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網站27日電)德國另類選擇黨被揭露密會極端主義人士商討驅逐移民,引發全國各地逾140萬人上街抗議。這個極右派政黨的主張是什麼?這場密會為何觸動德國社會敏感神經?以下整理背景帶你了解。

 調查報導講了什麼?

揭露,2023年11月一群極右翼人士聚集波茨坦郊區的一間飯店,討論「重置移民」(remigration),意即要遣返德國社會中的移民(包含難民、僅有居住權的外國公民等)和「未被同化的公民」。

參與這場會議的包括奧地利「認同運動」(Identitarian Movement)領袖、德國另類選擇黨(Alternative für Deutschland, AfD)數名成員,甚至有前總理梅克爾所屬的基民黨人士在場。

德國之聲報導,AfD密謀驅逐移民的消息一出,引發民眾對德國右翼政治日益崛起的擔憂。1月20日,首都柏林、慕尼黑、漢堡等城市估計有超過140萬人上街頭表達「反AfD」訴求。

總理蕭茲也表態支持抗議行動,他在一段錄影談話中表示:「右翼極端分子正在攻擊我們的民主。」

 德國另類選擇黨崛起歷程

AfD成立於2013年,是德國近年最受矚目的極右派保守政黨,主張反對歐元區、反對移民,抱持疑歐主義。

阿拉伯之春爆發後,中東、北非等地區難民數量增加,許多人從地中海偷渡到歐洲尋求庇護。2015年多艘偷渡船在地中海翻覆,上千人命喪海中,被媒體形容為「難民危機」。梅克爾政府當時選擇收容,祭出一系列政策讓難民融入德國社會。

然而大量移民移入,社會上排外的聲音漸起,數起移民犯罪更讓問題雪上加霜。AfD挾著排外的聲量崛起,在2017年大選拿下13%得票,成為德國二戰後第一個在聯邦議院取得席次的極右翼政黨。

隨著新進難民數量減少,排外訴求市場漸小,AfD轉向深耕德東地區,成為當地反政府派代言人。根據德國之聲報導,東西德統一後,過去劃分為東德的區域雖然快速發展,但當地人民平均淨資產仍不到西德人一半,加上人口外移、年輕人享受不到經濟紅利種種因素,AfD成為他們在政治取向的另一個選擇。

根據民調,AfD在德國東部部分地區支持度高達2成。去年12月,AfD推出的候選人贏得薩克森邦皮爾納市長,首次在市長選舉告捷,且很有可能在今年9月東部地方選舉,成為薩克森邦等3省的最大黨。

 產業界為何憂慮?

德國經濟高度仰賴來自世界各國的專業人才,產業界擔心極右排外勢力壯大將嚇走外國員工,重創德國的開放形象。

德國企業遊說團體「德國工商總會」總裁艾德瑞安(Peter Adrian)指出,德國企業尤其半導體和醫療產業嚴重缺乏人力,極右聲勢壯大會讓缺工問題雪上加霜。英飛凌(Infineon)執行長漢尼貝克(Jochen Hanebeck)也批評,驅逐移民的想法踐踏人性尊嚴,社會不應容忍仇恨和排他。

 德國社會擔心什麼?

德國社會對極右派會如此敏感,主因還是二戰時期民選的希特勒走向獨裁的歷史。德國政治設有保護機制,可以監視並早期預警可能破壞自由民主的行為,以防止重蹈納粹崛起的覆轍。

AfD近年明顯激進化,在街頭示威與新納粹分子走得很近,軍警單位內部也出現零星擁護者。2019年接納難民的卡塞(Kassel)縣長呂貝克(Walter Lübcke)遭極右派人士闖入家中槍殺,一再引發德國國內對極右勢力滲透民主核心的憂慮。

2021年德國政府一度打算祭出監聽措施,是二戰後首次對主要反對黨下此重手,被AfD批評「充滿政治動機」,該措施最終也遭擋下。

針對1月百萬人上街抗議,AfD黨內要角韋德爾(Alice Weidel)回應,那場密會並非由黨組織,並對左翼人士用偷拍私人會議的方式攻擊表達譴責。

去年德國內政部長費瑟(Nancy Faeser)將煽動反移民態度、助長攻擊難民的趨勢歸咎於AfD。AfD則是大力抨擊政府接納過多的移民、飆升的通膨率,以及高昂的綠色轉型成本。

費瑟表示,她不排除對AfD祭出禁令以保護民主,但那將是不得已時的最後一步。(編輯:林傑立)1130127

延伸閱讀


標題:一場私人聚會引爆百萬人抗爭 看懂德國另類選擇黨為何爭議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7593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