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章的夜郎羊湯鍋是一道聞名遐邇的特色美食。

每逢彝族火把節、彝族年以及苗族花山節等傳統佳節,身着節日盛裝的彝族、苗族同胞們,載歌載舞,進行各種傳統文藝與競技表演之後,一定要舉行盛大的聚餐。而聚餐的主打美食,就是羊湯鍋。

如果是彝族年,那么就講究喫“長街宴”,幾十上百桌節日宴席沿街而擺,地上鋪着清香四溢的松樹枝條,大音箱裏播放着彝族歡快而熱烈的音樂,姑娘小夥們端着酒,一桌一桌地唱彝家敬酒歌,唱完一首,大喝一聲“只朵!”於是大家就共同舉杯,美酒佳餚,共慶佳節。

那桌上的下酒菜也不復雜,就是一盆熱氣騰騰的羊湯鍋,一壺彝家咂酒,一壺自釀的苞谷燒酒,一鉢彝家坨坨肉,一盤烙蕎粑粑,一碗炒洋芋片之類的東西。如果是火把節,那么彝家姑娘與小夥們喫完厚重濃香的羊湯鍋,喝過咂酒和燒酒,就圍繞一堆堆熊熊燃燒的篝火,手拉手,跳起歡快的《阿西裏西》。

展开全文

如果是苗族花山節,那么同樣,節日的美食還是羊湯鍋,佐以苞谷燒酒,酒足飯飽之後,苗家姑娘和小夥們才有激情進行對歌、賽馬等節日活動。

在赫章,每逢端午、冬至,人們習慣於喫羊湯鍋。特別是冬至,羊肉餐館無不爆滿。人們認爲,冬至开始數九,在冬至那天喫羊湯鍋具有很好的養生效果。羊肉性熱,大補元氣,而且其味厚重鮮美。進入冬天的時候喫羊湯鍋,可以獲得整個冬季的身體健康。

其實,在冬天來臨之際,一家老小,或者親朋好友,相聚一桌,圍着熱氣騰騰的羊湯鍋,拉拉家常,品品小酒,真是其樂融融。

赫章的夜郎羊湯鍋之所以獨具魅力,是因爲其食材獨特,用的不是一般的山羊,而是當地特產的黑馬羊。

在赫章,有一種面部長得像馬的羊。這種羊最顯著的特徵就是頭上沒有角,整張臉長得像馬臉一樣,再加上全身漆黑如炭,因此被稱爲黑馬羊或馬頭黑山羊。

赫章縣是貴州黑山羊的主產區之一,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开始,在畢節地區畜牧獸醫科學研究所的主持下,开展了黑山羊的品種選育、科學飼養技術推廣與應用,使黑山羊的生產性能有了較大的提高,並選育出黑山羊新品系——無角黑山羊,即“黑馬羊”。

2002年,赫章縣成功注冊“黑馬羊”商標;2003年,“黑馬羊”養殖應用开發技術研究成果獲畢節地區科技成果三等獎,同年獲“畢節地區優質農產品”稱號和“首屆貴州省名特優農產品展銷會名牌農產品”稱號;2006年通過貴州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

黑馬羊性情溫順、抗病力強、出肉率高,很具市場競爭力。同時,黑馬羊具有抗寒耐溼、耐粗飼、早熟易肥、皮薄骨細、肉質優美等特點,其個體比有角羊大,生產性能好,是家畜品種育種中的一個優良素材,是國家寶貴的特色品種遺傳資源,是優良的雜交母本之一,有較大的开發利用價值。

赫章縣的黑馬羊以傳統放養爲主,在大山深處,村民利用山地資源,讓黑馬羊在山間自由尋找食物,在攀山鍛煉中,成就了黑馬羊肉質鮮嫩、不羶不糙的卓越品質。

因此,用黑馬羊爲原料做出來的全羊湯鍋很快就成了赫章特色食品,黑馬羊的美譽也聲名遠播。作爲黑山羊中的珍品,黑馬羊的價格要比普通黑山羊高出許多,是大山深處名副其實的“黑珍珠”。

2013年以來,赫章縣緊緊依托韭菜坪“百萬畝天然草場”資源優勢,整合有利條件,以韭菜坪爲中心,環興發、威奢、古達等9個鄉鎮集中打造現代高效草地生態畜牧業產業示範園區。

有了好食材黑馬羊肉,要做出正宗美味的赫章夜郎羊湯鍋,還得在燉湯鍋的過程中下一番功夫才行。

據赫章阿髦都酒店、苗鄉羊肉館老板張耀介紹,要做出上乘的全羊湯鍋,必須精選新鮮的黑馬羊肉,連骨帶肉砍成大小均勻的塊狀,砍好的肉塊不能馬上下鍋就煮,而必須用冷的清水將肉浸泡一小時,目的是除去羊肉中的血水和羶味。

按照苗家的傳統,燉全羊湯鍋要用柴火,柴火方便控制和調節火力大小。水开之後,必須用勺子將湯鍋內浮在水面上的那層泡沫全部舀出去,否則燉出的羊肉湯不清亮,也影響味道。水开以後就要用文火慢燉,至少要燉三個小時,使肉塊熟透。

如果爲了趕時間而用大火快燉,那么這種羊肉湯就比較混濁,肉塊不成形,味道也相應就要差些。不過,要做出美味羊湯鍋,最關鍵的一招在於香料。比如苗家人做的羊湯鍋,就是把若幹種香料、藥料加工成粉末,在燉的過程中加進湯鍋,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赫章夜郎羊湯鍋,讓人夢縈魂繞的味道。



標題:舌尖烏蒙:夜郎羊湯鍋,“長街宴”必不可少的主萊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7798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