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通爲補養肺氣,秋日這3種粗糧不容錯過

今天給大家推薦3樣適合秋日有助養肺的粗糧。

中醫認爲,肺主秋季,秋氣應肺。然秋季主收,燥爲秋季之主氣,而肺爲“嬌髒”,不耐寒熱,肺合皮毛,通過鼻與外界相通,故很容易被秋燥所傷,所以秋季應當以養肺爲主,養肺又包括養肺氣和養肺陰。

01

以通爲補養肺氣

秋天養肺氣,可以從兩個途徑着手,一個是直接補肺氣,另一個是間接補肺氣。間接補肺氣又包括兩個方法,第一個是培土生金。脾屬土,肺屬金,土生金,可以通過健脾胃來補充肺氣;第二個是以通爲補,肺與大腸相表裏,然而秋天由於氣候幹燥容易便祕,大腸腑氣不通會影響肺氣的肅降,肺氣不暢也會影響其生成,故在秋天保持大便的通暢,保證肺氣的肅降功能正常,也是養肺氣的一個間接方法。

今天給大家推薦間接養肺氣的三樣粗糧——紅薯、芋頭、馬鈴薯

■ 紅薯

紅薯性平,味甘,歸脾、胃、大腸、腎經。《本草綱目》稱:“(紅薯)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紅薯具有補中和血,健脾益胃,寬腸通便的功效,主治脾虛氣弱,大便祕結,少氣乏力。生喫可以生津止渴,還可用於口渴咽幹。

需注意的是空腹喫紅薯易燒心,喫多易腹脹、放屁,腹瀉者食用後易加重。紅薯忌與柿子同喫,因爲容易形成胃結石

食療方推薦

展开全文

紅薯生姜湯

材料:紅薯250克,生姜3片,冰糖適量。(2人份)

做法:紅薯洗淨後去皮切塊,生姜切片;以上食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开後轉小火煮30分鐘;加入適量的冰糖後即可飲用。

功效:潤腸通便。

適合人群:大便不通者,常見大便幹結,排便困難,面色少華,口脣色淡,疲倦乏力者。

紅薯有健脾養胃、潤腸通便的作用。搭配溫中散寒的生姜,味甘中帶辛,起到辛开散結、潤腸通便的作用,就像《綱目拾遺》裏說的:“煮時加生姜一片,調中與姜棗同功。”這樣一碗暖身甜湯,適合體質虛弱而大便不通的人食用。

■ 芋頭

芋頭性平,味辛、甘,歸胃經,具有健脾補虛,寬腸通便,消腫散結的功效,用治脾胃虛弱、納少乏力、便祕、消渴、瘰癧、腹中癖塊、腫毒等。直接搗敷外用還可治療贅疣、雞眼、疥癬、燙火傷等肌表疾病。

需注意的是,芋頭多喫容易腹脹腹瀉,且不能生喫,否則易過敏。

食療方推薦

芋頭花生排骨粥

材料:芋頭150克,花生仁50克,排骨200克,粳米100克。(3人份)

做法:芋頭去皮切丁,花生仁泡發,排骨剁成小塊備用;鍋中加粳米和適量水,大火燒开;加排骨和芋頭,繼續煮30分鐘;關火,加適量食鹽調味,出鍋。

功效:健脾通便。

適合人群:適合氣血不足的便祕者,常見排便費力不暢,疲倦乏力,懶言少語,食欲不振,舌淡,脈弱等。

芋頭有健脾補虛,寬腸通便的作用。搭配補脾益氣、潤肺滑腸的花生仁,兩者搭配,適合氣血或者氣陰不足而便祕者食用。

■ 馬鈴薯

馬鈴薯性平,味甘,具有和胃健中、潤腸通便的作用,可用於大便不通。馬鈴薯有解毒消腫的作用,取適量磨汁塗抹外用,還可用於腮腺炎、癰腫、溼疹、燙傷等。

喫馬鈴薯好處多多,但在購买馬鈴薯時一定要注意,不要买發芽的馬鈴薯,因爲喫發芽的土豆易中毒

食療方推薦

馬鈴薯燉雞湯

材料:馬鈴薯200克,三黃雞1只,生姜3片。(三人份)

做法:馬鈴薯洗淨後去皮切塊。三黃雞焯水後和姜片一同放入鍋中油爆炒,加入馬鈴薯和適量的清水,大火煮开後轉小火燉30分鐘左右,加入適量的鹽調味後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通便。

適合人群:脾胃虛弱、大便不通者,常見疲倦乏力、胃口不佳、大便幹結、排便不暢者。

馬鈴薯有和胃健中、潤腸通便的作用。搭配溫中益氣、補精填髓的三黃雞,共奏健脾通便的作用,適合脾胃虛弱而大便不通的人食用。

最後提醒大家:治療便祕除了服用藥物和配合飲食之外,還需要加強鍛煉,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紅薯、芋頭和馬鈴薯都含有豐富的纖維,對幫助排便有不錯的效果,但這三類食物澱粉含量高,一次喫得過多容易腹脹,產氣過多會影響賁門收縮功能,導致胃酸、胃液反流,出現反酸、燒心等不適。

來源:黃穗平說脾胃

醫學指導:黃穗平 廣東省名中醫 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科主任



標題:以通爲補養肺氣,秋日這3種粗糧不容錯過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950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