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視覺中國

特約作者|丘寧

編輯|陳弗也

出品|棱鏡·騰訊小滿工作室

編者按:

很多年了,白酒沒有像今天這么“熱鬧”過。

一杯“醬香拿鐵”,不僅讓年輕人嘗到了一瓶難求的“飛天茅台”,還造就了一場史詩級的營銷活動。新一代年輕人突然意識到,在“求醉”的路上除了威士忌外還有白酒。

白酒被認爲是一個可以穿越市場周期的行業,過去十幾年,房地產、汽車、互聯網、教培、金融等行業起起伏伏,猶如江河上的一葉扁舟,但白酒卻異常平穩、經久不衰。他們在資本市場上也形成了一套獨特的估值體系,茅台的市值常年領先於A股其他公司。

而在另一方面,這些萬億、千億級別的白酒廠,早已不再是單純的酒廠,他們跨界造車,設立產業基金。與此同時,全國白酒產量連續6年下跌,一些白酒的批零價格倒掛嚴重,經銷商庫存承壓。整個行業平穩發展的背後,又波詭雲譎。

近期,《棱鏡》將對白酒這個傳統又新穎的行業進行系列報道,試圖穿透市場迷霧,爲愛喝酒的、愛投資以及關注白酒的讀者,呈現一個多元化的市場圖景。

3.43萬輛,是五糧液投資的奇瑞子品牌凱翼汽車過去一年的銷量,按照車身4.4米計算,其一年銷售的汽車首尾相連,長度爲150千米,僅相當於北京到天津的距離。

542萬杯,是瑞幸和茅台跨界產品“醬香拿鐵”一日的銷量,按照杯高15.5釐米計算,將“醬香拿鐵”一天賣出去的咖啡杯相連,其長度可達840千米,相當於北京到洛陽的距離。

白酒跨界,如今已成爲一種“時尚”。

展开全文

近段時間來,茅台冰激凌、洋河盲盒雪糕、汾酒巧克力、瀘州老窖“含酒月餅”相繼出現,而與此類“營銷式”跨界產品不同的是,如今有越來越多的酒企开始設立產業基金或投資公司,布局新能源、汽車、大健康等賽道。

跨界新能源並非營銷手段,而是酒企的战略調整。酒企的跨界之路正在走得更遠。

其中,“行業老二”五糧液近日便“殺入”新能源領域,一家名爲“四川中新綠色能源”的公司在今年8月注冊成立,注冊資本達9100萬,四川五糧液新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五糧液新能源”)持股51%,經營範圍包括成品油批發、充電樁銷售、站用加氫及儲氫設施銷售、光伏發電設備租賃等。

五糧液在新能源的棋局上已落下了多個棋子,而其他酒企,諸如茅台、瀘州老窖等亦在進行跨界投資。

這究竟是“不務正業”,還是“另有所謀”?

酒企,野心不止於酒

五糧液的新能源之路起源於今年4月18日。彼時,五糧液新能源注冊成立,由五糧液集團全資所有。

這時,五糧液的新任掌門人曾從欽上任剛一年。

隨後,五糧液集團便开始接連在新能源領域下重注:5月,五糧液參股的“宜賓人才創新創業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投資了兩家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公司;6月,五糧液新能源又出資1666.67萬成爲四川和光同程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股東,持股比例爲10%。

8月2日,五糧液集團再次落子,旗下五糧液進出口公司的經營範圍發生變更,新增經營範圍包括光伏設備及元器件銷售、電子產品銷售、電子專用材料銷售等。

短短四五個月,曾從欽的新能源布局已成規模,這一勢頭,直逼五年前五糧液聯手宜賓國資“造車”的態勢。當時,五糧液與宜賓國資,以25億元的價格入股奇瑞旗下的子品牌凱翼汽車。

五糧液爲何執迷於投資白酒外的其他賽道?

