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專稿 (哈麥/文)2023年,北美電影市場較2022年進一步復蘇,全年總票房超過87億美元,恢復到疫情前2019年約77%的水平,仍是遙遙領先的全球第一大市場。

在內容供給上,好萊塢還是以迪士尼(包括收購的福斯)、環球、華納、派拉蒙、索尼、獅門幾大公司爲主。

不過,風水輪流轉。

今年環球影業靠《超級馬力歐兄弟大電影》《奧本海默》兩部爆款及恐怖片黑馬《玩具熊的五夜驚魂》《驅魔人:信徒》大賺。

華納的《芭比》《鬼玩人崛起》《修女2》也賣得很好。

而前幾年狂喫IP紅利的王者迪士尼虧掉頭向下,超級英雄續作、動畫片、重啓電影多數撲街,發行的11部電影中只有《銀河護衛隊3》一部實現票房盈利。

情況似乎在逆轉,跟現實相關的電影變得好賣。

展开全文

呼應女性主義的《芭比》全球票房第一。

在各種地緣、軍事、經濟衝突陰影下上映的《奧本海默》全球票房第三。

改編自真實事件成本只有1450萬美元的《自由之聲》在所有影片中投資回報比最高。

而巨額虧損,主要集中在過去備受追捧的續集大片中。

《芭比》最賺,《自由之聲》回報比最高

要比賺錢多少,今年排前三的是《芭比》《超級馬力歐兄弟大電影》《奧本海默》。

在好萊塢大制作體系中,一般認爲全球票房超過制作成本的2.5-3倍就可以賺錢,也即制作成本1億美元的電影,全球票房2.5 -3億美元大概就能回本(這裏面包括給影院的分账,制作成本、宣傳營銷成本等),超的越多賺的越多。

《芭比》由華納出品、發行,制作成本1.45億美元,全球票房14.42億美元,可以說爆賺。

這不是一部現實題材電影,改編自美泰公司的經典玩具芭比娃娃,屬於奇幻喜劇,但是導演在其中植入了美國社會正風行的女權、性別平等議題,並用一種很新鮮的方式爲觀衆提供娛樂性,從而大獲成功,成爲年度現象級電影。

《超級馬力歐兄弟大電影》是經典遊戲改編動畫,由遊戲版權擁有方任天堂和環球影業旗下的照明娛樂聯合开發,制作成本1億美元,全球票房13.61億美元,加上票房外周邊產品及授權等收入,利潤非常高。

《奧本海默》制作成本1億美元,全球票房9.52億美元,是諾蘭電影中僅次於《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11.14億美元)和《蝙蝠俠:黑暗騎士》(10.29億美元)的票房第三高,也超過《波西米亞狂想曲》的9.11億美元,成傳記電影中的全球票房第一。

因爲《蝙蝠俠:黑暗騎士》《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的制作成本分別高達1.85億美元、2.5億美元,《奧本海默》票房方面產生的淨利潤可能接近甚至超過這兩部超級英雄題材大片,是諾蘭最賺錢的電影。

除了賺多少這個指標,評判一部電影商業上是否成功,也可以看它的投資回報比。

如果看投資回報比,《超級馬力歐兄弟大電影》《芭比》《奧本海默》分別排在年度第四、第六、第七。

第一名是改編自真實兒童販賣事件的犯罪電影《自由之聲》。該片靠衆籌完成籌資,制作成本只有1450萬美元,全球票房2.48億美元,全球票房是制作成本的17倍。

第二名是演唱會紀錄片《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回演唱會》,制作成本預計只有1000-2000萬美元,全球票房2.5億美元,回報比也有約17倍。

另一部演唱會紀錄片《碧昂絲:文藝復興》成績就沒有那么好了,制作成本也是預計1000-2000萬美元,全球票房4248萬美元,不虧錢,也沒能大賺。

其他回報比高的電影多是小成本恐怖片,這是北美市場每年都容易出黑馬的一個類型。

《玩具熊的五夜驚魂》制作成本2000萬美元,全球票房2.89億美元,回報比14.45倍,僅次於《自由之聲》和《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回演唱會》,排在第三。

