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最適合喫火鍋。約上三五好友,圍着鍋子暢聊,又能取暖又能填飽肚子,實在是寒冷天氣裏的一大美事。

很多人總結過喫火鍋的“美味祕訣”,比如:喫紅油火鍋才夠辣、夠過癮;火鍋煮毛肚要“七上八下”,這樣燙過的毛肚喫起來才最嫩;喫火鍋就要趁熱,肉片下鍋不用太久就要撈出來喫;一定要喝點味道鮮美的火鍋湯,這頓飯才算完美;火鍋和啤酒是好搭檔……

殊不知,這些做法可能會危害你的健康。

只點紅油鍋底?熱量太高

紅油火鍋——就是表面飄着一層辣油的鍋底。對於重口味的人和無辣不歡的人來講,紅油鍋簡直就是最愛。

紅油鍋的熱量可比清湯鍋要高,對比紅油火鍋鍋底和清湯火鍋鍋底的營養成分可以看出,紅油火鍋的熱量幾乎是清湯鍋的兩倍。

經常喫火鍋的人會發現,紅油火鍋水开得特別快,如果點的鴛鴦鍋,一般都是紅油那一半先被燒开。這是因爲上面附着的那一層油脂,保溫效果好,所以水會升溫更快。

正確做法:對於經常喫火鍋又重口味的人,建議選擇鴛鴦鍋,兩種鍋綜合着喫,能幫助控制熱量的攝入,降低肥胖風險。

展开全文

喫毛肚要“七上八下”?可能燙不熟

不少人聽過這樣的說法:喫毛肚要“七上八下”,就是筷子夾着毛肚在火鍋熱湯裏上上下下燙幾下即可。但這種做法真的靠譜嗎?

毛肚如果煮的時間太長了,會導致肉質變老變硬,咬不動。而這種“七上八下”的方法看似時間很短,喫起來肉質鮮嫩,但值得考究。

因爲從健康衛生的角度講,一般涮毛肚的時間控制在3至5分鐘最好,不要太長。但也不能太短。時間太短了,毛肚是不會熟透的,而且加熱不充分,毛肚上可能會殘存寄生蟲或者細菌。

喫火鍋後出現拉肚子的事件常有發生,食用這種沒有熟透的毛肚,就很可能會導致腹瀉、寄生蟲感染等問題,也會容易出現胃腸疾病。

正確做法:水开下鍋,涮毛肚的時間控制在3至5分鐘。

喫得太急?容易導致腸道疾病

有人認爲,喫火鍋就要喫熱乎的,熟了就可以撈出來馬上喫,還有的人沒等肉片煮熟就趕緊撈出來喫了。

其實喫火鍋可千萬不能急,喫得太着急,剛撈出來的肉片就直接放進嘴裏,可能會因爲食物溫度過高而燙傷食道,破壞食道黏膜,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而肉片也不能沒等熟透就撈出來喫,這也可能會導致腸道疾病。

正確做法:肉片徹底熟透再撈出,食物撈出後放置在幹淨的盤子上,稍微晾一下,蘸小料後再享用。

愛喝火鍋湯?濃縮汁不利健康

火鍋湯味道鮮美,但是食材中的脂肪、嘌呤、亞硝酸鹽、草酸、水溶性農藥殘留等都是會融到湯裏面去的。所以,肉湯、火鍋湯都屬於高脂肪、高嘌呤的食物,無論是正常人群、減肥人群還是痛風患者都不建議喝。

有研究表明,火鍋湯汁中硝酸鹽的升高,也可能與蔬菜等食品中硝酸鹽移入和湯汁濃縮有關。

我國《高尿酸血症與痛風患者膳食指導》中也提到,痛風患者應避免食用肝髒和腎髒等動物內髒,也要少喫貝類、牡蠣和龍蝦等帶甲殼的海產品及濃肉湯和肉汁等。

正確做法:盡量避免食用火鍋湯。

喫火鍋喝酒?當心痛風

冬季聚會喫火鍋,通常都要喝點酒,但火鍋配啤酒是誘發痛風發作的常見原因之一。

啤酒與痛風關系密切。啤酒嘌呤含量爲5-10g/100ml,雖然看起來並不高,但是含有較高的鳥苷酸,在體內代謝會產生大量嘌呤,進而導致血尿酸濃度升高。

一項關於飲酒與痛風關系的研究顯示:啤酒增加痛風發作風險的作用更加顯著,而適量紅酒不會增加痛風發作風險。

正確做法:喫火鍋能不喝酒就不喝酒。如果非要喝,可以選擇紅酒,但一定要限量。

(轉載來源 科學闢謠 公衆號)

文 | 薛慶鑫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易芝娜

校對 | 黎松青



標題:潮人新知 | 愛喫火鍋請注意,這5個壞習慣要改!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5281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