需要釐清的是,曾從欽的新能源布局,均是在集團層面开展的,而非公衆日常熟知的上市公司五糧液股份(000858.SZ)。《棱鏡》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五糧液董祕辦,對方答復稱,投資新能源是集團在做,與上市公司無關,集團公司本身就是一個多元化的產業集團。

“五糧液布局新能源,這是其公司基因決定的,因爲五糧液集團本身就不只是做白酒的。”一位酒企內部人士對《棱鏡》說。

從這一角度看,集團公司投資新能源並不算是“不務正業”。

根據財務數據,五糧液集團的酒業營收佔比僅爲47.29%。資料顯示,五糧液集團於2022年確定了“5111”發展目標,即創建世界500強、酒業主業銷售收入過1000億元、多元產業銷售收入過1000億元、努力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不同於五糧液,茅台就將其產業基金置於上市公司之下。

今年8月,茅台招華(貴州)產業發展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和茅台金石(貴州)產業發展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宣告成立,出資額均爲55.1億元,投向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大消費等領域。

雖然茅台新任掌門人丁雄軍的跨界產品在過去一年裏頻頻“出圈”,但設立產業基金,則可追溯到9年之前。

2014年,貴州茅台就牽手建設銀行控股的建信信托,合資設立了建信(貴州)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彼時,貴州茅台出資1.53億元,持股51%。

截至目前,茅台私募基金共計投資了11家企業。茅台的投資領域十分多元,涵蓋消費、新興產業,個案有鍋圈食匯、阿寬食品、京東物流等。

在頭部酒企中,瀘州老窖、汾酒、洋河等也相繼設立投資基金。

今年1月,洋河股份公告稱,將出資30億元設立江蘇洋河夢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並與專業投資機構共同投資。投資方向聚焦新科技、新經濟、大健康等領域。

今年5月,瀘州老窖與國泰君安籤約,探索共建產業基金、並購基金。7月,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新增投資,投資對象爲國調二期協同發展基金,投資數額6億元,投資比例爲1.9%。

此外,今世緣出資設立了華泰金斯瑞,明確將對醫療健康、生命科學技術等領域企業進行股權投資或准股權投資。不過,目前尚無關於上述產業基金具體投資標的的信息。

“財大氣粗”背後的焦慮

酒企爲何要跨界做投資?這或許可歸因於酒企本身現金流充裕的特性。

毫無疑問,“不差錢”,是頭部酒企的共性。

貴州茅台半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貴州茅台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達到540.53億元。如果账上趴着大量現金,實際上會大幅降低一家公司的淨資產回報率。

根據各酒企今年中報,洋河股份手持現金207.29億元,瀘州老窖手持現金303.44億元,五糧液手持現金925.57億元。

“提升資金收益率,爲全體股東創造價值。”貴州茅台在公告中對前述基金成立的目的這樣表述道。

有的是錢,但缺的是新增長點。

2022年,全國白酒累計產量671.2萬千升,同比下滑5.6%。這是2017年以來全國白酒產量連續六年下跌。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白酒累計產量爲236.7萬千升,同比下降13.3%。

行業趨勢使然,各家頭部酒企均面臨增長乏力的困境。

以五糧液爲例,自2021年起,五糧液營收增速逐年放緩。2021年至2023年營收增速分別爲19.45%、12.16%和10.39%。

從銷售端來看,高庫存遇上低需求,經銷商因資金承壓而紛紛甩貨。價格倒掛現象嚴重,爲酒企未來的業績蒙上陰影。

例如52度500ml的第八代五糧液,該款產品的廠家建議零售價爲1499元/瓶,《棱鏡》走訪了多家北京的煙酒商店,該產品的實際售價均爲1000元左右。而在淘寶,百億補貼之下,該款產品價格更是低至863元,價差達636元。

爲此,五糧液副總經理劉洋在股東大會上專門進行了解釋:受多因素影響,今年“普五”價格確實有所倒掛,但今年有信心實現順價。

連五糧液都賣不動了,更何況其他白酒。

手頭有大量余錢,又背負着潛在的增長壓力。因此茅台等酒企業選擇與年輕人喜愛的消費品牌進行跨界營銷。“目前,如何去讓新生代接受傳統的品牌,不只是茅台面臨的問題,也是包括很多白酒品牌在內的老品牌、老字號所共同面臨的問題。”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棱鏡》表示。

而從產業外尋找新增長點,亦是一线酒企的目標。

通過梳理,白酒企業投資參與股權類基金,往往是一種財務性投資行爲,目標是通過投資取得收益,屬於資產管理配置。而集團公司的投資,更多是一種战略投資行爲,通常結合地方政府的產業發展重點,布局長期賽道。

“酒企也需要新的業務板塊。如今,在主業板塊增速放緩的情況下,酒企迫切需要尋找新的投資渠道。”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對《棱鏡》表示,“酒企具有現金優勢,手上有大量的現金沉澱。從資產增值的角度,他們需要找到資產增值的方向。”