《潛伏5:紅門》《電鋸驚魂10》《修女2》《驚聲尖叫6》《網絡謎蹤2》《驅魔人:信徒》這些高回報電影都已經是恐怖片、驚悚片領域的IP,擁有粉絲,靠續集穩定賺錢。

動畫電影中,兩部成本不算高的IP動畫也實現了盈利。

索尼的《蜘蛛俠:縱橫宇宙》制作成本1億美元,全球票房6.91億美元,回報比接近7倍。

派拉蒙的《汪汪隊立大功大電影2》制作成本3000萬美元,全球票房1.99億美元,回報比6.63倍。

派拉蒙的另一部動畫《忍者神龜:變種大亂鬥》表現則一般,制作成本7000萬美元,全球票房1.81億美元,回報比2.6倍,處在盈虧邊緣。

IP續集大片多撲街,迪士尼慘虧

整體來看,今年北美的大片爆賺的少,虧損的比例大幅上升。

尤其是迪士尼的大片,大多撲街,要么處在盈虧邊緣,要么巨虧。

迪士尼發行的11部電影中,只有《銀河護衛隊3》一部剛剛賺錢,制作成本2.5億美元,全球票房8.46億美元,回報比3.38倍。

其他電影的回報比全在2.5倍以下。

《瘋狂元素城》制作成本2億美元,全球票房4.96億美元。

《蟻人3》制作成本2億美元,全球票房4.76億美元。

《小美人魚》制作成本2.5億美元,全球票房5.7億美元。

都在虧損的邊緣。

《幽靈鬼屋》《星愿》《奪寶奇兵5:命運轉盤》《AI創世者》《驚奇隊長2》這幾部電影可以確定爲巨額虧損。

《幽靈鬼屋》靈感來自迪士尼樂園同名遊樂設施,是從主題樂園到電影的反向操作,這部主打合家歡的喜劇驚悚片制作成本1.58億美元,全球票房只有1.17億美元。

爲慶祝迪士尼動畫百年誕辰而打造的原創動畫《星愿》制作成本2億美元,全球票房1.47億美元。

和派拉蒙聯、盧卡斯影業合出品的IP續集大片《奪寶奇兵5:命運轉盤》制作成本2.75億美元,全球票房2.05億美元,回報比只有0.75倍。

超級英雄續作《驚奇隊長2》上映一個多月全球票房2.06億美元,這部大片的制作成本高達2.75億美元,和《幽靈鬼屋》《星愿》《奪寶奇兵5》一起,成爲迪士尼今年的前四大虧損案。

收購來的福斯(後更名爲20世紀影業)出品的科幻電影《AI創世者》、驚悚電影《威尼斯驚魂夜》票房表現也不理想。

《AI創世者》制作成本8000萬美元,全球票房1.04億美元。

《威尼斯驚魂夜》制作成本6000萬美元,全球票房1.22億美元。

華納、環球、派拉蒙、索尼、獅門雖然整體有賺有賠,沒迪士尼看起來那么慘,但也免不了有大片虧損。

華納的《巨齒鯊2:深淵》沒能像前作一樣成功,關於這部片的制作成本有兩個版本,一種說法是和前作的制作成本相當,約1.3億美元,一種說法是增加到了1.85億美元,最終全球票房3.95億美元,回報比2.14-3.04倍,處在盈虧邊緣,很難賺錢。

制作成本1.25億美元的奇幻電影《旺卡》也沒能賺錢,全球票房2.55億美元,回報比2倍。

《閃電俠》《藍甲蟲》《雷霆沙贊!衆神之怒》則面臨巨虧。

《閃電俠》制作成本2億美元,全球票房2.71億美元。

《藍甲蟲》制作成本1.2億美元,全球票房1.29億美元。

《雷霆沙贊!衆神之怒》制作成本1.25億美元,全球票房1.34億美元。

剛上映一周多的《海王2》制作成本2.05億美元,全球票房還沒到1.3億美元,开局偏弱。

環球影業的《速度與激情10》《魔發精靈3》回報比剛過2倍,不賺錢,可能微虧。

動畫片《飛鴨向前衝》、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吸血鬼題材電影《雷恩菲爾德》、恐怖片《得墨忒耳號的最後航程》虧損。不過,這三部電影的成本分別是7000萬美元、8600萬美元、4500萬美元,屬於中等制作,最終的虧損額不算很大。

派拉蒙的《變形金剛:超能勇士崛起》《碟中諜7:致命清算(上)》回報比都在2倍左右。遊戲改編電影《龍與地下城:俠盜榮耀》、歷史題材劇情片《花月殺手》巨虧。

馬丁·斯科塞斯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羅伯特·德尼羅主演的歷史題材劇情片《花月殺手》可能是派拉蒙今年最大的虧損案,該片制作成本2億美元,全球票房1.56億美元。

索尼旗下的哥倫比亞影業出品,名導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歷史劇情片《拿破侖》也是和《花月殺手》類似的結果。該片制作成本2億美元,全球票房1.99億美元。

索尼的動作片《GT賽車:極速狂飆》、科幻冒險片《逃出白堊紀》也是虧損。

《GT賽車:極速狂飆》制作成本1億美元,全球票房1.22億美元。

《逃出白堊紀》制作成本4500萬美元,全球票房6100萬美元。

獅門影業的系列電影《疾速追殺4》《飢餓遊戲:鳴鳥與蛇之歌》回報比分別是4.4倍、3.2倍,小賺了一些。

但另一部重磅續作《敢死隊4:最終章》巨虧,該片制作成本1億美元,全球票房只有3800萬美元。

可以看到,今年北美市場也和中國市場類似,有脫虛向實的趨勢,原本被看好能穩定賺錢的大IP項目頻繁撲街,而沒被寄予厚望的電影卻有黑馬跑出。



標題:2023海外電影盈虧榜:《奧本海默》爆賺,《花月殺手》巨虧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6666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