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過後,電影市場迎來第一個高速免費的大檔期——清明檔,八部電影湧入將市場擠爆,有的喫肉,有的則連湯都喝不上一口。

八部電影分別爲宮崎駿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吳磊、蔣勤勤的《草木人間》,馮紹峰《黃雀在後》,包貝爾《大“反”派》,動畫片《冰雪女王5:融冰之战》,已故導演萬瑪才旦的《雪豹》和毫無存在感的《零度極限》、《午夜怪談》。

這不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战爭,4月4日就早早分出了勝負。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提前鎖定勝局,排片佔比超過30%,上映2天票房輕松破2億,最終票房瞄准7億。切合社會熱點的《草木人間》只有11.3%的排片佔比,上映首日砍下1000多萬票房已經不容易了,沒辦法要求太多。

讓人想不通的是,近幾年觀衆對國產電影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每逢“五十青春”這樣的大檔期,基本都是國產片唱主角,但這個清明檔完全反過來了,《草木人間》《黃雀在後》《大“反”派》《雪豹》,加上剛上映6天的口碑力作《我們一起搖太陽》,五部國產片加起來竟然還是敗給了日本動畫片,真的是丟人丟到家了!

可能有人會“狡辯”,這是電影院的鍋,給《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排片多。

展开全文

不要搞錯了,影院從來都不是盲目排片,而是根據影片賣點和熱度,以及上座率等指標爲參考排片。更何況,五部國產電影的排片佔比累計是超過30%的,但票房加起來還不到《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四分之一!是不是丟人丟到家了?

更何況,這種慘敗沒有一點挽尊的機會,《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只是動畫電影啊,有固定受衆群,而五部國產片有喜劇、有文藝、有現實主義、有懸疑,演員陣容上有吳磊、有馮紹峰、有包貝爾、有彭昱暢、有熊梓淇……

要非要給國產片的潰敗找出理由挽尊一下,只能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出身”太好了。出自宮崎駿等於含着金鑰匙出生,而且宮崎駿已經記不清第幾次又打出了“最後一部電影”,這種話聽聽就好,老頭後面八成還會再接着創作。

雖然在提名中個人覺得不算最好,但宮崎駿確實命好,《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這又是另一枚金鑰匙,決定了電影引入國內院线並有高起點、高排片。

但平心而論,看過之後,會發現《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不但有點愧對奧斯卡獎杯,就算放到宮崎駿的過往作品裏,頂多就是中等偏下的作品。

這一次的宮崎駿反战思想愈發濃烈,敘事和細節都在努力暗示,故事线本身和敘事手法反倒受到很多影響,觀影過程談不上愉悅,前面鋪墊了半個多小時才算進入正題,而電影的後半段也沒能滿足觀衆對宮崎駿的期待。所以在沒有宮崎駿的這幾年,已經开始慢慢習慣並喜歡新海誠,重新看回宮崎駿的電影,反倒覺得沒那么好看了。

正因如此,《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豆瓣評分也從一开始的8點幾分,降至目前的7.9,應該還有下降空間。

和這樣的對手PK敗下陣來,真的不能怪對手太強,只能說我們自己太弱了。

說起來,五部與之抗衡的國產片,沒一部能打的。

先說票房還不錯的《草木人間》,和上一部《春江水暖》相比,導演顧曉剛處處讓人看到創作心態上的擰巴,又想延續當初的“四季”約定,讓《草木人間》集成前作的文藝範兒,同時又硬生生的植入傳銷這一商業、犯罪標籤,結果二者沒能很好的結合,反倒無論從節奏、格調以及畫面上都顯得異常割裂,毛毛蟲、老虎、砍樹等意向表達對於普通觀衆來說也晦澀難懂,其實還不如徹底放下身段,拍一部《孤注一擲》那樣的商業片機會還多一點。

《黃雀在後》同樣不經打,有虛假宣傳之嫌,還不如《最後的真相》,致敬《羅生門》的強行反轉,掩蓋不了電影本身電視劇質感,剪輯的凌亂甚至讓人疑惑導演在拍的時候是不是沒有好好畫分鏡啊?懶得吐槽了,難怪票房上不去。

再說《大“反”派》,預期之內的又撲了,很困惑包貝爾這樣的風評和口碑,怎么還總有那么多資源啊!首頁兩條熱評都是1星差評,有觀衆直接喊話包貝爾“別再禍害電影”,其實包貝爾拍的挺用心,只是劇情、表演、邏輯推進哪哪都缺乏說服力,車禍失憶,以此爲基礎推演出來的劇情,實在有些難以服衆,毫無驚喜的電影也就這樣了。

至於《我們一起搖太陽》和《雪豹》,都是很喜歡的好電影,只能怪這個市場太商業,又沒有分线發行,只能在影院裏淪爲炮灰。



標題:五部國產片敗給一部日本電影,票房不到對手三成,宮崎駿殺瘋了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9562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