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午間,電視劇《我們的翻譯官》在芒果TV方面5集上线,並且會在晚間的湖南衛視兩集开播。基於目前上线的5集內容來講,我認爲,這部電視劇的質量很低,主要問題出在劇本上,演員和導演都是按照流俗商業劇的方式去完成劇本,奈何,劇本無法滿足當下商業劇的質量需求。

前5集劇情當中,《我們的翻譯官》最明顯的一個問題便是,劇作當中,部分角色之間的關系是雷同的。這在劇本創作當中,屬於典型的“合掌”行爲,是編劇水平不濟造成的。例證:男女主角之間的這種傲慢誤會式,也是女主角的父親和外公之間的關系。

《我們的翻譯官》當中,一上來,男主角對女主角,是表面傲慢,實則內心關懷的。比如說,他公开要來茶水,悄悄換掉辣菜等等。這種基於“誤會式”的關系,在該劇的开局多集劇情當中被持續延續。按理說,優秀的電視劇劇本,或者更苛刻一點說,及格的電視劇劇本,就不會繼續塑造其他角色也是這種關系了。

然而,在《我們的翻譯官》當中,這種關系,竟然也延續到了女主、女主父親和女主外公的關系當中去。這位外公,對於女主和女主父親,也是表面上的傲慢,內心當中的關懷。傲慢的部分,不需要論證了,大家都能看到。關懷的部分,比如,外公讓保姆准備了女主喜歡喫的食物,對女主的翻譯視頻觀看了多遍等等。

展开全文

電視劇創作,其實就是創作角色和角色之間的關系,讓這些關系發展變化起來。因此,電視劇要想及格,或者更優秀一點,很重要的一點便是,不同角色之間的關系,是不同的。反觀《我們的翻譯官》,女主和男主之間的角色關系,女主和外公之間的角色關系,趨於雷同。“外冷內熱”被編劇反復用到不同的角色關系上,這是編劇技法上的失敗。

繼而,這部電視劇的主线劇情,也雷同了大量的爛俗劇目。電視劇創作當中,比較忌諱的一點便是,別人已經用爛了的骨架,被後來者的編劇們繼續運用,並且毫無創新可言。《我們的翻譯官》這部電視劇,便是骨架子被用爛了,依舊當作主线劇情來用,最終造成了整部電視劇故事性的蕩然無存。

《我們的翻譯官》的敘事骨架子是什么呢?男女主角在大學時期恩愛着,但畢業在即,男女主角分开,多年之後,他們重逢,他們解开誤會,他們再次戀愛,他們撒糖領證秀恩愛。因爲這個爛俗骨架子的存在,這部《我們的翻譯官》已經缺乏基本的故事性了,觀衆們都清楚,男女主角开局鬥嘴,早晚復合罷了。

在缺乏故事性的前提之下,觀衆們便會注意劇情的合理性問題了。比如說,既然郎情妾意的,那爲什么當年要分手了。《我們的翻譯官》开局的5集劇情,對於倆人當年爲什么要分手,說了一個表面上的原因,女主嫌棄男主沒有考上國外的名牌大學,一個世界排名接近的大學,被男主考上,但女主瞧不上,因此分了。

觀衆們當然不能滿足於這個分手理由式的橋段,而且,因爲這部電視劇爛俗,故事骨架子太陳舊,所以,觀衆們很清楚,男女主角分手的真正原因,會在後邊揭开。好在,在該劇的劇情梗概當中,對於男女主角的分手原因,有了概括,說是女主爲了完成夢想,不想耽誤男主等等。

實際上,這個理由,又是典型的狗血式的,爛俗式的,架不住推敲式的。大量的這類男女主角分手又復合的電視劇,都採用了誰不想耽誤誰的模式。這類模式,看似人畜無害,實則離地千裏,懸浮至極,非常狗血。

對於劇本質量不過關的電視劇,只要觀衆帶着腦子觀看,便會發現裏邊大量的邏輯不成立的內容。比如,一個剛剛开啓創業模式,隨時被投資人撤股的公司,男主是哪來的勇氣在前女友面前大秀自己成功的呢?再比如,一個連綠色蔬菜都翻譯不好的軟件,男主又是哪來的勇氣認爲它是最優秀的呢?狗血劇,不動腦子的電視劇,容易搞這種小兒科的橋段。

而且,更爲可憐的事情,連這些小兒科的狗血橋段,都是拿來主義的,缺乏原創氣質的。當一部電視劇在角色關系處理上都开始雷同,开始偷懶的時候,我們當然不能在希望它在具體的橋段當中有原創意識了。骨架是別人的,橋段細節也沒啥新意,角色關系走勢也爛俗,這樣的電視劇,真的應該在劇本階段就停工與返工的啊。

一處細節,男主公司开發布會,开場主持人說,“感謝諸位撥冗前來”。這個“冗”字,應該讀“rong”,但我反復聽了該劇當中這處細節很多次,都好像是“zhong”的發音。一部主打漢語翻譯題材的電視劇,越是這樣的字眼,越應該發音准確,而不是讓觀衆產生誤聽才是。電視劇,應該有細節之美才是。(文/馬慶雲)



標題:《我們的翻譯官》首播,角色關系雷同,故事爛俗,典型的狗血劇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6991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