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字在中華文化中,具有非常美好的寓意。‘郎’字等於‘男人’,‘好男人’。母親親切地叫她的兒子‘兒郎’,是‘郎’;妻子親切地稱呼她的丈夫‘郎君’,是‘郎’;男人走上仕途,爲官造福一方百姓,官拜‘中郎將’,還是‘郎’。所以,‘郎’是一個沉澱中華文化的美好品牌……”

3月 5 日,2024 世界廣告大會中國品牌盛典暨金駝鈴獎頒獎儀式舉辦,第五代青花郎榮獲2024世界廣告大會金駝鈴獎。會上,郎酒股份公司總經理汪博煒用中英雙語做分享,深入淺出,爲來自全球的嘉賓打开了一扇有關中華文化、白酒文化的“衆妙之門”,讓外國友人直呼“Amazing China, Amazing Lang jiu”。

如何能像文學翻譯一樣,打破文化差異的壁壘,真正將白酒之美帶給世界。放眼白酒出海歷程,這是郎酒“雙語化”表達的重要一步,更是白酒行業“漢詩英譯”探索的裏程碑式節點。

第五代青花郎榮獲2024世界廣告大會金駝鈴獎

詩譯英法,酒斟八方:中國傳統文化“花式出海路”

在當下,白酒出海與漢詩英譯一樣,都是一項艱巨且光榮的任務:

嚴復曾在《天演論》中提到,“譯事三難乃信、達、雅。”中國詩詞博大精深,講究格律音韻,理解已不易,更何況做到“信達雅”的英譯;白酒出海路上的艱難,同樣有着關於文化認同的鴻溝。

然而,對有志於此的人來說,出海,又是“畢生志業”般必須要做的事——二者殊途同歸,最終目標都指向傳播中華文化。正如汪博煒所言:“我們這一代人有強烈的時代責任與使命,去把‘郎’這個品牌越做越好,面向未來,走向世界。作爲中國品牌,郎酒有責任爲世界更美好傳遞一點點正能量。”

那么,如何做好白酒出海?或許行業可以從漢詩英譯泰鬥許淵衝先生的求索路上找尋靈感。

上世紀80年代开始,許淵衝开始致力於把唐詩、宋詞、元曲翻譯爲英法韻文。許老講:“中華文化那么美,我要讓全世界都看到它。”爲此,許淵衝譯詩,既要工整押韻又要境界全出:盡最大可能保留詩歌的音韻美,並採用外國人能看得懂的表達方式,真正實現了翻譯中的文明互通。

展开全文

而在白酒出海上,白酒出海與漢詩英譯異曲同工,都需要才華橫溢、天賦靈氣之人去精雕細琢,掌握好尺度與方法:既要保留傳統文化的韻味,又要用國際化語言,讓外國友人心領神會,真正get到其中精髓,從而架起一座中外美酒文化之橋。

在這條傳承與創新的探索之路上,郎酒做出了極致努力。作爲郎酒最年輕、高知的總經理,清華大學本科,美國馬裏蘭大學史密斯商學院碩士的汪博煒無疑是這位最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天選之子”,他說:

“白酒是一個傳統得不能再傳統的產業,而我們郎酒卻一直在傳承中守正創新。我們傳承的是千年工藝,是工匠精神,是時間的價值。同時,我們不斷創新,用世界的眼光來看待白酒,以面向未來的精神來指導工作,我們要讓傳統的中國白酒走向現代化,更加時尚,最終走向世界。”

那么,具體而言,如何將經典與時尚結合?郎酒這一次選擇了從人類情感的共通之處入手:

——以美酒、文學、建築爲筆墨,郎酒,正在國際舞台上寫英譯詩。

郎酒股份總經理汪博煒代表郎酒上台領獎

經典與時尚、傳承與創新:青花郎,在國際舞台“寫好英譯詩”

放眼全球史,詩歌與酒一樣,都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我國詩人李白寫下千古名句“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西方詩人葉芝寫下“Wine comes in at the mouth, and love comes in at the eye.(酒之醇美兮,得於舌喉;愛之深濃兮,望乎眼眸)……

正如汪博煒所說:“詩酒相伴且爲樂,唯有文學與烈酒,才能穿越時間,表達人類強烈的情感,體現人類最深刻的思想。郎酒希望把文學、烈酒、建築這三種藝術在腳下這片土地不斷融合,讓更多藝術形式在郎酒莊園相融相通。”

郎酒莊園,即是郎酒人最大的創新。郎酒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座白酒酒莊,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大而美”的白酒酒莊:“這座莊園佔地10平方公裏,白酒藝術、建築藝術、文學藝術、陶瓷藝術及其它跨界藝術充盈其中,和郎酒的品牌故事交織在一起。”汪博煒感慨道。

於此基礎上,郎酒托舉出一瓶承載中國傳統文化與極致釀制工藝的藝術品——青花郎。以7年的主體基酒,和20年的陳年老酒精心勾調而成。時間的價值盡在其中,並具“後味更加醇厚,回味更加悠長”的獨特郎味。

在當下,郎酒把這顆來自赤水河左岸的璀璨明珠獻禮國際。在活動現場,汪博煒表示:

“隨着一帶一路的進程,不僅馬來西亞,中國和全亞洲,全世界都會有更多的交流,更深的連接。我們希望郎酒能夠伴隨更多的跨區域,跨國家,跨民族間的交流,爲他們送去祝福。我們希望郎酒能爲全世界消費者的美好生活服務。我們希望郎酒作爲白酒品類的一員,能夠與威士忌、白蘭地等其它烈酒品類一起面向未來,走向世界。”

如今,隨着郎酒進一步在國際舞台上綻放光芒,青花郎這首余韻悠長的“古體詩”,正在被更多中外讀者細細啜飲、品讀,並以此爲媒,從中擷取文化與智慧,在一杯美酒所造的“境”中,聆聽中華文明的空谷跫音。

第五代青花郎馬來西亞品鑑會現場



標題:汪博煒雙語演講背後:一杯青花郎,譯出白酒出海“信達雅”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8963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