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酒業持續走在轉型升級發展路上,中國白酒不斷向優勢品牌、優勢品質、優勢產能、優勢產區集中。“世界白酒看中國,中國白酒看四川”。四川白酒不僅“甲天下”,更是“調天下”,爲全球人民品質生活在釀美酒。但在產業發展的新形勢下,川酒及其原酒產業也同時面臨市場變化的新挑战。12月10日,由四川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四川輕化工大學(中國白酒學院)主辦,川酒發展研究中心、成都蜀之源酒業有限公司、長江上遊地區白酒數智化管理與生態決策優化實驗室、四川輕化工大學管理學院MPAcc教育中心、川渝雙城經濟圈川南發展研究院等承辦的“2023年川酒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在成都產區甘泉湖蜀之源酒莊舉行。

會議聚焦“四川原酒高質量發展”主題,分爲實踐和理論兩個研討階段,通過走進實地參觀調研、學術報告、交流發言,共同探究四川白酒及原酒產業的發展趨勢、機遇與挑战、及品牌建設路徑等話題,助力川酒勢能進一步提升釋放。

本次活動參會領導及專家代表有:

原四川省食品藥品監督局副局長、食品安全總監一級巡視員楊俊,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楊健,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副縣長方文祥,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市場監管局局長、王泗鎮黨委書記範瑤等相關領導;

中國酒業協會特邀副理事長、四川輕化工大學副校長高小林,四川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川酒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蔣永穆,中國白酒學院常務副院長、川酒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楊柳,四川輕化工大學科技處處長、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吳亞東,四川輕化工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長江上遊地區白酒數智化管理與生態決策優化實驗室主任黃英傑,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金融與財貿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杜坤倫,電子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系主任、川酒發展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倪得兵,成都理工大學商學院教授、川酒發展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黃寰,四川輕化工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川酒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熊山,四川輕化工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長江上遊地區白酒數智化管理與生態決策優化實驗室副主任余元春,中國白酒學院院長助理韓保林,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李晶,成都大學商學院培訓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博士後李麗萍,四川金普林稅務師事務所副總經理、注冊稅務師唐玉梅等高校(研究中心)領導、專家;

成都蜀之源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尚紅光,四川省綿陽市豐谷酒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盧中明,舍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饒家權,中國白酒學院副院長、四川省酒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食品安全總監、川酒研究院院長趙金松,瀘州老窖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站長敖宗華,四川劍南春集團公司總師辦主任李學琴,四川省古川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羅政,中國食藥促進會發酵食品專委會執行祕書長、中國食品報中國酒主編葉青,成都蜀之源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尚治豪,成都蜀之源酒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東,成都蜀之源酒業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等白酒企業及媒體領導、專家。

展开全文

實踐研討:合力打造產區品牌領頭羊

依托千年歷史沉澱,川酒以生態、品質、文化等核心優勢,樹立起根深蒂固的好酒形象。作爲中國白酒發源地之一和中國白酒產業發展重鎮,四川白酒的產銷均穩穩佔據中國白酒行業的半壁江山,產區名優企業和產區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對全國白酒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示範作用。

公开數據顯示,2022年四川省白酒產量348.1萬千升,較2012年增長17%;實現營收3447.2億元,較2012年增長106.2%;實現利潤754.7億元,較2012年增長157.9%;全省白酒產業產量、營收均佔全國的52%,利潤佔全國的34%。而在行業進入新周期的當下,川酒在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原酒轉型、產業升級等多方面也面臨着新的考驗。

當日上午,與會領導和專家調研成都蜀之源酒業,參觀王泗白酒古窖池群、川西民宿文化館、酒文化中心、酒道體驗館等,通過“剖析、拆解、深究”,探討賦能川酒發展的新路徑。

大邑,西嶺雪山的金字招牌世人皆知。作爲川酒五大產區之一成都產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資源豐富,釀酒歷史悠久,是中國著名白酒原酒生產基地。資料顯示,目前大邑全縣白酒年生產量達10萬噸以上。

