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專稿(山今/文)2017年,浙江衛視,吳彤,《演員的誕生》。這檔節目的成功,讓演技綜藝成爲新的風口,也向市場貢獻了一批新的、認真演戲的演員。

2024年,《無限超越班》,還是浙江衛視,還是吳彤,還是演技綜藝。

只不過,七年過去,同樣配方的演技綜藝,在互聯網留下痕跡的只剩樂子、樂子還是樂子。

01 演技綜藝還是搞笑綜藝?

《無限超越班》三期節目下來,誰真的有演技暫不明了,但讓觀衆“莫名其妙笑了一下又一下”的學員倒是大有人在。

紀凌塵以一己之力撐起了節目組的流量KPI和觀衆的樂子KPI。他憑借對自身實力的過度自信,貢獻了足以和“螞蟻競走十年”相媲美的演技黑場面,打得寧靜措手不及,氣得朱梓驍當場爆炸。

紀凌塵不是唯一暴露出自身問題的年輕演員,其他學員也各有各的笑料。

有的接不住前輩的戲(如李明德);有的只能演出最表面的情緒,沒有整體構建人物的能力(如張睿);有的連最基礎的情緒都無法精准呈現(如朱梓驍、向佐、焉栩嘉)……

展开全文

演技之外,很多青年演員還暴露出了更深刻的問題。這或許能爲他們原地踏步的表演水平增添些許注腳。

比如以王鏘爲代表的“空想派”,具體表現是只說不做

節目中,王鏘強調自己很想嘗試古裝,向往《臥虎藏龍》等經典古裝電影。後續試戲環節,在全組人都表示想爭取出演《無間道》後,他因爲想演古裝堅持不去站隊。

但當導師讓他模仿李慕白(《臥虎藏龍》男主)、像大俠一樣去救人時,他步子都邁不开,看上去完全沒有做任何練習與准備,仿佛知道了考題也要裸考一樣

後來有一個演古裝的機會,節目組安排他和徐若晗重現《東宮》名場面。在這對臥龍鳳雛的襯托下,原版男主陳星旭的風評再上一層樓。

向佐則代表了“反復橫跳派”,具體表現爲既要又要,對職業生涯規劃的邏輯思路不清晰

他拍過一些動作片,但在自己並沒動作電影代表作時,就嚷嚷着想探索更多可能性了,希望和前輩成龍、李連傑一樣,證明功夫明星也能演文藝片。

說想證明自己演文戲的能力,結果在面試時貢獻了一段讓導師紛紛沉默的獨角戲,在後續試戲環節又繼續秀打戲。

節目中還有演員暴露了閱片量不足的問題。王鏘和朱梓驍,作爲演員以及想從事演員工作的人,在節目中表示沒有看過《無間道》——一部觀影門檻並不高,且拿下過多個重量演技獎項的華語影史經典。

對比一下,文淇至今還偶爾在豆瓣上標記看過的電影,上有影史經典,下有世界範圍內的熱門新片;吳鎮宇糾正焉栩嘉演技時,也用了愛德華·諾頓在《一級恐懼》中的表演作爲範本。

閱片量其實對演員比較重要。在大量觀影中,既可以學習優秀演員的表演,也能提高對人物的共情與理解能力以及審美水平

但他們不看。

而導師們,一如既往通過reaction的方式,爲網友提供樂子,爲節目組貢獻流量。

三期下來,從吐槽到互聯網笑話,《無限超越班》實實在在撐起了本季度綜藝節目的熱度。至於演技,暫時還無人關心,無人在意

這潑天的流量,是“劇本”的勝利,是“趙櫻子們”的勝利,唯獨不是表演的勝利。

02 演技綜藝這幾年

最开始的時候,表演勝利過。

2017年,《演員的誕生》上线,吳彤請來中國最好的女演員之一章子怡坐鎮,他說希望能有一個舞台,讓年輕演員爲新一代演員正名。

盡管節目中頻出“螞蟻競走十年”之類的演技黑場面,但確實有不少演員是從這檔演技綜藝开始,擁有了姓名。

藍盈瑩打破了浣碧的刻板印象;當時只有23歲的彭昱暢,證明了自己的演技;周一圍獲得了出演大制作電視劇男主的機會;辛芷蕾在接受搜狐娛樂採訪時,曾說《演員的誕生》結束後,找她的劇本變多了。