“此外,酒企大多數屬於國資,酒企在地方投資中具有一定的摟底作用。例如一些長周期、重投資的項目,民間投資機構往往不會去投。而這正是酒企在地方經濟中發揮價值的一個體現。”蔡學飛將此類白酒跨界定性爲“政策導向型的財務投資”。

宜賓不能沒了五糧液

更現實的因素是,白酒可以沒有五糧液,但是宜賓卻離不开五糧液。

如果白酒沒了五糧液,行業內還有諸如國窖1573、洋河夢之藍等一系列頭部濃香型白酒;而如果宜賓沒了五糧液,宜賓的經濟體量將會失去“半壁江山”。

2022年,五糧液集團的營收爲1500億元,宜賓市的全市GDP爲3400億元。據此計算,五糧液一個集團的營收就佔到了宜賓全市GDP的44%。

事實上,縱觀五糧液的歷次“跨界”投資,五糧液集團的投資策略與宜賓市的產業政策關聯不可謂不密。

翻閱宜賓市歷年政府工作報告,其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着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強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部件創新研發和項目引進,到2021年實現總產值550億元。”

五糧液的投資步伐緊跟當地產業政策。2017年,五糧液集團全資子公司宜賓普什集團入股奇瑞汽車旗下的凱翼汽車。彼時,奇瑞汽車發布公告,將旗下品牌凱翼汽車51%股份轉讓,轉讓價格爲24.94億元,接收方爲宜賓市汽車產業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普什集團,各持股50.5%和0.5%。

不過,五糧液和地方國資的入股,並沒有讓凱翼汽車“如虎添翼”。數據顯示,2020年-2022年,凱翼汽車年銷量分別僅爲3.33萬輛、2.03萬輛和3.43萬輛。

五糧液集團入股後,凱翼汽車第一個動作就是投資37億元在宜賓建廠,僅用時一年多,就在宜賓市臨港經开區汽車產業園建成了凱翼汽車智慧工廠。而五糧液集團投資之下,凱翼汽車並沒有成本優勢。

四川在线今年4月的一則報道顯示,宜賓市汽車產業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樊超介紹稱,凱翼汽車自入駐宜賓以後,很多配套零部件都是外採。凱翼汽車副總經理何鵬透露,目前凱翼汽車零部件主要還是由華東和華南的供應商提供,凱翼汽車在川渝地區的零部件配套率僅30%左右。

時間到了2023年,當地政府的目標任務中,有關新能源汽車的表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全力打造全球一流動力電池產業集群”和“全力打造國家級晶硅光伏產業集群”。

在這一背景下,五糧液集團开足馬力,進軍新能源。

此外,五糧液集團掌門人曾從欽此前的從業經歷也頗具能源背景。進入五糧液前,曾從欽擔任地方官員三十余年。曾任宜賓市能源局局長、宜賓市翠屏區區委書記等職。

一位曾在五糧液工作的人士對《棱鏡》稱:“發展新能源,帶動產業升級,是五糧液對於宜賓市的任務。”

同樣,瀘州也離不开瀘州老窖,貴州也離不开茅台。茅台同樣曾因作爲“貴州省輸血工具”遭到質疑。

2020年9月,茅台集團擬面向專業投資者發行不超過150億元公司債券,募集資金用於收購貴州高速部分股權。彼時,貴州高速半年虧損近20億,負債2894億元。

在集團層面,茅台已不止一次爲貴州省的“鐵公基”买單。此前,茅台集團分別參與投資建設了貴州遵義茅台機場和貴陽龍洞堡機場。

無論茅台集團還是五糧液集團,他們都不簡單是一個酒企,實際上成爲了當地的資本集團。對於一些地方政府迫切需要資金,又難以在短期獲得回報的項目,酒企往往傾向於選擇在集團公司層面开展投資。

品牌營銷專家燕鵬飛表示:“如果上市公司做投資,會涉及大量的信息披露義務。用集團公司而非上市公司,則可以從財務、法律法規等方面進行區隔。”

除了作爲地方政府的“托底”工具外,類似的政策導向型跨界投資,如何幫助公司本身實現轉型價值?從這方面來看,尚無明顯成功的案例。



標題:五糧液價格倒掛,酒企財大氣粗背後的焦慮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3468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