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多喫蔬菜對身體健康大有益處。而根據中醫“藥食同源”理論,蔬菜也跟藥物一樣具有寒熱溫涼四性,喫對了不僅能補充營養還能防病治病。今天爲大家介紹3種適合冬季食用的蔬菜,它們都有着不錯的食療作用。

01

冬喫根菜,宜食冬筍

中醫養生保健講究“順時而養”,冬主藏,要把陽氣好好封藏在體內,飲食上就可以參考“冬喫根”的理論。多喫植物的根部、“藏”在地裏的東西,因爲植物的根部是儲藏能量最多的部位,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人體的封藏。冬筍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冬筍有“三美”

冬筍,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一道冬令美味,也是不少朋友記憶中的“家鄉味道”。喫筍,就不得不提它的“三美”:

✦“顏值”美——剛挖出來的新鮮冬筍,剝开金色筍衣,可見筍肉潔白如玉、光潤肥壯,宛如出水芙蓉。

✦味道美——新鮮的冬筍切成細絲和肉同炒,柔嫩爽口,味道鮮美。

✦作用(營養)美——冬筍味甘、性微寒,歸胃、肺經,具有滋陰涼血、开胃健脾、寬腸利膈、和中潤腸、清熱化痰、養肝明目等功效。《隨息居飲食譜》還提到冬筍能解鬱,冬季人們容易鬱鬱寡歡、心情低落,喫點冬筍也能有不錯的效果。

冬筍還具備三低一高的營養特點,即:低熱量、低脂肪、低糖、高膳食纖維。低熱量,則不易令人發胖;膳食纖維豐富,則對吸附油脂、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祕、防止脂肪蓄積有較大好處。

因此,常喫冬筍,對減少肥胖相關疾病(如高血壓病、高血糖病、高脂血症等)的發病率有很大好處。此外,食用冬筍還能預防便祕和結腸癌的發生,實爲飽腹、養生的食療佳品。

展开全文

竹筍小妙用

冬筍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和不同食物搭配,還可以幫助我們應對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健康小問題——

胃熱煩渴:竹筍200克,加少許鹽,煮爛食,每日2次。

小兒麻疹、風疹或水痘初起:鮮竹筍200克,鯽魚250克,同煮湯食,每日1次。

小兒痰熱驚癇、發熱頭痛:鮮竹筍150克切成薄片,放入开水中略煮片刻,撈起放入清水浸泡,再用植物油爆炒,加鹽適量作菜食用。

肺熱咳嗽:鮮竹筍250克,老鴨肉250克,同煮熟,調味佐膳。

久瀉久痢脫肛:鮮竹筍20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每日2次。

熱痰咳嗽、胸膈不利:竹筍150克,煮熟,加生姜、醋適量拌食,每日2次。

陰虛血虧、二便不通:竹筍25~50克,瘦豬肉100克,共煮爛,加少許調料食之,每日1~2次。

腹水或浮腫:蟲蛀竹筍10克,陳葫蘆10克,冬瓜皮60克,水煎服食,每日2次。

脘腹脹氣、妊娠眩暈:竹筍清炒食用。

醉酒:竹筍60克,水煎代茶飲。

小貼士

冬筍雖好,但由於竹筍中含有較多粗纖維,不容易消化,因此有胃病的患者要少喫,尤其是有潰瘍病、消化道出血、食管靜脈曲張、慢性腸炎等疾病的患者更不宜喫筍。

另外,因竹筍含有較多草酸,與鈣結合會形成草酸鈣影響鈣的吸收, 所以建議大家可將竹筍在开水中煮5分鐘~10分鐘,焯去大部分草酸和澀味, 撈出再和其他食物一起烹飪,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草酸對人體的影響。

02

天冷着涼,蔥白驅寒

冬季氣候寒冷,一有不慎,就很容易感受寒邪,出現打噴嚏、流清涕、咳嗽、腹痛腹瀉,甚至嘔吐等症狀。此時就要馬上進行驅寒處理,將外感遏制在初步階段,避免風寒入裏化熱,引起感冒、發燒等病症,可以及時用上一味常見的調味品——蔥白。