那個時候,“我們認真演戲的人的春天,好像要來了”,不是一句空話。

《演員的誕生》之後,演技綜藝的風口也來了。之後各大平台、衛視都开始在演技綜藝上發力,3年間至少有7部演技綜藝陸續問世

演技綜藝越辦越紅火,它們向市場投入的好演員卻越來越少。

在對流量與熱度的追逐中,這些演技綜藝一部分變成了“戲精導師大會”,一部分變成了“愛豆鍍金記”

導師之間的暗流湧動,以及他們對學員們的直言不諱,迅速成爲演技綜藝的流量密碼之一。

郭敬明和李誠儒的脣槍舌劍,貢獻了至今仍在互聯網流傳的“三如”名言(如芒刺背、如鯁在喉、如坐針氈);郭敬明給何昶希的S卡到底是哪個S,一度成爲內娛未解之謎;爾冬升憑借嚴厲、真實又犀利的風格,坐穩了演技綜藝導師第一把交椅……

另一方面,很多沒有舞台的愛豆們,陸續在演技綜藝中實現了再就業。

他們基本沒有經過系統性的表演訓練,也未展現出過人的表演天賦,但往往能獲得弧光動人的逆襲或爽文劇本

劉耀文被成龍說像吳彥祖;馬嘉祺得到章子怡、張頌文的背書;飾演夜華的陳宥維在演技黑場面出圈後,完成了B級到S卡的逆襲。

實際上,正火熱播出的《無限超越班》,靠的仍是這三板斧。找最有話題的導師,請嗷嗷待哺的愛豆,順便從其他學員身上挖掘最有討論度但很可能跟演技無關的話題——朱梓驍“雞爪顛公”、紀凌塵“大海哥”、金莎“清醒戀愛腦”……

七年過去,認真演戲的人的春天確實來了,但早已不在演技綜藝。

一年不如一年的口碑與熱度,也驗證着演技綜藝的下坡路。熱度上不如早期的節目,豆瓣評分也從5-6分檔滑入2-4分區間。

03 還需要演技綜藝嗎?

或許這不全是演技綜藝的問題,畢竟它們只是做了幾乎每檔綜藝節目都會做的事,追逐流量、制造衝突、收割話題

更深刻的問題是,如今的市場、當下的觀衆,還需要演技綜藝嗎?

演技綜藝最初出圈時,內娛還處於泡沫末期。沒有實力的流量演員與愛豆們佔據市場,憑借皮囊和粉絲就能橫行霸道。

彼時,留給好演員的目光與機會並不多。在上《演員的誕生》前,辛芷蕾實際已經演過電影《長江圖》(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搭檔秦昊)以及《繡春刀2:修羅战場》。兩部作品中她表現都不錯,但辛芷蕾說覺得自己真正紅了,是在上這檔綜藝之後。

熱熱鬧鬧的演技綜藝,確實挖掘過因流量被埋沒的好演員。

但隨着內娛的自我進化以及流量邏輯的逐漸失靈,好演員獲得關注與機會的途徑變多了。無論主角還是配角,無論大IP還是小成本,有本事的人都有上桌機會。

真正憑本事、靠作品說話的時代已經到來。

另一方面,七年十幾檔演技綜藝,每檔十幾二十個演員,再考慮到知名度、話題度、檔期等等問題,真正適合或者需要演技綜藝的演員,已經沒那么多了

在後期,很多參加演技綜藝的演員都會面對“你怎么也來了”的疑問。本季《無限超越班》中的高海寧、許君聰等成熟演員就有這樣的問題。

更大的問題是,演技綜藝的本質是綜藝,不是表演。

電影是綜合藝術,表演也是其中的一環。上到服化道、劇本完成度、鏡頭語言、後期剪輯,下到演員當天的狀態、投入程度、導演調教等等,都有可能影響表演。

比如陳宥維在綜藝中被當成反面教材的演技,在正經電視劇中也能煥發新的生機。

而綜藝節目是一場秀,或許它本就該是充滿娛樂性的,矛盾,衝突,再和解。它很難爲表演提供完善的氛圍與環境;短平快的片段式表演,也無法完全展現表演的復雜性。

實際上,在發展過程中,演技綜藝也在節目形式上做了改變。

比如《演員請就位》增加制片人視角,引入市場評級,發不被定義的S卡;《演技派》展現了一部劇從選角到成片的完整幕後流程;《無限超越班》則是加入TVB懷舊元素。

但這些改制頗有換湯不換藥的意味,差不多的賽制,差不多的導師,差不多的愛豆,差不多水平的表演。

走過七年,演技綜藝是時候更新到2.0版本了。



標題:紀凌塵向佐被嘲上熱搜,《無限超越班》暴露了演技類綜藝的三大問題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8978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