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晚間,電視劇《歡顏》更新至第5集。最新上线的劇情內容觀看完畢之後,我看了一下《歡顏》在豆瓣形成的觀衆短評。很有意思。絕大多數,都是五星好評。但也有觀衆給出了果斷的一星差評。這種局面,有意思,但並不奇怪。

爲什么呢?因爲這部《歡顏》,是有很高的審美起點的。這種高起點的電視劇作品,容易冒犯到很多喜歡看普通電視劇的觀衆。會冒犯到什么程度呢?舉個例子,咱們有些聽衆,一聽到相聲應該反三俗,就炸毛了。爲什么會炸毛呢?因爲要求高審美起點的娛樂藝術,就會冒犯到這批人——這批人,會被顯得審美起點非常低。

因此,電視劇《歡顏》有幾個零星的惡狠狠的一星差評,我反倒是覺得正常。這部《歡顏》,我認爲,是今年《漫長的季節》之後最好的電視劇作品。兩部劇,在內容上,當然是不一樣的。但它們,有一點相同,那便是劇作當中,有一種超越現實主義的浪漫主義。這種浪漫主義,不是小兒女的撒糖式的浪漫,而是藝術氣質上的浪漫。

《漫長的季節》的浪漫主義,來自於敘事當中對於角色生存意志的莫大悲憫感。這部電視劇,當然是寫實的,是關懷大家生活真實的。但同時,最大的寫實,會在終極目標上,上升爲浪漫主義。悲劇式的浪漫主義,是最容易讓觀衆們動容的。

反觀這部《歡顏》,它審美有高度,也正是因爲它有着偉大的悲劇式的浪漫主義。不怎么看好電視劇的觀衆,就真的夠不着這種浪漫,甚至於這批觀衆連理解“浪漫”二字都困難。我想,真正懂行的觀衆一定是千千萬的,我這裏的點評,也只能是拋磚引玉,是在大家面前賣弄一丁點知識的。但我愿意先把自己理解出來的“磚頭”拋出來。

展开全文

我在對這部電視劇的首篇評論當中說,《歡顏》是“規矩與反規矩”的,這部電視劇當中,角色們都有着既定的行爲准則規矩,但最終,這些規矩又被打破,重新建立規矩。有規矩,和建立規矩,就容易實現一種所謂的真實感。但這種真實與寫實,不僅僅是地域文化上的,更是角色文化生態上的。

甚至於可以說,《歡顏》的閩西地域文化是虛構的,是失真的。但是,在劇作建立起來的閩西規矩當中,角色們的文化性格特徵,則是成立的,而且是具備浪漫主義氣息的。我想,普通觀衆一定會講,《歡顏》這部電視劇當中閩西,不像或者不是歷史上的閩西,它失真了。該劇,性格寫實,不懼怕所謂的環境失真。

這部電視劇的性格寫實,則也是走極致的。咱們普通人的性格,是多方面的,尤其是自我軟弱的那一個方面,最爲突出。在《歡顏》這部電視劇當中,塑造出來的性格特徵,則是把這種多面性藏起來,而重點突出某一面。這是一種頂高級但又要把控住度的創作技法,水平低的編劇,搞出來的角色就是臉譜化的。徐兵這樣的高手,出來的,就不僅沒有臉譜,而且張力十足。

爲什么會這樣呢?因爲徐兵會賦予角色性格一種浪漫主義,一種近乎失真的浪漫主義,讓觀衆們覺得,這種性格,是偉岸的,是詩意的,當然,某些普通觀衆也會覺得,這種性格,就是對他們的冒犯。所有的異類,都是對這批觀衆的冒犯。而這批觀衆,是需要被文藝進行啓蒙的。

舉個例子。《歡顏》當中,張魯一飾演的俞亦秀,是個飽讀詩書的人,他雖然尚未走萬裏路,但已經在詩書當中,了解了這個世界。這還不是最浪漫主義的事情。在第5集的內容當中,他來到俞姓家族的當鋪當中,發現俞姓家族已經魚肉百姓,成爲軍閥們的幫兇了。這個時候,俞亦秀摔了錢盒子,燒了地契,要給鄉親們公道。

這便是偉大的浪漫主義了。這種性格,當然不是爲自己的了,是部分普通觀衆理解不到的了。但是,這種性格的人,一定是有的。而且,這種性格,一定是可以讓很多審美高端的觀衆強烈共振的。

與此同時,《歡顏》另外高端的地方便是,與偉大的浪漫主義對接的,是偉大的蘇區精神。俞亦秀摔盒子,燒地契,還鄉親們公道,正好與蘇區的革命氣質相吻合。有蘇區在,俞亦秀們並不孤單。這種角色性格上的浪漫,簡直是讓懂行的觀衆們着迷的。(文/馬慶雲)



標題:《歡顏》5集過後,不愧是《漫長的季節》接棒劇,延續了浪漫主義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436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