蔥當中的蔥白部分藥用價值高。蔥白味辛性溫,具有發汗解表、散寒通陽、解表散結的作用,對感冒、風寒、頭痛、陰寒腹痛、蟲積內滯、痢疾等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本草綱目》中說:蔥莖白作湯,治傷寒寒熱,中風面目浮腫,能發汗。還能安胎,歸目益目睛,除肝中邪氣,安中利五髒,殺百藥毒。主天行時疾,頭痛熱狂,霍亂轉筋,及奔豚氣、腳氣,心腹痛,目眩。通關節,止衄血,利大小便。除風溼,身痛麻痹,蟲積心痛,止大人陽脫,陰毒腹痛,婦人妊娠溺血,通乳汁,散乳癰,利耳鳴。殺一切魚、肉毒。

《滇南本草》記載:“蔥白,味辛,性溫。入手太陰經,入足陽明經,引諸藥遊於四經,專主發散,以通上下陰陽之氣。”

蔥白可以煮粥、煮湯、亦可作爲調味品。用蔥白搭配解表散寒的生姜、溫中和胃的粳米,煮一碗姜蔥粥;也可以搭配生姜與健脾暖胃、緩中止痛的紅糖,煮一杯蔥白紅糖姜水喝。

03

積食化熱,白菜清熱

冬天人體的陽氣會潛藏到體內,脾胃陽氣充足,就會胃口大开,倘若喫東西不懂節制,又多食肉類,就容易積食。積食入裏化熱,會出現舌苔黃厚膩、舌質紅、大便幹硬、羊屎便、便祕、大便色深、脾氣暴躁、嘴脣紅、手足心熱等症狀。

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及時消積清熱,否則很容易外感,出現咳嗽、發燒,可以用白菜制作消積清熱的食療方。

白菜微寒味甘,無毒,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通利胃腸、寬胸除煩、解酒消食、下氣等多種養生功效。

唐代孟詵所著的《食療本草》記載:“菘菜,治消渴,和羊肉甚美。其冬月作菹,煮作羹食之,能消宿食,下氣治嗽。”

《本草綱目》記載:“(白菜莖葉)通利腸胃,除胸中煩,解酒渴。消食下氣,治瘴氣,止熱氣嗽。冬汁尤佳,和中,利大小便。(子)作油,塗頭長發,塗刀劍不鈍。”

醫藥方書裏記述白菜治病的單方很多,如白菜加蔥白、生姜熬湯治風寒感冒等。

食療方分享

冬筍燉豬肉

【材料】豬肉200g,冬筍300g,調味料適量。

【做法】將豬肉、冬筍切片,豬肉焯水後瀝幹,熱鍋倒油,用冰糖炒出糖色,放入蔥姜蒜、醬油等調味料爆香,加入豬肉翻炒,再加水、冬筍燉20分鐘。

【作用】滋陰生津。

蔥白紅糖姜水

【材料】蔥白9根,生姜15g,紅糖9g。

【做法】蔥白和生姜放入沸水中煮15分鐘,加入紅糖適量調味即可。

【作用】驅風散寒。

白菜蘿卜湯

【材料】白菜200,白蘿卜200g,白玉菇或海鮮菇50g,姜絲、蔥花適量。

【做法】白菜切橫條,蘿卜切絲,將所有食材加入適量清水煮湯即可,蔥花最後撒上。

【作用】清熱消積。

白菜燉豆腐

【材料】准備白菜、豆腐,姜蒜蔥、調味品適量。

【做法】白菜洗淨切段,豆腐洗淨切方塊。豆腐和白菜各下水焯一下,撈出瀝幹;鍋中倒植物油燒熱,放入姜蒜蔥,炒香。放入豆腐略煎一下,然後加水(或高湯)小燉一會兒;放入白菜煮幾分鐘,最後調入鹽和雞精即可。

【作用】白菜其性微寒,可以清熱解煩、通利腸胃;豆腐味甘、淡,性涼,入脾、胃、大腸經,有益中氣、和脾胃、健脾利溼、清肺消痰之功效。兩者共燉,營養豐富又美味,非常適合秋冬季節食用。並且此美食做法簡單,白菜和豆腐都是很普通的食材,在哪裏都可以买到。

免責聲明:

本公衆平台凡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所採用的非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均標注來源,由於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果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認爲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請及時用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採取適當措施。

更多精彩推薦

1

二十四節氣 | 小寒:趕上“冬三九”的最

後十天,溫補氣血,固護元氣,提升腎

2

食療養生 | 分享6種天然護肝食材,常見

且易得

3

養生知識 | 感冒高發期,教你如何預防

END



標題:食療養生 | 冬季多喫這3菜,开胃健脾、驅寒溫陽、滋陰清熱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7733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