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渠道壓力爆棚,很多酒企都把解決庫存高企的問題擺到了战略高度上。或許是不想再讓內卷升級,渠道堰塞湖下,不少酒企選擇“出海”尋找新的增長點。

事實上,2023年的“兩會”期間,“白酒出海”就是酒業代表、委員們建言的高頻詞。其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時任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帶來提案,建議支持構建適應國際貿易的白酒標准體系。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五糧液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從欽,全國人大代表、舍得酒業酒體中心酒體設計員陳柏蓉也紛紛建議,要加快構建適應國際貿易的白酒標准體系,推動破解白酒貿易條件和關稅壁壘,形成國際認可的中國白酒國際標准。

除了標准上的接軌,打造全球可感知和認同的“價值體系”,全國人大代表,洋河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雙溝酒業董事長張聯東還建議要“融入局”,組織國內名優酒企組團出海,同時“請進來”,以產區作爲世界級名酒高品質和高價值的表達方式。

於是,我們看到,2023年下半年,茅台、五糧液、洋河、汾酒、瀘州老窖、古井貢酒、西鳳酒、仰韶酒業、舍得酒業等多家企業忙着擴大海外“朋友圈”,先後去往英國、法國、匈牙利、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地進行考察交流,並在當地舉辦大型活動。通過與當地的意見領袖對話,進一步推動白酒與國際消費者接軌,讓世界品位中國味道。

展开全文

與此同時,政府也發揮了積極的“帶頭”作用,一方面,不少產區主動牽頭走出去,爲企業組團出海搭建更廣的平台;另一方面,時隔多年,白酒重回國宴菜單,也爲白酒香飄海外吸引了更多的關注度。

除了到海外推廣、舉辦活動,2023年,茅台、五糧液、洋河、汾酒、瀘州老窖、古井貢、李渡7家企業聯袂發起申請進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也引發了業界的高度關注。

“組織中國白酒申遺,不僅是對工業遺產和生產工藝的保護與傳承,更是對中華民族乃至世界傳統工業文化保護、傳承的重要舉措。通過中國白酒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我國工業文明的歷史文化價值,將在世界舞台彰顯無窮魅力。”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金書波分析指出,加快中國白酒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裏程碑意義。

的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最初的設立,就是爲了保護人類有價值的創造,增加認同感和歷史感。對於白酒而言,進入非遺名單既是呈現獨具特色的中國酒文化的一個窗口和有力載體,又是規範和推動傳統發酵產業升級與技術創新的新機遇,有利於進一步重視和保護與釀酒緊密相關的古窖池、原生態、老工藝,也有利於規範行業發展,提高准入門檻,推動白酒深入世界舞台。

可以說,無論是出海還是申遺,都爲白酒在國際市場上獲得了更多的話語權。不過目前,白酒出口的目的地份額零散且整體規模偏小,這對企業來說,還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作;但換個角度說,這也是市場开拓的藍海。

總而言之,走向世界,白酒還需努力。

編輯:閆秀梅

校對:馬越

監制:王玉秋

關注“華夏酒報”視頻號,觀看更多精彩內容!



標題:2023中國酒業年度盤點② | 放大白酒聲量的兩張王牌:出海與申遺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6939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