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電視劇《唐人街探案2》播出至第6集。經過6集內容,這部電視劇的第一個案件已經了結,第二個案件已經敘事過半。至此,我認爲,這部主打犯罪刑偵的懸疑劇,算是徹底撲街了。它的失敗,恰好敗在“胡編亂造”上。

電視劇《唐人街探案2》,把故事背景放在了國外的唐人街上,所以,可以更加天馬行空一些。但是,犯罪懸疑劇有一個鐵律,那便是,需要在一個有限的舞台上跳舞,而不是在無限廣袤的舞台上隨便跳,不然,就不精彩了。

什么是有限的舞台?在犯罪懸疑劇當中,需要用現實去給這個舞台打一個框架,所有的犯罪懸疑內容,都需要發生在這個框架當中才行。而離开這個框架,或者壓根就不要這個框架的話,看似故事講得起飛了,其實跟原地不動是相似的。《唐人街探案2》現在缺乏的就是這個框架住自己的舞台邊際。

比如說,這部劇當中的第一個案件,剛播出兩集,便已經被很多劇迷猜測到了結局,或者說這個案件的底子。大家都知道,這戲肯定要導向人體器官的非法买賣了。如果這個單元劇有一個現實的框架的話,那它講起來,就會受到相應的真實限制。而這些限制,才是故事着力的點。然而,該劇當中,並未給一個現實層面上的框架,造成這個戲沒有着力點了。

人體被送到牙醫診所,診所進行手術,暗網交易等等,看似天衣無縫,但具體操作起來,已經漏洞百出。用這樣的內容作爲一個案件的底子,就容易露底,讓觀衆們覺得,前邊扯大旗不少,但後邊糊弄不上了,就胡編亂造了。這個底子給的太大了,編劇又沒有細節細化的能力,最終造成一個大網眼的現象。

展开全文

類似的底子大網眼的問題,也出現在該劇的第二個案情當中。這部電視劇的第二個案情,導來導去,最終是導向那個叫奧義的組織罷了。這和人體器官的非法交易是相似的,又是前邊制造了大量的小懸疑,最後給了一個巨大的底子,但這個底子,成了萬金油,所有的懸疑都可以最終往這裏邊導入。

換言之,一部犯罪懸疑劇可以搞一堆看似奇特的犯罪現場內容,甚至於搞連環作案的內容,到了無法自圓其說的時候,就把這個“奧義”的底子露出來,說是這個組織幹的。這就索然無趣了。這種做法,和當年大量院线驚悚片類似,前邊一堆驚悚,無法往下邊說了,就說是主角做夢呢。底子太多,太萬金油的話,前邊就虛空了。

這部電視劇的編劇們顯然也知道這個問題。所以,他們試圖在案件的开局細節上找一些刺痛點,讓觀衆們覺得這部戲真實。比如說,城市底層打工的男青年,給隔壁的網紅女主播打賞,最終,他抱着人家同歸於盡。這個內容,顯然是想要贏取大量底層男性觀衆的情感認同。然而,一個“唐人街”毀掉了這種寫實感,因爲這戲自己上來就說,不是中國境內發生的故事。

如果劇作設定當中,這個底層打工男和網紅女主播的故事是發生在中國城市,並且出現大量的中國城市底層寫實的話,那這戲的震撼力就不一般了。“唐人街”讓這部戲可以天馬行空了,但同時,也讓它缺乏了邊界,缺乏了着力點。犯罪懸疑劇需要在限定的舞台上跳舞,就是要在邊界上找着力點啊。

再比如說,第二個案件當中的婆婆的故事,要是發生在咱們中國的城市當中,也顯然可以刺痛很多觀衆了。但是,它發生在一個架空的“唐人街”當中,就顯得很可以,非常牽強了。這個能夠刺痛觀衆內心審美情緒的着力點,因爲邊際太大,造成了近乎沒有,繼而,用不上力了。

所以,《唐人街探案2》設定敘事背景爲“唐人街”,看似佔便宜了,但它實則喫了大虧,只要劇情當中試圖用寫實的內容來刺痛觀衆,就立馬顯示出了自己的懸浮感和無力感。一個架空的環境之下,寫實,呵呵了。而一部犯罪懸疑劇連寫實都沒有,就更容易被觀衆們呵呵了。該劇上线之後,出現了大量差評,終極原因,正在此處。(文/馬慶雲)



標題:《唐人街探案2》6集過後,徹底撲街,故事“胡編亂造”,不真實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8635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