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收獲頗豐的一年,河南安陽殷墟火出圈了,國產大飛機C919商業首飛成功了;航天員在太空頻繁地會師,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驚喜不斷;與此同時,新時代科技創新捷報頻傳,中華大地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了。”

9月1日晚,中央宣傳部、教育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主辦的大型公益節目2023年《开學第一課》伊始,主持人撒貝寧就向同學們欣喜道出近期國家所取得的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新變化,在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中迎來新學期的新起點。

潮起揚帆、向光而行

描繪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壯麗圖景

“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接力棒,歷史地落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3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強調,“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團結奮鬥,开拓創新,在新徵程上作出無負時代、無負歷史、無負人民的業績,爲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我們這一代人的應有貢獻!”站在歷史的關鍵節點,面向廣大青少年的2023年《开學第一課》更加觸動人心,更具時代精神和奮進力量。

以時代人物的奮鬥故事爲串聯,2023年《开學第一課》從傳統文化、文明探源、生態文明、鄉村振興、國防教育、科技創新等多個方面描摹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壯美圖景,呈現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腳步進程,激勵新時代青少年們向光而行。

展开全文

從歷史到當下,世代流傳的典籍背後見證一個國家生生不息的歷史文脈;從現在到未來,中國持續造林增綠,在廣袤大地上書寫出世界矚目的綠色答卷……今年的《开學第一課》讓衆多中小學生對當前中國的社會發展和進步有了更全面地了解和認識。

節目不僅展現了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奔走於各行各業各領域的奮鬥者群像,也讓同學們深刻感悟這些成果從何而來、如何賡續、何以發揚,將爲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而努力的奮鬥精神,潛移默化地植入每個人的心中。

沉浸體驗、立體呈現

打造兼具現實感與趣味性的實景課堂

作爲一檔連續制作16年的品牌節目,每年9月1日如約而至的《开學第一課》已經成爲面向全國中小學生的一場特殊的“开學儀式”。

爲了讓內容更加深入人心,2023年《开學第一課》選擇沉浸體驗的方式,力圖爲觀衆營造別樣的參與感。從演播室走入田間地頭、國家公園、文化展館,節目打造一個個“行走的實景課堂”,增加課程的趣味性與代入感,激發孩子們的探索愿望。在武夷山國家公園實景課堂,孩子們在碧水丹山間探尋神奇物種,了解科技賦能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茶園……節目以綠水青山的美好圖景引領廣大學生深刻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向世界傳遞出中國式現代化蕴含的生態觀,展現人類文明新形態,實現對青少年成長的現實關照和情感呼應。

在鄉村振興板塊,節目讓從小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們跟隨“80後”返鄉創業代表魏巧和農技專家趙亞夫走進田間地頭,體驗生物多樣性農業和現代化農業科技。進一步激發青少年學生對中國美好鄉村的向往,從土地和自然中汲取成長的力量。“時代楷模”趙亞夫在演講中鼓勵同學,“只要我們肯堅持,我們就一定能夠把我們的農業搞好,早早地實現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當理念傳遞突破場景限制,2023年《开學第一課》打破傳統的一問一答聽講模式,展开了多重敘事空間,延展出節目的多元價值,引發觀衆不同層面的多樣化思考。

博學篤行、執炬前行

點燃理想信念之火

由點及面、由表及裏,《开學第一課》每年都在拓展故事講述的廣度與思想教育的深度,旨在爲青少年指引方向、帶來力量,讓新時代中國青少年擔起時代重任。因此,整個節目的深層價值在於服務青少年、鼓舞青少年、引領青少年。2023年《开學第一課》借由節目中嘉賓的講述與經歷,爲青少年提供深度思考的機會,幫助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完善對自我的認知。

節目播出後,在微博、抖音、B站等多個社交平台引發網友熱議,讓越來越多觀看節目的觀衆受到鼓舞,愿以昂揚向上的精神博學篤行、執炬前行,勵志投身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徵程,成爲更廣泛的社會思想大課堂。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薪火相傳、接續奮鬥的“接力跑”,2023年《开學第一課》引領全國青少年溯古通今,知來路、明去路,讓更多的青少年把人生志向轉化爲奮鬥的動力,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徵程上書寫屬於這一代人的青春之歌。



標題:2023年《开學第一課》:展中國壯美畫卷,爲強國復興唱響青春之歌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903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