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爲天”,關於味蕾的藝術一直都是中華兒女不斷追求的。

喫的花樣多,由頭也多;地域不同,喫的風俗也不盡相同。

拿喫餃子來說吧,古語就有“好喫不過餃子,輕松不過睡覺”的說法。在北方,年三十、大年初一都要喫餃子,取“更年交子”之意;正月初五也要喫餃子,有“捏小人嘴”、送年和祭財神之說。頭伏要喫,立冬要喫,冬至還要喫……一盤餃子雖說法不一,但都承載着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南方,在節日裏佔據半壁江山的大概就是年糕了,喻示着“年年高升”。稻米天然的醇香讓口感更加獨特,甜年糕、清水年糕、螃蟹炒年糕……

展开全文

▲雲南蒙自年糕

▲江浙年糕

▲螃蟹炒年糕

關於喫的種種說法是不是又給了你一個不放棄喫的理由?

俗話說,人世間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火鍋、燒烤,八大菜系林林總總,定有你所愛,有讓你記住的味道。

在邊遠的山區,還有一群小朋友在享用着他們的獨特美食——那就是愛加餐項目的愛心廚房大廚師爲他們做的營養餐!!!

在設備現代化、操作流程標准化的廚房裏,每一位廚師經培訓後上崗,每一道菜的背後,都是學校大廚用心烹飪而出,營養合理搭配,制作幹淨衛生。

忍不住來一波圖,快來感受下~

從家到學校,單程要走1個多小時的山路,愛心廚房的建成,讓孩子們午間可以有了更多時間休息,更多精力來學習。另外,每人每天3元的愛心加餐,牛奶和雞蛋保障着孩子們的營養攝入,他們的健康成長才是我們的美好心愿啊!

中國扶貧基金會愛加餐項目於2008年啓動以來,旨在通過營養加餐、愛心廚房和營養宣教等方式,改善貧困地區兒童的營養狀況。

▲每餐3元的愛心加餐

▲標准化的愛心廚房

▲營養宣教

截止目前,項目累計投入約2.2億元,在國內,覆蓋雲南、四川、廣西、貴州、湖南、湖北、遼寧、河北、福建、河南、新疆、黑龍江、安徽、江西14省44州/市87個偏遠山區的縣/區,受益學生超過79.2萬人次,爲學生提供了4480余萬份的營養加餐,建立了1445所標准化的愛心廚房;在國外,爲柬埔寨、尼泊爾等國家开展學校供餐項目。



標題:大山裏的“特色”美食——我保證,這是獨一份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8268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