在酒業新時期,單純的原酒生產面臨發展困境,缺乏自主品牌引導,難以形成產區合力。面對行業現狀和四川競爭的挑战,大邑縣委政府在積極求新求變,選擇打造“白酒+”新生態和融合式發展齊步走的战略,實現品牌化落地,深挖酒旅文化資源,爲川酒增添新動力。

大邑縣王泗鎮,被譽爲“川西酒鄉”。大邑縣以2012年成立的王泗食品產業園作爲白酒產業發展基礎,在仍保留原酒基酒以及OEM代加工業務的基礎上,逐漸推動大邑白酒企業轉型,深入推進質量、標准、品牌的三位一體建設。其中,創建於1979年的成都蜀之源酒業就是產區領頭羊之一。

作爲四川原酒二十強之一,成都蜀之源酒業年產各型原酒10000多噸,儲存能力達30000多噸,下設佔地一百余畝的酒道體驗、酒文化傳播平台“甘泉湖·蜀之源酒莊”。四十年來,蜀之源人一直秉承“一群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釀造中國好原酒”的核心發展理念,踐行工匠精神,釀造健康美酒。大力推動品牌、人才、文化战略,努力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專家們表示,大邑產區知名度高但美譽度不足,要以大企業支撐帶動、中小企業集聚才會形成品牌效應。蜀之源酒業在酒莊建設、文化建設、品牌建設等多方面通過持續發力,將引領大邑產區特色化、協同化發展,爲川酒產業貢獻力量。

理論研討:智庫人才助力川酒升級

下午,在中國白酒學院常務副院長、川酒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楊柳教授主持下,學術研討會在成都蜀之源甘泉湖酒莊學術報告廳舉行。通過觀看四川輕化工大學(中國白酒學院)與川酒發展研究中心的宣傳片,進一步了解川酒強大的科研與智庫力量,爲產業振興注入澎湃動能。

楊柳教授主持會議

四川輕化工大學作爲四川省領導聯系指導優質白酒產業機制唯一高校,近年來堅持“研學結合、產教融合、特色發展”战略,圍繞推動四川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建成具有行業領先優勢的“中國白酒學院”,助力四川打造世界級白酒產業集群。

川酒發展研究中心作爲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和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不斷加強支持體系建設、學術研究陣地建設與高質量智庫建設,力爭建成“四川第一、西部一流、全國領先”的白酒高端人才匯聚高地、白酒學術研究與白酒社科人才培養主要陣地與行業引領的高端智庫,服務白酒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楊健巡視員致辭

楊健巡視員在致辭中解析川酒具有的綜合良好優勢的同時,也正視當前川酒面臨產能下降的現實態勢,銷售利潤在保持正增長,但還需要進一步正能量促進。原酒的發展是川酒無法繞开的問題,四川率先評出原酒20強,旨在培養酒業發展的新生力量。四川原酒具有產業政策優勢,在堅守傳統工藝的基礎上要走品牌化、產業融合發展之路,需要區域文化的沉澱,不斷提升效益。“下一步,四川加強原酒產業標准化建設、優勢產區自動化建設、原酒產品品質化建設,規上企業素質化建設等,希望川酒科研成果、發展亮點越來越多。”他說道。

高小林副校長致辭

高小林副校長在致辭中提到,白酒產業是四川省特色優勢產業,同時也面臨挑战,亟需轉型升級。不管原酒還是品牌酒,必須要“兩條腿”走路雙輪驅動,一條是技術,解決飲酒安全健康和口感風味問題,另外一條是文化,對於白酒來說文化重要性遠遠高於技術,要用文化賦能發展,這是原酒產業需要思考的問題。四川輕化工大學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川酒發展研究中心的發展,爲“中心”的發展提供人才、資金等保障,希望大家同心協力、攜手奮進、扎實推進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大邑縣副縣長方文祥介紹大邑產區情況

大邑縣副縣長方文祥表示,大邑是個好地方,既是道教文化發源地,同時釀酒歷史悠久,是全國重要的白酒原酒生產基地。水是工業的血液,大邑之所以產好酒,一個關鍵原因是擁有來自西嶺雪山的優質釀酒水源。希望在蜀之源酒業這樣的龍頭引領下,在衆多專家指導下,講好大邑白酒文化品牌故事,更好地讓大邑白酒走出去。

