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169計劃——汾酒年份酒及陳年酒品鑑會”暨“不同貯存環境對清香型白酒品質影響的研究”項目啓動會召开

8月18日,由中國酒業協會主辦,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169計劃——汾酒年份酒及陳年酒品鑑會”暨“不同貯存環境對清香型白酒品質影響的研究”項目啓動會召开。

全國釀酒標准化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北京工商大學原校長、工程院院士、國酒研究院院長孫寶國,江南大學原副校長、美國化學學會農業與食品化學部院士徐巖,中國酒業協會祕書長何勇,中國酒業協會副祕書長杜小威,貴州茅台集團總經理助理、中國釀酒大師鐘方達,江蘇洋河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中國釀酒大師周新虎,四川瀘州老窖股份公司副總經理、中國釀酒大師張宿義,陝西酒業協會會長、西鳳酒股份公司原總經理、中國釀酒大師賈智勇,江蘇今世緣股份公司副董事長、副總經理、總工程師、中國釀酒大師吳建峰,勁牌公司副總裁、國家級評酒委員楊強,五糧液集團五零六車間主任兼酒體設計中心主任、中國釀酒大師曹鴻英,四川郎酒股份公司副總工程師、國家級白酒評委程偉,安徽古井貢股份有限公司酒體設計中心主任、國家級白酒評委王玉良,河北衡水老白幹公司科研所所長、國家首席評酒師李澤霞,汾酒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清茂,汾酒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劉衛華,部分汾酒股份公司高管等協會、酒企、經銷商、收藏家、文化代表出席本次活動。

袁清茂代表汾酒集團對中國酒業協會的關心指導、業界專家的傾心幫助、各兄弟企業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從第一屆全國評酒會的標准以及中國微生物領域的奠基人、最早對白酒展开研究的中科院院士方心芳先生對汾酒的評價出發,對“什么是好酒?清香白酒到底適合不適合長期陳釀?陳釀清香到底好還是不好?”三個問題進行了闡述。

袁清茂表示,汾酒能夠連續蟬聯五屆國家名酒,足以證明汾酒工藝優良、品質過硬、經得住長期歷史檢驗、被消費者廣泛接受。汾酒有着陳釀的規矩和習慣,規模可觀的陳釀原酒,是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底氣。釀好酒、儲老酒、售美酒,是汾酒的品質路线,極致釀造,誠信天下,是汾酒的不懈追求,汾酒將拿出更好的產品奉獻給這個時代。

汾酒股份總工程師韓英,中國酒業協會白酒技術創新战略發展工作委員會祕書長王旭亮,江南大學原副校長徐巖,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分別做主題分享。

韓英以《汾酒貯存與成分分析》爲題,介紹了白酒貯存和成分分析方面近70年來發展歷程,並從標准迭代、各階段研究成果、研究方向,對汾酒貯存進行了深入分析。她表示,汾酒將以科技爲驅,以科技爲輪,在品質提升、產業升級、產業鏈的延伸方面精雕細琢,堅持走釀好酒、儲老酒、售美酒的品質路线,努力在品質表達、消費者感知、產品價值的挖掘方面,樹立行業標杆和榜樣。

展开全文

王旭亮介紹了《不同貯存環境對清香型白酒品質影響的研究》項目規劃,項目將從貯存給中國白酒帶來的影響和變化、更具有貯存價值及評判依據的原酒、最適宜中國白酒的貯存容器與貯存條件、中國白酒陳香物質或物系的結構或組成、中國白酒貯存陳釀機理等方面進行中國白酒貯存科技創新研究。

徐巖作了《清香型汾酒風味特徵及貯存老熟關鍵風味研究進展》報告,展示了汾酒集團與江南大學科研合作歷程與成果,並表示,清香型白酒作爲我國白酒的典型代表,其風味具有顯著的復雜性特徵,需要持續的科學研究才能揭示清香型白酒風味之美。貯存老熟是提升中國白酒品質的重要環節,清香型白酒貯存老熟過程中風味特徵發生着顯著變化,陳年清香型白酒有着其獨具魅力的風味特徵。

孫寶國作了《白酒風味與健康》項目報告,對中國白酒國際化道路提出建設性意見,並介紹了項目情況,未來將通過四個方面的新技術全方位解析青花汾酒的量效,建立更科學的品質表達體系,探尋汾酒貯存風味與健康導向。

啓動儀式上,宋書玉、袁清茂等領導及學者共同按下啓動按鈕,大家共同見證了“不同貯存環境對清香型白酒品質影響的研究”項目的正式啓動。

在陳釀汾酒品鑑環節,專家組對1972年、1984年、1995年、2007年、2012年汾酒陶壇貯存原酒進行了專業品鑑,並形成評鑑意見:隨着貯存年份的增加,清亮透明,清香優雅,果仁香、烤麥香舒適,酒體醇厚豐滿、細膩圓潤,回味香甜悠長,空杯留香持久,具有獨特的陳釀汾酒風格;對1985年、1995年、2005年、2015年汾酒陳年酒進行了專業品鑑,並形成評鑑意見:隨着貯存時間的增加,清亮透明,清香馥鬱,蜜香、果仁香幽雅,酒體醇厚綿甜,豐滿細膩、協調爽淨、回味悠長、空杯留香,具有獨特的陳年汾酒風格。

劉衛華致答謝詞,他表示,今天啓動的貯存項目,不僅將形成清香型白酒貯存“祕訣”,也將通過行業共同努力,全面升級中國白酒貯存理論與實踐,用更高品質爲中國白酒價值賦能。在未來。汾酒將充分發揮清香型白酒龍頭引領作用,推動整個白酒行業走向更高質量、更優進程,讓中國白酒的發展更有方向和力量,在世界烈酒中樹立中國白酒的獨特地位。同時,汾酒將與各位專家攜手並進,守正創新,充分發揮各方優勢,優化白酒工藝研究,不斷开創中國白酒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爲白酒產業構築更廣闊的天地貢獻力量。

宋書玉在發言中表示,中國白酒的價值,尤其是陳酒的價值,唯有時間可以孕育。此次啓動會是繼2007年“中國白酒169計劃”之後,關於中國白酒貯存研究再出發的一次會議。他從研究必要性、價值表達以及精神文化層面對陳年酒進行了解析,從“中國白酒是混合物”、“時間爲中國白酒分子結構帶來變化”、“儲存過程有新物質產生”、“貯存工藝”、“貯存發生了什么變化”、“風味物質的變化量之間的關系”、“感官感覺的對比分析”七個層面深刻剖析如何實現酒是陳的香這一中國白酒命題,站在歷史發展的脈絡與時代的尖端引發了酒類從業者的思考。

會後,宋書玉與劉衛華還爲“汾酒貯存項目研究基地”進行了揭牌,與會嘉賓還前往“汾酒貯存項目研究基地”專庫等地實地了解了汾酒陳酒貯存情況。



標題:汾酒“不同貯存環境對清香型白酒品質影響的研究”項目啓動會召开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628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