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日常喝酒的時候,有時候我們聊的是酒之外的事,有的時候我們聊的卻是酒本身,在酒桌上的觥籌交錯間我們經常會對喝的酒評頭論足,討論他的口感好壞之類,拋去事先知道的價格之外,你會用什么辦法來讓自己准確地判斷酒質的優劣?嘗一口嘛,那太常見也太LOW了,這個時候肯定有人會提到白酒的掛杯現象,那今天酒礦君就來爲大家科普一下關於掛杯的那些事。

它被業界內的老酒友戲稱爲酒的眼淚,它還有個俗稱叫掛杯。

什么叫掛杯,其實懂酒的人一般都多多少少對掛杯有一定的了解,掛杯是指杯壁周邊的酒液由於表面張力而附着在杯壁表面不會很快落下,形成一個個“淚滴”或者匯集成一條條“小河”,這便稱之爲掛杯。

如果你還不懂大可現在倒一杯白酒,輕輕搖晃酒杯,讓酒液在杯壁上均勻地轉圈流動,停下來酒液回流,再稍微稍微等會兒,你就會看到搖晃酒杯的時候,酒液達到的最高的地方有一圈水跡略爲鼓起,慢慢地就在酒杯的壁面形成向下滑落的Tear“淚滴”,象一條條小河,法文稱爲Leg“腳”,這才是掛杯。爲什么會提到法文呢?這是因爲掛杯這個概念最早开始是從葡萄酒來的,那爲什么後來會同樣用到白酒上呢?

展开全文

說起掛杯的形成,首先不得不從物理學角度來解釋這個事情。當酒液在杯壁上鋪滿,和空氣的接觸面增大,蒸發作用加強,而酒精的沸點比水要低,它首先蒸發,於是形成一個向上的牽引力,同時由於水和酒精相比,單位面積的表面能高,酒精濃度下降了,酒液的表面能會增高,表面張力增大,在杯壁上的附着力也增大,所以酒液到處便累積形成一個拱起,由於萬有引力的作用,重力最終取勝破壞了酒液表面的張力,酒液下滑釋放出“酒的眼淚”。

簡單來說就是在萬有引力的影響下酒精與水的一次交战。除此之外,因爲白酒中含有很多風味物質,比如脂類等物質的含量多少,也會對掛杯產生影響,這是因爲這些物質具有一定的粘稠性,在酒質中造成酒水的張力比較大,在杯壁的附着力也就變大了,所以形成掛杯,一般情況下,酒精度數高的白酒掛杯度會好一些。

其實關於掛杯到底能不能判定酒的好壞,一般普通人是有一些誤解的,許多人喜歡通過觀察“掛杯”去判斷白酒的品質,以爲掛杯的密度越高,流動速度越慢,持續時間越長,白酒的品質就越高。這其實也不無道理,因爲理論上白酒的風味物質越豐富那掛杯便會越明顯,喝起來酒體也越醇厚、口感更豐腴。

但是產生掛杯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爲酒精的存在,比如“三精一水”的新工藝白酒通過某種添加,也能達到或者增強掛杯的效果。但是這樣的酒卻是我們最不喜歡的酒精酒。因此,能掛杯,掛杯時間長,意味着酒更濃,酒精含量更高,但並不一定能反映酒質量的高低。



標題:它被稱爲是酒的眼淚,有人說看懂它才能真正懂白酒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5327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