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說「春主肝」,肝主生發,而肝木克脾土。因此,春天除了養肝,還需要滋養脾胃。同時,「溼邪困脾」,隨着春雨的逐漸增多,溼氣加重,它會阻滯脾胃的氣機,影響脾胃運化體內的水溼。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款美味的當季養生美食。

2月至4月正式鯽魚最肥碩之時,鯽魚肉質細嫩,營養價值很高,是養生藥膳的好食材。

增強抵抗力

健脾利溼

鯽魚有健脾利溼,和中开胃,活血通絡,溫中下氣之功效,對脾胃虛弱、水腫、潰瘍、氣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補食療作用;產後婦女燉食鯽魚湯,可補虛通乳。

全身是寶

鯽魚的全身皆爲寶,其頭、子、骨、膽、腦也同樣具有較高的食療保健價值。如鯽魚頭可以治療咳嗽、腹瀉、頭暈、脫肛及婦女子宮下垂,鯽魚骨燒成灰後用麻油調搽,可外用治溼疹及黃水瘡。

鯽魚子則有補肝養目的功效(魚子含膽固醇較高,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不宜多喫)。

鯽魚腦具有益髓補腦的功效,能輔助治療因腎虛而致的耳聾頭暈,鯽魚鰾則可輔助治療疝氣痛。

說了這么多食用鯽魚的好處,那鯽魚到底應該怎么喫呢?

鯽魚食法多種多樣,既可清蒸、燉煮,也可紅燒、煎炸、煮湯。清蒸或煮湯營養效果最佳。

這裏,向您推薦幾則簡便易行的鯽魚藥膳。

展开全文

鯽魚砂蔻湯

食材:

大鯽魚1條(約200克),紫豆蔻6克,砂仁、陳皮各3克,生姜3克,胡椒1克。

做法:

將鯽魚去鱗、鰓及內髒,洗淨;將砂仁、紫豆蔻填入魚腹中,下鍋,加水適量,煮沸後改爲小火煮15分鐘,加入胡椒、陳皮、生姜煮1至2分鐘即可。

功效:

健脾溫胃,行氣止痛。適用於虛寒型胃炎。

鯽魚赤豆湯

食材:

鯉魚1條(約300克),赤小豆50克,陳皮6克,草果6克,蔥、姜、雞湯、青葉菜各適量。

做法:

將活魚去鱗及內髒,洗淨;赤小豆打碎,陳皮切絲,草果打碎,共放入魚腹之中;將魚置於盆中,加蔥、姜、鹽,倒入雞湯,上籠屜蒸制;約90分鐘出籠,後將少許青菜葉用湯略燙,投入魚湯中。喫魚喝湯。

功效:

適用於脾虛失運下肢浮腫者。

魚頭補腦湯

食材:

鯽魚頭2個去鰓,天麻15克,香菇、蝦仁、雞丁適量。

做法:

清水煮熟,加香油、蔥、姜、鹽、味精等調料即成。

功效:

有健腦增智之功效。

白術鯽魚粥

食材:

白術10克,鯽魚30至60克,粳米30克。

做法:

鯽魚去鱗及內髒,白術洗淨先煎汁100毫升,然後將魚與粳米煮粥,粥成入藥汁和勻,加入鹽或糖適量。每日1次,連服3至5日。

功效:

健脾和胃,降逆止嘔。適用於脾胃虛弱型惡阻引起的脘腹脹悶,嘔惡不食或食入即吐,渾身無力,倦怠思睡等症。

溫馨提示

在制作藥膳時,要注意鯽魚不宜與麥冬、沙參、厚樸同用,也不宜與芥菜、雞、豬肝、鹿肉同食。鯽魚細刺較多,老年人食用時需緩慢進食,並耐心剔除魚刺。



標題:周末喫個最應季的鯽魚湯,養肝又養胃!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4096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