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間,電視劇《宣判》在北京衛視兩集首播。根據酷雲實時的收視率數據來看,這部電視劇开播之後,收視率便水漲船高。北京衛視持續處於衛視同時段第一的狀態上。顯然,《宣判》开局兩集的“海船殺人案”是足以調動觀衆胃口的。

不過,劇作播出之後,形成的觀衆口碑情況,並不理想。雖然該劇峰值收視率一度衝上了0.5%以上,但是最終形成的觀衆口碑,卻出現了大量的一星、兩星的差評。部分吐槽內容,集中在了劇情的失真,和藍盈瑩、王千源等主演的演技不真實上。我想,演員演技上的問題,主要還是劇本問題。

《宣判》失真,是肉眼可見的。這部電視劇在講故事上,沒有什么技巧,純粹就是憑借編劇的“直覺”去硬推動。开局兩集的“海船殺人案”,竟然到了庭審環節才出現了翻案,而且翻案的動機竟然是當事人的“幡然醒悟”。如果沒有這個“幡然醒悟”,這個案子也就稀裏糊塗地判決了。

這就屬於“硬推動”了。在實際的案情偵查過程當中,這種當庭翻案的可能性近乎爲零,《宣判》把刑偵人員當擺設嗎?這么明顯的刑事案件,刑偵人員竟然束手無策?該劇开播兩集的內容,在現實邏輯上,不夠成立。

再比如說,有一位記者專門在自己的報紙上報道警力人員違法亂紀的事情,並且到人家派出所假裝工作人員,去查“案底”。這場戲,可能想要證明,警力人員的不容易。但是,它最終證明的是這部電視劇的胡編亂造。試問,哪一家報紙會專門報道敬愛的警察叔叔的負面新聞,還專門搞系列,還專門捧出來一個專業記者呢?

展开全文

甚至於,一說主角們不容易,工作辛苦,就一定是喫不上正經飯了,只能喫泡面了。《宣判》剛开局,便是法院的工作人員們喫泡面,兩集還沒過,這個套路面的內容就上來了。這類套路式的橋段,在該劇當中大面積存在。這是編劇創作水平上的問題,更是意識上的問題。

包括藍盈瑩和王千源面對的演技質疑。這根本不是藍盈瑩和王千源的問題,這是編劇創作角色上的問題。比如說,有觀衆批評,《宣判》當中,藍盈瑩怎么塑造了一個司法文盲的樣子呢?這種一臉司法文盲的狀態,怎么就飾演法院工作人員了呢?繼而,觀衆們开始大肆批評藍盈瑩的演技。

這根本不是演技的問題,是編劇橋段塑造上的問題。您想一想,藍盈瑩爲什么要這么表演?因爲劇本需要的。比如說,她在劇作當中那些傻白甜的台詞,難道是藍盈瑩自己寫的嗎?顯然,是編劇給角色安排了這么司法文盲的台詞,女主角才只能硬着頭皮去表演啊。這種文盲式的台詞,換表演大師來,出來的效果也是一樣的。

同樣的道理,王千源飾演的男主角像一個軍隊退下來的老幹部。王千源自身的表演,確實硬朗一些。但是,若不是劇本角色設計這么“老幹部化”,王千源何至於此呢?不知道爲什么,這部電視劇在塑造男主角的時候,總是有意無意地把男主角打造成爲一個硬漢形象。可能,編劇更熟悉鋼鐵工人們的形象吧,以爲法院工作者也是鋼廠上班一樣。

當我們認真分析一部電視劇的時候,最終能夠發現的便是,劇作的成敗,關鍵點都在劇本上。《宣判》收視率成績相對很出色,是劇本簡單粗暴,直接拿“海船殺人案”招呼觀衆。這種硬看點,對於當下的客廳觀衆們而言,構成強大吸引力。

這部電視劇的整體質量差,問題也出在劇本上。作爲一部需要寫實的電視劇,它卻更像是胡編亂造的爽劇。編劇在塑造真實角色和真實故事的能力上,嚴重不足。《宣判》這還只是开局,便已經被大家找出那么多的毛病。隨着這部電視劇的繼續播出,可能會出現大量的槽點。

當然,這樣的電視劇,可能开局收視率會很好,但後續,一定是乏力的。真正優秀的電視劇,收視率是逐漸能打的。《宣判》這種,一錘子买賣罷了。(文/馬慶雲)



標題:《宣判》北京衛視首播,收視好,口碑差,藍盈瑩王千源演技被質疑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4703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