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陰雨綿綿,外溼困阻脾陽,引起氣血運行不暢、經脈不通,人體就會感到疲乏、嗜睡。所以,脾虛溼困是“春困”的主要原因。想消除“春困”,除了早睡早起、多做運動外,更可以着重健脾去溼,進行飲食調理。今天小井就給大家推薦5道家常袪溼美食,助你輕松排出體內溼氣。

一、茼蒿杆炒香幹

春天來了,綠葉菜都上市了,這個茼蒿是家裏最愛喫的蔬菜之一。茼蒿性味辛、甘,食之能溫脾开胃、養心安神、降壓補腦,適用於脾胃虛弱、咳嗽痰多、小便不利、脘腹脹痛等病症。所以,雨水節氣調養脾胃不妨多喫一些茼蒿,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1、茼蒿杆切成寸段;香幹,胡蘿卜切絲;蔥蒜切末。

2、鍋中倒油,油五成熱時放辣椒、花椒、蔥和蒜、爆香;放入香幹和胡蘿卜絲炒,炒到胡蘿卜絲五成熟;放入茼蒿杆炒,菜炒至八成熟時放醬油和鹽,熟後出鍋即可。

二、蘑菇炒肉片

菌類也是祛溼好食材。如蘑菇以及竹蓀等。菌類擁有高蛋白、多膳食纖維氨基酸、維生素,多礦物質,同時又無膽固醇、低脂肪低糖的神奇食用效果。

展开全文

1、蘑菇撕小塊,洗幹淨瀝水備用;香蔥洗淨,切末備用;豬瘦肉洗幹淨,切片。

2、將豬肉片放入幹淨的碗裏,加入少許鹽、料酒、生抽、生粉和蔥白末醃制15分鐘左右。

3、鍋熱注油,倒入肉片;滑散炒肉片變色,立刻撈起備用。

4、另起鍋燒熱注少許油,倒入蘑菇翻炒至變軟出水,加入小半勺鹽炒勻;再倒入滑好的肉片一起炒勻1分鐘左右,最後撒上蔥花;加入少醬油調味即可。

三、山藥炒萵筍

山藥味甘而性平,入脾、肺、腎三經。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等多種作用。春天用淮山搭配其他食材有很好健脾祛溼作用。

“萵筍是春季的時令蔬菜,它含鉀量較高,有利於促進排尿,減少對心房的壓力,對高血壓和心髒病患者極爲有益。萵筍還含有少量的碘元素,它對人的基礎代謝、心智和體格發育甚至情緒調節都有重大影響。因此萵筍具有鎮靜作用,經常食用有助於消除緊張,幫助睡眠。

這兩種營養的蔬菜組合成一道清新小炒!

【做法】

1、萵筍去皮剝好,對开再切片;山藥也要皮削好,對开再切片;山藥放鹽水裏泡一會兒防氧化變色。

2、起油鍋,蔥蒜爆香,先放萵筍片炒幾下;加入瀝過水的山藥片同炒;調入適量鹽,加少量水關上鍋蓋煮2分鐘。

3、最後調入少量雞精即可!

四、薏米冬瓜湯

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作用,爲常用的利水滲溼藥。對於體內溼熱的人是不錯的食品,比如腳氣等溼熱病症有一定作用。

冬瓜利水作用較強,容易水腫的人應該常喫。煮湯效果好,需少加鹽,淡食爲佳。

1、冬瓜一塊、薏米用清水泡4-5小時備用。

2、冬瓜切成1.5公分半的厚片。

3、薏米入鍋大火燒开後轉小火煮熟至开花湯稍微變白即可;下入冬瓜轉大火燒开轉中火煮2分鐘即可;煮好的薏米冬瓜湯裝碗就可以食用了。

五、扁豆絲炒肉

扁豆被稱之爲豆中之王,中醫理論中認爲扁豆味甘、入脾胃經,主治脾虛有溼、體倦乏力、少食便溏、水腫。扁豆性溫而色微黃,與脾性最和,因此多喫扁豆可以補脾而不滋膩、是一味除溼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溼的良藥。

1、嫩扁豆洗淨切絲,豬肉洗淨切絲備用。

2、炒鍋放油燒熱,先放蔥末煸炒出香味後,將肉絲放入翻炒,然後放入辣椒絲翻炒。

3、出香味把扁豆倒入,大火炒至熟,調味出鍋即可。



標題:春季溼氣纏身?推薦5道家常祛溼菜給你,助你輕松排出體內溼氣!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8566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