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影壇舉辦了一場盛會,也就是金像獎的頒獎典禮。

然而,在這場典禮上卻鮮少有大咖出席,唯一出現的大咖梁朝偉還因爲得獎被噴了。

在新作品《金手指》裏面,他的確表現不佳。

娛樂圈的實力更迭本來就很快,港圈影壇已經日薄西山。

而這場金像獎儀式也讓人感受到了香港影壇的沒落,令人不由的一聲嘆息。

而很多人想要明白的一點是,香港影壇究竟是如何走向沒落的呢?

實際上,如今香港影壇的沒落,並不只是因爲某一個原因,背後還有着很多深層次的因素。

首先,如今香港的新生代影視人才越來越少了。

香港影壇的人才培養制度本身也是一個謎團,很多內地娛樂圈明星都是從影視學院科班畢業的。

展开全文

比如像北影、中傳等學校,無論是教師還是資源都是數一數二的,只有影視學院裏面比較有天賦的學生,才能夠從影視學院脫穎而出,成就屬於自己的業績。

而在香港影壇中,卻沒有一所好的高檔影視院校,以前的很多影視人才都是亞視和TVB自產自銷培養出來的。

但是現在亞視和TVB都已經沒落了,也就很難再培養更多高級的人才了。

仔細看看香港影片黃金年代所造就的那一群“學霸”們,比如梁朝偉、劉德華等人,他們都在娛樂圈裏面佔有很大的分量。

但是如今,他們也各自在影壇落寞了,梁朝偉的新電影《金手指》奪得了影帝桂冠,他卻因此遭遇衆多的吐槽;

劉德華的新電影在賀歲檔慘遭撲街,匆匆改檔到了一個競爭不太激烈的檔期,同樣沒有得到理想的票房。

看到影帝們紛紛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大家的心中就生出了這樣一種感覺,感覺現在無論是劉德華還是梁朝偉,都已經逐漸過氣了。

而老影星逐漸過氣,新鮮血液又沒有逐漸跟上,自然就很容易遭遇淘汰和沒落。

此外,除了香港影壇缺乏人才的問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於市場不夠大、固步自封。

以前香港影壇覺得自己高大陸影壇一等,很多香港明星也不愿意來到大陸發展,好電影也看不起大陸市場。

但是,香港影壇本來就是一個比較小的地方。

在這么小的地方,競爭沒有那么激烈,觀衆基礎也沒有那么大,無法得到太多的利潤,所以就失去了孕育好電影的土壤。

如果市場前景比較廣袤,香港影壇將會是另一副模樣,而且也能夠得到很大的助力。

此外,越是小的地方就越是魚龍混雜,很多港圈資本看中的是明星的家庭背景。

有背景的明星能夠在娛樂圈裏面風調雨順,沒有背景又寸步難行,這進一步加劇了人才的流失。

或許有人會把香港影壇和台灣影壇作爲類比,同樣是中國區域具有地方特色的影壇,爲什么台灣影壇近幾年發展得比較繁榮,出現了很多好片呢?

其實大家能夠感受到,台灣影壇注重跟網飛合作,跟國際接軌。

而且敢寫敢拍,好幾部劇都是用比較深刻的筆觸去探討婚姻裏面的問題,而且演員表現出色,就因此誕生了很多好作品。

而港片還是停留在一個過去的思維模式和套路裏面,比如港片最擅長的犯罪片,還是槍战、熱血等老三套,很多人以前會喜歡這樣的電影。

但現在會感到膩味,港片無釐頭喜劇也曾經有過爆紅的時候,但是在飛速發展的社會潮流裏面,港式喜劇早已不佔據主流。

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香港影壇越發的沒落,以前TVB獨佔半山腰的時代早就不見了。

當然,很多港星也曾經歷過港片的黃金年代,經歷過功成名就的一生,就已經足夠了。

也希望香港影壇未來還能夠有重振的契機,同時不要太過於固步自封了吧!



標題:這一次,金像獎的一場儀式,將香港影壇的沒落展現得淋漓盡致!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0019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