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晚間,電視劇《承歡記》在央八首播。酷雲實時的收視率數據顯示,這部電視劇峰值收視輕松超過了2%,位列同時段第一。基於已經播出的幾集內容來講,這是一部較爲典型的霸總故事,很是懸浮,離亦舒原著小說的距離很遠,改編是相對失敗的。

《承歡記》的收視率好,這一點並不奇怪。這種都市職場題材的電視劇,外加上男女主角的戀愛故事,很能吸引一些觀衆。楊紫、許凱和牛駿峰等人的主演,又讓該劇充滿着俊男靚女。峰值能夠破2%,真的並不奇怪。趙麗穎的玄幻劇《與鳳行》,題材上如此落伍,收視率都能輕松過0.5%。顯然,在沒有更優質電視劇出現的時刻,《承歡記》無疑是可看的。

楊紫的演技,在《承歡記》當中,則是水平過關的。這類都市職場劇的表演,對於楊紫而言,是非常簡單的。早在《家有兒女》當中,其實就是都市、家庭劇作品,楊紫當年已經駕輕就熟了。如今,在《承歡記》當中,不過是演一個已經歲數上長大的小雪罷了。

許凱和牛駿峰的顏值,都是這部電視劇的加分項。該劇應該很能滿足青年觀衆群體們的追劇需求。尤其是那些青年女性觀衆群體——這是一件頂有趣的事情,大量的女性觀衆看電視劇,並不打算看多么優秀的故事內容,只是想看臉,看帥氣的男明星臉罷了。所以,這部《承歡記》實在是滿足了少年少女們的追劇需求。

另一面,如果我們對這部《承歡記》有更高要求的話,比如說,要求它能夠反映出原著小說的深度的話,那抱歉,這部電視劇無法實現這個基礎性的要求了。《承歡記》目前的水平,其實就是霸總愛情故事,職場懸浮劇作品。而亦舒原著小說當中的精髓,這部電視劇並未獲取。電視劇,只獲取了一個故事主线——有錢公子愛上我,我愛上霸總,我又意外繼承了大筆財產。

展开全文

亦舒原著小說,是基於香港環境的。所以,對這部電視劇的改編,要想成功,最爲重要的便是,爲劇作故事和角色找到一個合理的、合適的都市環境。拍攝香港故事,顯然是編劇和導演能力無從駕馭的。而改編成爲一個上海故事,則是相對簡單的——因爲上海背景的故事和角色,可以有大把的可借鑑的內容。

爲了讓《承歡記》具備所謂的上海味道,這部電視劇不惜奉行拿來主義,直接照搬了不少的角色創作模板內容。比如說,該劇开局,男主送女主回來,女主母親上去質問,一副要吵架的樣子。這其實就是很多爛俗的所謂上海味道的電視劇慣用的上海老女人的塑造方式。這種老女人喋喋不休的嘴,成爲一個標籤式的東西,被認定爲上海老女人的必然。

看明白這一點,大家就會發現,在《承歡記》當中,有着大量的模板創作的內容,而缺乏真正的原創內容。比如說,女主的父親,也是典型的模板角色,老實人,總是對母親百依百順,總是對兒女們溫溫和和,總是在工作上勤勤懇懇等等。在《承歡記》當中,是看不到原創角色的。這一點,是巨大的遺憾。

乃至於男主的霸總設定,幾個开局的橋段,尤其是蛋糕橋段,都是非常爛俗的。這類爛俗橋段,是不需要帶着腦子創作的。因爲編劇只要略微動腦子,便知道,一個總裁,剛剛來集團公司,就因爲一個蛋糕而开出銷售小能手,這霸總腦子是不是被驢踢了。這種霸總和女主的誤會式,其實是大量爛俗偶像劇的典型开局模板。

甚至於,男配角的母親和父親,倆人也是典型的工具人樣子,角色性格都是固定的,臉譜化嚴重的。老霸總在家裏,總是作威作福,老霸總的媳婦,在家裏,則是一副假裝的溫良恭儉讓。《承歡記》近乎全員角色的臉譜化,造成這部電視劇的典型式懸浮。

這種缺乏原創的特徵,不僅僅體現在角色和角色故事,甚至於還呈現在大量的台詞上。比如說,霸總要开除女主,女主的直屬上司就點頭哈腰地跑過來,做人格擔保等等。這些台詞,都是以往的爛俗影視劇當中經常出現的。顯然,編劇熟稔爛俗劇的創作路數,卻缺乏對於優質劇的創作能力。

這部電視劇本身,便懸浮於所敘事的時代和地域背景。在這些嚴重的懸浮面前,試圖讓電視劇講小說《承歡記》當中較爲深刻的女性成長內容,就癡人說夢了。亦舒的小說,是好的。但電視劇《承歡記》的改編,則是爛俗的,無趣的,失敗的。(文/馬慶雲)



標題:《承歡記》央八首播,收視奪冠,楊紫演得好,霸總故事,很是懸浮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9726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