蔣永穆教授作《中國經濟發展整體態勢:如何看?怎么辦?》的主題學術報告,涵蓋客觀看待中國經濟發展整體態勢、推動經濟發展持續向好的發力點等。他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態勢整體向好,也存在市場主體活力不足、居民消費信心不足、房地產市場隱患較多等問題,因此要構建良好的營商環境,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優化宏觀調控政策,強化就業優先導向,破解問題和難題。爲參會代表提供宏觀的前沿思考建議。

尚治豪總經理作主題爲《新形勢下原酒企業轉型升級及高質量發展》的報告分享。面對消費升級和行業轉型,成都蜀之源酒業出台了“2036遠景战略規劃”,明確了“原酒+瓶裝酒”雙品牌發展战略,到2036年使得瓶裝酒業務全面趕超原酒業務,真正實現雙引擎、高質量發展。“我們要利用好四川白酒資源優勢、農副產品優勢,打造配制酒、發酵酒,迎合市場,搶佔先機,助推新形勢下四川原酒企業轉型升級及高質量發展。”他說道。

黃英傑教授作《白酒數智化省情報告》分享,聚焦數智化革命與管理、國外白酒知名酒企業的數智化管理經驗、川酒產業的數智化管理現狀、川酒產業的高端發展等多項內容。他提到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發展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務,實現生產技術升級、商業模式創新和服務供給變革,助推川酒高端發展。

李麗萍教授作題爲《四川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研究》的學術報告,她闡述了川酒產業發展現狀、融通創新內涵與路徑,指出要加速產業及創新的政策融通,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促進四川白酒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以及資金鏈的“四鏈”融通,培育產學研、新型研發機構等融創組織載體。

倪得兵教授作《白酒產業的虛實之辨及其战略含義》的主題報告,他從經濟產業的虛實談到白酒產業的虛實,認爲白酒產業的“實”在於滿足人們的生理和精神需求,社會網絡中不對稱權力使得白酒消費“准虛化”爲權力象徵價值的度量,白酒產業金融化可能推動其虛化,战略應以“實”爲基點,以“虛”爲輔助。

黃寰教授作題爲《加快建設四川白酒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思考》的學術報告。針對川酒新型工業化,他提出聚焦生態釀造、打造融合發展集群、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對策建議。針對川酒現代化產業建設路徑,他表示要拓展市場,促進產業協同發展,完善政策支持監管,提高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唐玉梅副總經理作《加深智慧稅務前沿認知 規避涉稅風險》主題報告分享,重點講述了智慧化管理時代的金稅和投資者股權架構設計與風險管控。她提到酒類行業存在的稅收風險點,智慧稅務等於依法治稅+以數治稅。

與會嘉賓積極交流發言,分享前沿觀點思想,爲川酒的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會議研討同時,現場還聘任楊俊巡視員爲川酒發展研究中心首席顧問。

楊俊巡視員作總結發言

楊俊在總結發言中表示,本次會議內容豐富,讓人收獲頗豐,不管是產業還是企業發展,都要深入研究宏觀環境,要加強傳統產業的素質化建設,跟上時代發展。關於原酒發展,他提到要提升品質特色,充分發揮四川白酒原產地和產業鏈配套優勢,做好體驗式文章,加強與省外名酒的战略合作。“希望中心下一步對有價值課題進行深入研究,收集整理意見建議,爲川酒發展提供更有用的措施。”他說道。

在專家智慧與科研力量的賦能下,川酒必將有更大作爲。面對新周期,共同賦能四川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堅定信心敢於迎接更大的市場挑战,敢於在不斷創新中自我突破發現尋找新機遇,四川白酒產業正朝着“打造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的目標奮進,努力實現打开一杯川酒從“香飄華夏”到“驚豔世界”的發展新格局。



標題:2023年川酒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在成都產區蜀之源酒莊召开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6049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