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溫靜導讀繼正月初一晚,《幸福合家歡2024江蘇衛視春節聯歡晚會》 “龍”重登場,收視熱度領跑春節熒屏,引發“蘇派春晚熱”之後,2月24日正月十五20:20,《2024江蘇衛視元宵晚會》如約而至,整台晚會以“歡騰鬧元宵”爲主題,以節日氛圍濃鬱的歌舞、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和民俗特色節目,弘揚文化自信,烘托起元宵佳節闔家團圓的濃厚氛圍。

主編溫靜導讀繼正月初一晚,《幸福合家歡2024江蘇衛視春節聯歡晚會》 “龍”重登場,收視熱度領跑春節熒屏,引發“蘇派春晚熱”之後,2月24日正月十五20:20,《2024江蘇衛視元宵晚會》如約而至,整台晚會以“歡騰鬧元宵”爲主題,以節日氛圍濃鬱的歌舞、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和民俗特色節目,弘揚文化自信,烘托起元宵佳節闔家團圓的濃厚氛圍。

“正月十五鬧元宵”,元宵節作爲中國年的“壓軸戲”,很多民風民俗如喫元宵、猜燈謎、逛花市、觀焰火、看秧歌、舞龍獅等熱鬧而來;這一晚,大街小巷,張燈結彩,火樹銀花不夜天,到處洋溢着歡樂團圓吉祥夜,喜氣騰騰鬧元宵的佳節氛圍。

繼正月初一晚,《幸福合家歡2024江蘇衛視春節聯歡晚會》 “龍”重登場,收視熱度領跑春節熒屏,引發“蘇派春晚熱”之後,2月24日正月十五20:20,《2024江蘇衛視元宵晚會》如約而至,整台晚會以“歡騰鬧元宵”爲主題,以節日氛圍濃鬱的歌舞、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和民俗特色節目,弘揚文化自信,烘托起元宵佳節闔家團圓的濃厚氛圍。

晚會將元宵佳節萬家燈火輝煌、國家欣欣向榮的情感寄語轉化爲節目創意與編排,推出《我們的節日》元宵板塊,通過展現江蘇南京、蘇州、連雲港、興化四城多姿多彩的節日民俗活動,深挖江蘇歷史人文特色,“蘇式”元宵夜盡顯江蘇地域特色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無限魅力。

播出後,晚會高品質的內容編排和豐富新穎的節目創意獲得各界好評。

1

歡樂鬧元宵,聲聲中國情

元宵佳節既是春節的一部分,也有着獨特的氛圍,更突出喜慶、熱鬧、歡樂等元素。《2024江蘇衛視元宵晚會》通過形式豐富的節目,帶領觀衆穿越古今,在載歌載舞中感受元宵獨有的歡喜熱鬧。

展开全文

晚會在吳碧霞的《賣湯圓2024》中拉开了大幕,“賣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耳熟能詳的旋律瞬間點燃節日氣氛。王祖藍、李亞男夫婦同台演唱《歡騰月圓夜》,給這個元宵節增添了一份甜蜜滋味。而高瑞璇的《時空的花朵》、張可盈的《會飛的魚》則用不同的歌聲向全國觀衆送上暖意融融的熱鬧、溫情滿滿的喜樂,期盼大家擁抱美好與幸福,开啓幹勁滿滿的新一年。

燈火元宵鬧,幸福至萬家。晚會通過創新節目表達,巧妙連結起個體與家國之間的情感坐標,讓我們無論身處何方,都知道家在何方。

雲飛以《老家的味道》訴說着“家鄉味道在心頭”的眷戀,用溫暖的歌聲爲異鄉遊子點亮一盞燈。湯非、張丹丹聯袂演唱《家是中國》,不僅飽含着對祖國繁榮昌盛的熱切期盼,更唱出了我們的民族自豪與文化自信。最後,成方圓以一首《共享幸福》唱出人間團圓,用音樂歌頌每一顆冉冉跳動的華夏兒女心,爲元宵之夜畫上團圓美滿的句號。“首首歌曲,唱不盡對家鄉祖國的熾熱心聲!”“讓我們借這份喜氣一起‘鬧’元宵!”觀衆沉浸在晚會之中,意猶未盡。

