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電視劇《少爺和我》在愛奇藝3集上线,正式首播。這部電視劇當中的兩位主演,曾在《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第二季當中大放異彩。這一次,劇版的《少爺和我》則走的並非是喜劇路线,而是每集一個故事,每個故事,試圖給觀衆們講一個道理。這是頂冒風險的事情。

开局的這3集內容,倒是頗有一點《中國奇譚》的味道。2023年的時候,動畫片《中國奇譚》也是每集講一個故事,尤其是开局的那一集《小妖怪的夏天》很是出圈兒。我們不妨先來看看這部《少爺和我》的前3集的內容。

該劇的第1集,講的是餃子大廚和美食評論家之間的對決,倆人裝蒜了半天,最終沒喫到餃子。這個故事最後的底子,是餓壞的美食評論家被小六子端來一盤餃子。美食評論家喫過之後,大加贊賞。小六子則告知,這是路邊隨便买的一盤過夜的餃子罷了。

這一集,還是頗有一些意思的。和《中國奇譚》的《小妖怪的夏天》相似,都是开局驚豔,第1集的《少爺和我》,講了一個“評論相對論”的故事,算是有深度的。當然,《小妖怪的夏天》這樣的內容,講的是普通人總是以炮灰方式出現的尷尬命運,這是對底層的莫大關懷,和所有人有關。《少爺和我》的第1集,餃子大廚和美食評論家的“相對論”,則無法和普通人建立關系。

展开全文

餃子這一集,也可以視爲是影視劇作品和影視劇評論者之間的關系。很多時候,影視劇評論者的一些批評,可以決定一部影視劇的“生死”。而影視劇的創作者們,顯然是不滿意這種輕巧地決定的。所以,創作者和評論者之間,產生了拉鋸。這種拉鋸,和普通觀衆沒啥關系。所以,《少爺和我》的开局,沒打开。

《少爺和我》的第2集,講的是土地神和懶漢的故事。懶漢無意中幫助了土地神,土地神需要滿足懶漢幾個愿望。懶漢要坐享其成,土地神則鼓勵懶漢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是勤勞和懶惰之間的相對論。這個相對論,和普通觀衆就有一些關系了。

但這個故事最終升華的部分,就略顯弱了一些。懶漢在土地神的幫助之下,成爲勤勞的人。而土地神的這種培養人成爲勤勞者,而不是直接給人果實的做法,觸犯了天條。所以,天庭處罰了這個勤勞的土地神。勤勞,最終不能獲得好果子。若是這一集到這裏就結束了,該劇則很有一些弦外之音。

然而,《少爺和我》還是缺了一些氣力,不敢拿這個當最後的底子。這一集最終的底子,是懶漢成家立業,有了兒女,過上了安穩的生活。這就成了晚會小品式的結局了,嚴重削弱了這一集的力量感。勤勞和懶惰這個相對論,並未被《少爺和我》發揮好。究其原因,編劇缺少更爲高級的哲學思維罷了。

《少爺和我》的第3集,則更爲簡單,講的是哥哥小時候,失手,造成弟弟離世。哥哥接下來的很多年,一直活在痛苦和自責當中,弟弟一直活在哥哥的這份痛苦記憶當中。最終,哥哥和哥哥記憶當中的弟弟和解。類似主題內容的影視劇作品,鋪天蓋地,造成這一集更像是拾人牙慧。

只基於目前3集內容來看,《少爺和我》的氣質上,有追求《中國奇譚》味道的意思。但是,在敘事能力上,則與《中國奇譚》开篇的《小妖怪的夏天》差距非常之大。喜劇創作者們一定要有悲天憫人的情懷,才能創作出大情感加持之下的《小妖怪的夏天》那樣的作品,總是想着拾人牙慧,玩兒老概念,就終究會落俗。

劉震雲老師曾說過,很多作品,开局都是很有意思的,但越到後邊,就越托不住前邊,爲什么呢?小說作者、編劇老師的哲學功底不行。《少爺和我》的問題,也是編劇的哲學功底不行。這部電視劇的每一集,都能拿出一個“相對論”的主旨出來,這算是开局很好,但故事的後半程,總是掉鏈子,實在是因爲編劇的哲學能力有限,無法做更深刻的思考了。

看來,電視劇創作,最終比的還是哲學功底。(文/馬慶雲)



標題:《少爺和我》首播,有些《中國奇譚》的味道,但略輸一口氣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7884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