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娛樂原創

文|小福 編輯|樸芳

春節檔是行業的兵家必爭之地,大到觀衆口碑、小到影片物料,稍有不慎便會讓影片陷入兩難之地。正因如此,春節檔片方對影片的早期口碑管理尤爲謹慎,且不論面向廣大普通觀衆的點映,即便是規模有限的業內看片也並不算常見。

而在今天舉辦全國大規模業務看片的《我們一起搖太陽》(下稱《搖太陽》),卻成了今年春節檔裏那個敢於提前接受審判的“異類”。

從目前流出的業內反饋來看,這部影片,某種程度上正順應了那句“好看的片子不怕看”。

給春節檔一顆情緒炸彈

提到韓延導演的現實題材作品你會聯想到什么?

可能是扣人心扉,也可能是感人至深,總而言之,在不少觀衆的心中,對韓延導演的現實題材電影多少有些“沉重”的刻板印象。

這次的《搖太陽》卻有點不一樣。

結合此前影片物料和今天的口碑流出,我們終於可以確定,這部影片並非所謂的“哭片”。

相較於他從前的作品,恐怕《搖太陽》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輕松感。影片以相對輕松的敘事手法來切入重症選題。前期基調詼諧幽默,中後段再加入親情、愛情线交織並進,情感逐級升華。既能讓人开懷大笑,又非賣弄苦痛強行煽情。

這部影片用溫情和愛意爲引线引發觀衆的情緒共振,讓觀衆笑中帶淚。比起“哭片”,更適合形容《搖太陽》的詞匯或許該是“治愈系”影片。

除了基調之外,還有不少行業觀衆都提到了影片中主人公真摯動人的純愛。

在這部影片裏,彭昱暢、李庚希兩位主演雙雙顛覆形象出演一對“沒頭腦”“不高興”。一個是在初次見面時便四處亂對接頭暗號,時常做出脫线舉動的邋遢小子,另一個是獨立自強卻被對方的不拘小節而無語的高冷傲嬌少女。兩個角色張力十足,碰撞出了與衆不同的化學反應。

展开全文

故事中,二人從歡喜冤家到相互陪伴雙向治愈,用純粹的愛情“战勝”病痛,重拾對生活的熱情。在生活中絕境的映射下,二人的情感關系更具厚度,演出了國產影片中少見的極致“純愛”。

這樣的一部電影,無疑是充滿生命力的。

初看到《我們一起搖太陽》的片名時,犀牛君還有些許疑惑。但在了解了整個故事後,在我們看來這個片名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了影片中在困境中勇敢與命運抗爭的積極樂觀精神。人活一生總會面對低谷,只要咬緊牙關不放棄,總有一天會雨過天晴。

而這種充滿生命力的影片氣質,某種程度上也與春節檔形成了共振。在辭舊迎新之際,通過在這部影片中釋放情緒,掃除舊年陰霾,以一個全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年,未嘗不是春節檔觀影的好選擇。

不只是現實主義

作爲一部現實題材影片,《搖太陽》最不缺的就是“真實”。

首先是真實的情緒表達。

在之前的很多物料中我們都能感受到兩位主演的“走心”。從日常相處中的接地氣,到病痛之中的疲憊、絕望,真切的情感傳遞甚至讓我們一度忽視了這原本是一場表演。

值得一提的是,韓延導演在此次影片拍攝過程中也始終強調“去表演化”。在他看來,最好的演戲是讓人看不出來在演,所以導演對兩位主演的要求就是不要演,按真實的感覺來,體驗到幾分就表現出幾分,不要去表演那種虛假、在腦海中想象出來的情緒。

這種更自然的表演邏輯幫助兩位演員最大程度的釋放了本能,在戲中真情流露。這種不加設計的表演反而帶來了更落地的情感表達,在我們看來更具感染力。

其次是真實的內容質感。

與此前韓延導演的影片相似,《搖太陽》也是一部充滿細節的影片。影片選擇在具備濃鬱煙火氣的長沙取景,一方面通過讓演員提前來到取景地體驗生活、學習方言來強化生活質感,另一方面也在影片場景、道具等細節內容上認真打磨,盡可能還原現實生活的細節。

而針對更容易“露出馬腳”的病症方面,經驗豐富的韓延導演也有自己的路子。譬如在前期進行了長達一年時間的籌備,走訪大量醫護人員以及病人、家屬,在具備充足現實資料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創作。與此同時,也在拍攝過程中採用了貼近真實患者的妝造,只有達成形似,才能夠進一步的演繹真實。

在真實之外,《搖太陽》更是溫暖的。

故事借由生命議題傳遞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通過兩位主角的人生,向觀衆訴說生的可貴與美好。影片中兩位主角在日常中嬉笑怒罵,在病痛中互相救贖,貼地真實的動人情感,更能爲觀衆帶來溫暖的慰藉。

作爲韓延“生命三部曲”系列終章,有了《滾蛋吧!腫瘤君》《送你一朵小紅花》兩部口碑票房雙收的前作打樣兒,《搖太陽》原本也是一部容易獲得觀衆信賴的口碑潛力股。

且近年來韓延導演功力漸長,不僅愈發擅長用真誠的態度和輕松的方式訴說沉重故事,其真實粗糲的影像風格上也愈發具備個人特點。加上這一次《搖太陽》所採用的有別於系列前兩作的“笑中帶淚”敘事,手法新了、主旨深了,情感力度卻一點不減。

黑馬預備役

作爲全年競爭最爲激烈的檔期,春節檔的入場成本與入場門檻公認雙高,因此往往會演變爲大制作、大明星影片的專場。因此《搖太陽》這部中等體量現實題材影片敢於在春節檔上映這件事本身,就已經能夠讓我們意識到主創團隊對項目品質的信心。

而根據目前流出的業內看片反饋,我們的猜測方向或許是正確的。

現在已經有不少行業觀衆都對這部影片的視聽呈現水准、敘事流暢度表示肯定,與此同時,影片的情感強度與內核主題,更超出了不少觀衆的預期。

這些珍貴的早期反饋,已經足夠轉化爲《搖太陽》的口碑保障。

即便拋开觀衆反饋,僅看這部影片的差異化定位,在我們看來也足夠帶來充足的檔期加成。

今年春節檔與前幾年春節檔的最大區別在於喜劇佔比較重,在同期新片中,《搖太陽》不僅是其中爲數不多的現實題材影片,也是今年春節檔唯一一部愛情片。這種類型差異性,或許能夠成爲影片的優勢,適合觀衆轉換觀影口味,帶給觀衆有別於合家歡喜劇的新鮮觀感。

當然,從受衆這個角度來看,別看《搖太陽》體量有限,目標受衆群體卻一點也不窄。影片中對中國式家庭的刻畫以及積極生活的內核表達,同樣能夠爲家庭觀衆帶來情感共振,具備廣泛的受衆基礎。

或許橫向對比整個春節檔新片,由於影片類型及體量的受限,《搖太陽》在映前熱度上並不佔優勢。但現在,在看到了業內反饋後,我們已經對這部影片有了充分的信心。

有了好品質、強情緒、暖基調,其關注弱勢群體的內核又具備更深層次的社會價值,這些都能夠成爲這部影片的傳播抓手。

春節檔向來不缺少逆襲,體量不是障礙,時間也不是問題。我們有理由看好,《我們一起搖太陽》能夠搶到今年春節檔的黑馬席位。



標題:敢大規模看片的春節檔電影不多了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7852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