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經疏》說:"豬肚,爲補脾之要品。脾胃得補,則中氣益,利自止矣……補益脾胃,則精血自生,虛勞自愈";《本草綱目》認爲它"暖腸胃,除寒溼反胃,虛脹冷積,陰毒"。

俗話說得好“秋風起,貼秋膘,春去冬來身體好”,現在入秋已經多日,馬上就要進入秋分時節了,正是貼秋膘的好時候。民間有“以肉貼膘”的說法,其實貼秋膘除了喫肉,我們還可以有其他選擇,比如豬肚。

豬肚,營養豐富、口味獨特,自古以來就被作爲藥食同源的食物之一,至今仍是補氣健胃的佳餚。豬肚的做法很多,北方人喜歡溜肚片、熗肚絲的居多,而南方則以白灼、煲湯爲主。雖然做法各異,但都非常美味。

豬肚好喫,但處理起來卻十分的麻煩,好在現在市場上有半成品售賣,就滿足了像我這樣既想喫又怕麻煩的人的愿望。在家做,我一般买清水煮過的半成品,回來配上辣椒炒上一盤,非常的簡單好喫。下面,來看看做法吧:

【辣炒肚條】~~~特點:微辣鹹香,脆嫩可口,好喫入味

【食材】熟豬肚、尖椒、胡蘿卜

【調料】食用油、白醋、醬油、鹽、香油、蒜末

【制作步驟】

1、豬肚半個切成1指寬的條狀;取適量的尖椒和胡蘿卜切絲。

展开全文

2、鍋中燒水,水开後加1勺鹽,先把尖椒絲和胡蘿卜絲放入水中焯燙30秒,撈出後過涼瀝幹水分;然後,把肚條放入焯燙30秒左右,撈出後瀝幹水分備用。

3、鍋燒熱後倒入食用油,下蒜末爆香。

4、倒入肚條翻炒幾下,順鍋邊烹入少許白醋。

5、加1勺醬油翻炒均勻。

6、放入尖椒絲和胡蘿卜絲翻炒均勻,倒入一點清水沒過鍋底,加適量的鹽調味,略煮1分鐘左右。

7、加水澱粉勾芡,淋入少許香油即可出鍋。

8、辣炒肚條裝盤上桌。

【小隊會計有話說】===辣炒肚條的經驗總結===

1、豬肚焯水時間不宜過長,防止豬肚變老不好咀嚼。

2、蒜末和白醋可以去除豬肚的異味,增加香氣,不可省略。

3、在炒的過程中,加少量清水略煮,爲了使豬肚更好的入味。



標題:秋後喫肉貼秋膘,不如喫豬肚,簡單炒一炒,香辣入味,脆嫩可口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348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