演員的量。但意外的是,每一個演員都憑借真摯的感情立住了人物,而不是作爲推進劇情的“工具人”存在,真正讓觀衆感受到他們留下的痕跡,是名副其實的群像劇。

《南來北往》不是簡單的人工做舊,而是讓我們看到在那段歷史中人性的試煉與蛻變,真正做到時代照映人物、人物推動時代。

將目光聚焦於大時代下的小人物,以時代變遷爲背景,向觀衆展現了小人物的生活改變,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愿景。小人物也許一生都不會經歷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他們依舊充滿幹勁,永遠滿懷希望。

我們每個人都是廣闊世界中的一粒微塵,但聚在一起卻能推動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南來北往》帶給觀衆從來都不是生硬的說教,而是其中自然流淌出的勇氣與希望。

在這種種buff加持之下,《南來北往》以不俗的品質收獲觀衆喜愛、熱度與口碑雙豐收,成爲電視劇春節檔的最大贏家,一點也不意外。

在近幾年影視行業低迷狀態下,仍能有如此大投入制作班底,該劇主出品之一的劇行天下不容小覷。同時也隨劇的熱播收獲更多關注,值得期待一波更大水花!

文 | 姜米

注:全文圖源網絡

-END-



標題:2024電影混战不斷,《南來北往》拉爆電視劇春節檔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8325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