新銳唱將以潮流的旋律和鮮活真摯的歌詞實現多元年輕態表達,帶領觀衆一起用活力滿滿的姿態邁進新的一年。

大張偉滿懷激情帶來一首曲風獨特的《俏才郎》,歡快的旋律搭配多巴胺色彩的舞台,再現歡樂情景,釋放神奇的愉悅感與治愈力。GAI周延則以一首《生如野草》表達“翹首迎春,肆意生長”的新年祝愿;希林娜依·高以極具故事感的嗓音深情演唱《別爲難星星》;文俊輝用力量感十足的唱跳演繹《LIMBO》;劉宇帶來一曲強律動現代曲風《Focus》,盡展率性瀟灑;黃仁俊、鐘辰樂的《Beatbox》釋放青春生命力,魅力無限。蔡宥綺帶來的《親愛的陌生人》溫暖細膩,將歌詞所表達的意境與情感完美呈現;王弦演繹的《夜浪》,將思念之情化作旋律娓娓道來;海來阿木傾情演唱《五十年以後》,深沉質感的聲线牽出無限回憶,將從年少悸動到白頭偕老的切切真心表達得淋漓盡致,字字句句令人感懷;李慧珍的《愛死了昨天》用動情聲线唱出對生活中美好瞬間的思念與珍視;郭冠廷帶來《Angel》,“這偌大的宇宙,有你我就足夠”,將深藏於心的溫柔愛意融入韻律之中。此外,晚會還別出心裁地融入了新生代童聲合唱團,經典歌曲的童聲新唱也象徵着孩子們美好的期許,將節日的歡樂氛圍和真摯美好的祈愿傳遞給每位觀衆。

可以說,每一首歌聲都繼承與彰顯着中華民族“和樂”、“團圓”、“吉祥”的民族文化心理趨向,也交織着我們的鄉音鄉情。而這樣的全民“動情點”則是這台元宵晚會匠心獨運之處,體現着創作者時代主人翁精神。

2

燈火闌珊處,濃濃江蘇味

深耕江蘇歷史人文沃土,以生動的節日歡慶活動展現蘇式文化底色,將中國傳統節日的歷史來源和民族記憶詳細解讀,既營造出幸福祥和的節日氛圍,又彰顯了人民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2024江蘇衛視元宵晚會》 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現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感染力,實現了中華民族又一次的心理聚合。

比如晚會特別推出的《我們的節日》元宵板塊全景式、沉浸感展現着江蘇南京、蘇州、連雲港、興化四城多姿多彩的節日民俗活動,透過賞圓月、觀花燈、鬧社火、猜燈謎、喫湯圓等各種歡騰熱鬧的互動場景,帶領廣大觀衆了解元宵節的歷史淵源、民俗風情和文化內涵,讓觀衆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文化味和煙火氣。

晚會以嚴謹的傳統溯源、更靈動的藝術形式、更新穎的文化表達,邀請了一批對美食有專業解讀和獨到見解的文化名人,用“食謎”的形式講述傳統元宵佳節的美食文化,不僅讓晚會散發出更加充盈飽滿的年俗、年味、年趣,也激發起觀衆對中華傳統節日的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

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霽翔講解了麥芽糖和紅豆背後的悠久故事,借其寓意的美好與幸福,祝愿觀衆开啓甜蜜生活,歡騰幸福龍年。中國人喜歡有美好寓意的食物,特別是逢年過節的團圓飯,每道菜都充滿了儀式感,連菜名都是對新一年的幸福憧憬。南京博物院名譽院長龔良、美食評論家周彤就帶來了兩道淮揚名菜——八寶葫蘆鴨、菊花豆腐,前一道菜諧音是“福祿”,而豆腐寓意“都福”,傳遞出吉祥祝愿之意。不僅如此,南京大學考古文物系的張良仁教授、國風新青年陳柯羽還爲我們分享了中式點心的演變迭新以及各式各樣的傳統中式點心。點心點心,點點心意,小小點心在綿延數千年的歷史長河滿載了我們獨特記憶和情感。網友驚嘆道,“‘食謎’環節太有創意了,既讓我們大飽口福,又學到了新知識”“這就是‘中國式浪漫’吧,才知道這些美食不僅制作考究,背後還蕴含着如此豐富的故事!”

2月9日-25日,江蘇衛視圍繞猜燈謎這一傳統元宵習俗,聯動荔枝新聞推出了“我們的節日•元宵”之“祥龍鬧新春•雲上猜燈謎”活動,結合新春特色民俗文化、春節元宵美食、全國及江蘇知名景點、2023年度熱詞等設計近百條有創意的燈謎,累計吸引全國40萬人次參加,共同感受中華傳統節日的文化魅力。

中國獨有的“年味兒民俗”展現出其樂融融的喜慶元宵,在特定的時間裏,將每個人的美好祝福與希望都匯聚成集體記憶,沉澱着每一位華夏兒女內心深處有關“春節”的共同文化認知, 《2024江蘇衛視元宵晚會》以豐富多彩的文藝形式和溫暖向上的文藝表演,鋪展欣欣向榮的時代畫卷,也用溫暖團圓的情感基調激勵人們以嶄新姿態、飽滿精神邁進新一年。而江蘇衛視也將繼續深耕傳統文化、傳統佳節沃土,以深入人心的創新、創意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用匠心和情懷展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用電視文藝手段展現出新時代的精神氣象。



標題:《2024江蘇衛視元宵晚會》:煙火氣年味飄滿屏,文化感聲聲中國情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8391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