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望財訊/文

2023年已接近尾聲,庫存擠壓,動銷不暢似乎已成爲白酒行業今年內的“主旋律”。

據《2023中國白酒產業發展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3年是中國酒業新周期的轉折之年、分化之年,酒行業面臨消費疲軟、價格倒掛、庫存高企、業績分化等問題。

《報告》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17年到2022年,我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數量減少39.5%,產量下降約44%,收入增加17.2%,利潤增加114.2%。

白酒企業數量的銳減,在一线酒企的擠壓下,中小酒企的日子也變得愈發艱難,开始謀求新的道路。

據行業媒體酒業家統計,90%左右的貴州中小醬酒企業主營業務爲OEM,在行業深度調整期,河南、山東80%左右醬酒开發商撤離。目前,多家醬酒企業的开發、定制門檻從以往的3000~5000件下探到500件起,但難挽頹勢。

有人割肉離場,但也有人選擇入市抄底,等待復蘇,甚至有乳企大佬正跨界布局奶酒。

乳企大佬跨界布局奶酒

大望財訊注意到,2022年9月,“蒙牛”創業元老之一的楊文俊,投資了一家名爲“內蒙古百吉納奶酒股份有限公司”的酒企,任職職務爲董事長,實繳出資額爲4669萬元,持股比例爲66.7%。

企查查顯示,2022年9月28日,內蒙古百吉納奶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吉納奶酒”)發生工商變更,劉文靜取代王永強,出任百吉納奶酒的法定代表人。據食悟消息,劉文靜爲楊文俊的親戚。

2023年5月26日,百吉納奶酒再次發生工商變更,呂敬澤、吳永東、王永強、張衛東退出高級管理人員備案,新增陳忠軍、楊文俊、郝玉榮。值得注意的是,退出高級管理人員備案的這四人,均持有內蒙古河套酒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套酒業”)的股份,其中,張衛東任河套酒業的副董事長。

展开全文

實際上,百吉納奶酒原屬於河套酒業集團旗下品牌,是內蒙古河套酒業集團战略化發展的重點項目,於2002年立項,2004年成功研制出奶酒產品並注冊成立內蒙古河套酒業集團騰格裏塔拉奶酒有限責任公司。2008年,公司由內蒙古河套酒業集團騰格裏塔拉奶酒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爲內蒙古百吉納奶酒有限責任公司。

“喝酒不喝河套王,到了內蒙也白忙。”在內蒙古至今仍流傳着這樣一句話。

河套酒業作爲內蒙古白酒第一品牌,始創於1952年,是中國生態淡雅型白酒創領者。在河套酒業生產的白酒產品中,較爲出名的有以“河套王”、“河套老窖”系列爲代表的濃香型白酒,以“河套陳藏”爲代表的清香型白酒,以“御膳春”保健酒、“百吉納”奶酒爲代表的營養滋補酒。

截至目前,內蒙古河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還是百吉納奶酒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爲27.11%。

官網顯示,百吉納奶酒專注於發酵奶酒的研究。目前,公司擁有四大產品系列,分別爲發酵型奶酒、其他發酵酒、百吉納蒸餾奶酒、配制型奶酒。

大望財訊查閱產品配料發現,百吉納奶酒的配料包括:水、白砂糖、乳清粉、牛奶、馬奶。可以看到,百吉納奶酒中的配料並沒有酒,反而與乳業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

百吉納奶酒在官網中也指出,奶酒是指以牛奶、乳清或乳清粉等爲主要原料,經發酵、過濾、殺菌等工藝釀制而成的發酵酒,專指牛奶酒、如以馬奶或羊奶爲主要原料發酵釀制而成的,應稱爲馬奶酒或羊奶酒。

顯然,楊文俊投資百吉納奶酒,也是在乳業的基礎上,來开拓更多不同的業務領域,不過,在奶酒領域,楊文俊在乳企上的成功能否再次被復制?

楊文俊跨界布局奶酒的成功幾率有多大?

1988年,21歲的楊文俊從內蒙古輕工學校畢業,加入伊利的前身——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廠。

在伊利工作期間,從1988年8月至1998年12月,楊文俊用了十年時間從冰淇淋生產車間主任一直升到伊利液體奶公司總經理。到1998年年底,楊文俊向伊利提交了辭職報告。

1999年,楊文俊追隨牛根生一起創立蒙牛。

2005年9月,牛根生宣布辭去蒙牛集團總裁,只保留董事長職務。2006年,楊文俊接棒牛根生出任蒙牛集團董事長。

2012年4月,蒙牛乳業宣布,根據公司章程規定,總裁楊文俊兩屆任期已滿,經董事會同意,不再兼任總裁一職,繼續擔任副董事長職務。同年7月,蒙牛乳業發布公告,楊文俊因個人事業發展辭去執行董事和副主席以及战略及發展委員會成員。

至此,當年跟隨牛根生創立蒙牛的十大創業元老全部離職,也宣告着“牛根生時代”的正式終結。

離开蒙牛之後,楊文俊選擇繼續創業,成立內蒙古賽科星繁育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2015年,賽科星在新三板上市;2019年,楊文俊將賽科星賣給了伊利參股的優然牧業,交易金額達到22.79億。

離开賽科星的楊文俊並沒有闲着,他於2021年6月進入額爾敦擔任董事長兼董祕一職;同年12月,楊文俊向額爾敦遞交辭職不再擔任公司職務;2022年3月,額爾敦聘請楊文俊爲榮譽董事長,作爲高級顧問爲公司經營發展出謀劃策。

而入職額爾敦似乎也爲楊文俊投資百吉納奶酒奠定了基礎。正如百吉納奶酒在微博中所描述的那樣,“走進呼和浩特的每一家額爾敦傳統涮都有我們百吉納奶酒的身影。”

不過,乳企上的成功在奶酒領域能否被復制?

大望財訊注意到,百吉納奶酒的銷量並不高。在淘寶百吉納奶酒企業店中,銷量最高的奶酒爲賽白露發酵奶酒,已售僅59件。

在業內專家看來,奶酒只能屬於區域特色,受衆面並不大。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大望財訊表示,從中國白酒大盤來看,奶酒是必然不適合進入到這個賽道。如果從區域特色名優,差異化產品這個角度來看,奶酒進入白酒市場還有一定的可能性,因爲它的整體受衆並不是普羅大衆,它走的是細分化、差異化的賽道。整體去看,我估計楊文俊做這個酒只是滿足他情懷上的需求,並不是通過這個企業來賺多少錢,楊文俊應該是想去印證他推廣能力、策劃的能力、創意的能力而已。

中國酒業獨立評論人肖竹青指出,奶酒是一個小品類,銷售場景和銷售習慣僅限於在內蒙古當地,不具備全國的流行基因和品牌影響力。所以,這個項目應該是人情投資,並沒有多大的行業預期或者行業的想象空間。

未來,楊文俊跨界布局奶酒的成功幾率有多大?大望財訊將持續關注。



標題:蒙牛前總裁“楊文俊”跨界奶酒,銷量慘淡,是抄底還是入坑?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6788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